野猪[野猪又称**,猪属动物。]痢疾[痢疾,中医病证名。]又称猪血痢病、血液性痢疾、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出血性肠炎。以粘液性血液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断奶后生长发育期间体重在15~70公斤的野猪发病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野猪痢疾的症状有哪些?野猪痢疾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野猪痢疾的症状有哪些?
野猪痢疾的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为10~14天。猪群爆发本病时初的1~2个月内多为急性,以后逐渐以亚急性和慢性为主。本病主要以排泄粘液血便为特征,少数急**染者几小时后死亡,多数病猪开始出现由黄到灰白色粪便,体温升高至40.5℃。几天后粪便中有大量粘液,并夹有未消化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随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进一步发展,可见到混合血液、粘液和白色粘液纤维性渗出物碎片稀粪,后肢常被污染,腥臭、拱背,长期腹泻导致脱水,渴欲增加,病猪逐渐削弱、运动失调和极度衰竭而死亡。有的病程较长,粪便中含有暗黑色血液,俗称"黑粪"。慢**例病情较轻,不定时地排出灰白色粘液稀粪,生长迟滞,成为僵猪。
野猪痢疾的病因
一、野猪自身的生理原因
尤其是奶猪和保育期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因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再加上断奶应激的影响,肠绒毛受损,胃酸分泌不足,对饲料中的豆粕蛋白等营养物质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
二、环境原因
比如现在的多雨季节,气温忽升忽降,湿度很大。仔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对温度、湿度和风速都很敏感,很容易因天气的骤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引起腹泻的发生。不论是仔猪还是中大猪对环境的要求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保持不变,才利于野猪的快速生长。
三、饲养管理:
1、饲料方面(1)饲料霉变引起腹泻。(2)饲料中添加蛋白豆粕量过高或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腹泻。
2、管理方面(1)圈舍结构不合理,通风**、光照不足,潮湿*暗的圈舍环境特别利于细菌滋生。(2)夏季每天冲洗圈舍时,用凉水对着猪体冲洗,给猪群造成应激。(3)仔猪饲喂开口料过晚或断奶后引起的过料性腹泻。
3、疾病方面
(1)细菌**原;
仔猪黄痢、仔猪红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猪副伤寒等。
(2)猪瘟、轮状**、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圆环**性腹泻、博卡**等。
(3)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性腹泻由球虫、小袋纤毛虫(**糊状粪便)、蛔虫等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4)霉菌性腹泻。
野猪痢疾的防治方法
1、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发病猪群要隔离、消毒和治疗。新引进的野猪要单独饲养一个月进行观察,确认无疾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2、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勤观察,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3、西药治疗:痢疾净,每吨饲料中加50克,连喂7天;泰乐菌素,1天注射200毫克,连用3天。
4、中药疗法
①忍冬藤250克、翻白草120克、芦苇根120克、夏枯草80克、羊*参30克,将药共同切碎,煎水取汁,候温喂服,连服3~5天。
②黄柏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头翁20克、酸枣树根30克,水煎候温灌服。
③白头翁60克、十大功劳40克、龙胆草30克、大蒜100克(50公斤药量),以上药物水煎后,和大蒜(捣烂)1次灌服。
④枯矾40克、山楂炭250克、白糖100克,上药共研细末,水煎去渣,候温1次灌服,每日一剂。
⑤厚朴20克、枳实20克、山楂30克、地榆20克、陈皮20克、大黄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上药水煎,喂服或将药液拌饭令其自食。
野猪痢疾的症状有哪些?野猪痢疾的防治方法?看完本文,大家都了解了吗?野猪痢疾是野猪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的发病时间长短不一,在不同的时段,其发病也分为急**和慢**。对于家中有进行野猪养殖的朋友来说,在平时的饲养中,要注意防范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