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了,到秋冬季节更加的容易发病,是目前很多猪场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仔猪腹泻病的形成原因,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病的形成原因:

  仔猪腹泻病发病原因很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腹泻病,这类腹泻主要是由致病性[致病性是较为固定的性状,如有的病原物引起叶斑,有的病原物则引起组织腐烂。]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引起的,并且具有传染性,表现为仔猪黄痢和白痢,传染性腹泻发病季节具有明显性,秋冬季较为多见。另一类为非传染性腹泻,也称为应激性腹泻,仔猪抵抗力较低,对外界**敏感,容易受外界变动影响,比如断奶,气温起伏较大等都能**仔猪,产生应激性腹泻。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环境变化大,仔猪因适应**,容易引发非传染性腹泻病。除此之外,仔猪对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突然更换等因素也容易引起腹泻。

仔猪腹泻病的形成原因,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病的分类:

  

1、仔猪红痢

  刚出生的仔猪容易发生红痢,通常是发生在一周龄左右,其中1~3日龄较为多见。红痢主要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由于肠黏膜炎症和坏死,发病仔猪会排出红色稀薄粪便,体温迅速升高,此病病程极短,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高。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疾一般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的仔猪大多处于10~30日龄之间,白痢疾传染迅速,一头仔猪发病,会相继传染至整窝仔猪。此病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病猪以排*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无明显体温升高和呕吐症状。

  

3、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主要表现为病仔猪精神萎顿,粪便呈稀薄**浆状,臭味明显。发病仔猪衰弱快速,很快脱水、消瘦、昏迷至死亡。该病发病期很短,为2~24小时。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仔猪的腹泻病要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一定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治疗。

  

1、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腹泻

  这一类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传染性,秋冬季节多发,分为黄痢和白痢两种,主要治疗方法是:对于**下痢者,用磺胺适量,另加阿斯匹林共研末调水内服,配合土霉素肌注5~10毫克/千克·天,2次/天,对于白色下痢者,内服0.3%的新洁尔灭溶液2毫升/头,再配合氟苯尼考作肌注10~30/千克,2次/天,疗效显著。

  

2、外界**引起的应激性腹泻病

  对于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突然更换等原因引起的应激性腹泻病,应在断奶前进行补食,锻炼肠胃和**发育增强体质;进行逐步断奶,断奶时保持环境温暖,减少应激性腹泻。经常对猪舍进行打扫消毒,保持猪舍清洁,温度适宜。

  另外,仔猪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应该注意及时补液,促进血液循环。一般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钠 (Sodium chloride),化学式NaCl,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庆大霉素10~15万单位混合一次静脉输入,每天1次,连用3天。也可以在饲料中拌入**环丙沙星和蒽诺沙星,对缓解脱水和控制继发感染有良好作用。

  仔猪腹泻病的形成原因,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腹泻病的诱发因素多样,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针,做好母猪产前产后护理工作,给仔猪提供干净清洁的生存环境,减少感染**机会和应激腹泻发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