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中医病名。]是一种多疾病综合症,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率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较高,具有明显的流行和传播的特征。很多兽医找不到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所以有必要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怎样治疗猪高热病,猪高热病药。

怎样治疗猪高热病

  高热病的三大诱因

  一、管理不善:营养、卫生、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温度、湿度、密度、通风、防疫和保健等各个方面不再重视。特别是猪价低、饲料配方成本就低的,有的**就不愿意做的,更不愿意保健的,或者**和保健药物都从以前(如硕腾、诺华、回盛等)变成不厂家的便宜产品的。

怎样猪高热病,猪高热病药

  二、霉菌毒素:玉米在田里就带有霉菌,在加工和保存时更容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各种霉菌毒素的积累使猪只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降,诱发蓝耳病大量繁殖变异,继发感染各种病原发生高热病。猪价低很多老板就舍不得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了,或者就添加普通的吸附剂[吸附剂也称吸收剂。],而普通的吸附剂不但吸附毒素,更吸附营养物质,没有营养猪只的抵抗力同样下降而发生疾病,所以长期使用优质脱霉剂就消灭了高热病诱因之一的霉菌毒素。

  三、应激: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随时随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应激因素,如营养缺乏、断奶转群、换料去势、冷热风湿等都是致病因子,特别是长期的高热和寒冷都容易引起猪只的发病,这就是为什么夏季和冬季猪容易发病的原因,近虽然各地应经逐步走出高温天气,但前段时间连续的热应激会使猪只的抵抗力下降而诱发高热病,

  流行特点

  1、疫情流行区域广,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南等多个省市均有猪场发病。

  2、疫情传播速度快,猪群分阶段发病,在同一个猪场中通常中大猪或母猪先发病,2-5天波及全群,10天左右扩散至整个猪场。

  3、疫情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不仅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而且在春、秋、冬季均可发生。

  4、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病,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10-80千克,主要为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很多猪场的母猪和哺*仔猪发病情况也十分严重。

  5、发病猪场猪只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患病猪死亡严重,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80%,甚至接近。患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哺*和保育仔猪死亡率甚至高达;母猪发病出现死亡、流产或不**症状,死亡率可达10%左右,有些新建猪场母猪死亡率达到30%,甚至70%;流产率在10%-40%左右。

  6、没有严格封闭猪场、不重视消毒、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但在许多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很好的大中型猪场同样发病严重。

  7、饲养管理不善、从场外购进猪苗饲养、猪舍通风**、隔热效果差、饲养密度高、栏舍低矮、质量较差、不重视霉菌毒素危害的猪场发病率及死亡率更高。

  8、抗**和抗菌素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乱用药物和**的猪场患猪死亡率更高。

  综合防制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控制,提前进行保健和预防性投药,加强消毒,采取抗菌素联合用药、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染猪。

  2、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1)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

  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好为1.2平方米/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

  (2)冬天应注意保温,避免昼夜温差太大。

  (3)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由于有些**对普通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广谱、**性较小的消毒剂,如用博克1:200-400比例稀释,早晚各一次,同时防止人员串栏。饮水消毒按1:1500比例稀释。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降低稀释倍数,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2次严格消毒,母猪和大中猪中午时可带猪喷雾消毒,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适当提高稀释倍数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机率,以防止本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疫病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4、饲料霉变在“高热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较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在该病高发时期,猪饲料中应加入霉菌毒素吸附剂剂。

  治疗技巧

  及时分群:根据猪的体温高低、精神与健康状况和食欲情况来分群隔离,并对猪舍进行消毒。猪舍、饲具消毒用20%的甲醛溶液,周围环境用白石灰消毒。

  对健康猪群要及时注**制浓缩抗多病免疫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每天一次,根据体重每次2~5支,可以阻断净化或消除无名高热病原,并可控制传染病病原在健康猪群中蔓延。第三天视其健康情况,每头及时注射4头份的猪瘟单苗,选购猪瘟**应选2~4个厂家的产品混用。接种时提倡用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几十头猪共用大瓶稀释液。

  病猪如何使用免疫球蛋白①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根据病猪体重大小和病状,每头每次用量为1~5支。断奶仔猪一次1支,母猪一次5支。②每天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两次,静脉滴注效果更佳。连用2~3天。经以上用药后,有80%的病猪一般将转危为安,视吃喝正常后,于第15天可注射多厂家4头份剂量的猪瘟优质单苗。用猪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抢救病猪时,因为在打苗阶段,有的猪体有可能已染上致病**毒,此时可能正处于疫病的潜伏期,所以在此过程中,可能诱发传染病。

  配合用药在发病初期,许多有经验的兽医师配合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以上三种辅助药混合在一起,小猪各注射一支,大猪各注射两支。每天两次,连用三天。

  群体在做春秋**接种时,个别猪在接种**后,有发热、不吃、不喝或猪体表有发红、发紫等现象,同时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可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原。

猪高热病药

  高热混感康

  用于高热病、混合感染及无名高热

  【主要成分】六甲、氟苯尼考、头孢喹肟、金银花、黄芩、***、氟尼辛等

  【适 应 症】

  1、本品适用于畜高热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嗜血支原体等细菌、**、血虫引起的混合感染。症见高热不退、食欲减少、体温40-42℃、或退烧后又反弹、皮肤发红、精神萎顿、便秘或腹泻、呼吸困难、急促、气喘、咳嗽、皮肤有红色斑点、腹式呼吸、拱背、皮肤发紫等。怀孕或产前母畜表现高热、不吃、气喘、精神不好、耳尖皮肤发紫或暗蓝等。

  2、疑难杂症或无名高热:高热停食、皮肤发红、便秘腹泻、卧地不起、精神不好、体温下降或升高、耳朵发紫、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呕吐、跛行、关节淋巴结肿胀、脓肿等。

  3、对*房炎、子宫炎、产后恶露不尽、产后热等效果显着。

  4、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黄白痢、口腔炎、蹄叶炎、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黄白痢、喘气病、副伤寒、流行**冒、萎缩性鼻炎等效果明显。

  【含 量】10%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猪、羊、犊牛0.05-0.1ml。牛、马、驴0.01-0.05ml,羔羊、仔猪0.1-0.15ml,2-3次即可。

  怎样治疗猪高热病,猪高热病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猪的饲养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很多病症,也许我们不能自己治好这些严重的疾病,但是只要我们了解这些病症不仅能做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即使没能防住,也可以尽早发现这些疾病好早些来找兽医来诊断,降低损失。后也祝读了小编这篇文章的养殖户们家的猪都能健康的成长,远离疾病的烦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