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产房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发生率越来越多,而且发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这也就给我们的猪场的技术人员和临床兽医工作人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带来很多确定性,同时也造成许多养猪场在产房仔猪已腹泻这个问题上带来很大的损失。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有关浅谈常见产房仔猪腹泻的类别:
一、营养性和保温不足的腹泻:
主要是母*中的营养过浓或过稀导致的腹泻,常见于哺*初期和后期,这种腹泻一般不会造成仔猪死亡,只要调整饲料配方或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饲喂量,仔猪会自痊。另外也有仔猪因保温不够引起的腹泻,但只要保温工作做好仔猪腹泻也会自痊。
二、细菌性腹泻:
1.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的腹泻,又分早发性大肠杆菌和迟发性大肠杆菌。
早发性大肠杆菌毒力很强,主要致出生三天内的仔猪拉**稀便[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xibian
]
,俗称黄痢。毒素强的如治疗不及时时,往往造成仔猪迅速死亡。另外,断*后仔猪水肿病的致病源也是早发性大肠杆菌。所以它的毒力很强。
迟发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对弱,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十天后拉*白稀便,也俗称白痢。
基氨糖类、四环素类、沙星类等抗菌药对大肠杆菌都敏感。
2.魏氏梭菌:大部分发病在出生3至5天时拉红带点**稀便,而且死亡迅速,毒素强损失大。治疗重点放在母猪的净化,投药和**防疫。该病遇到较少。林可类、氨基糖类合用效果不错。此病发病较少。
三、球虫感染:
球虫感染腹泻较常见,一般发生在仔猪出生8至10天后,多发生在潮湿的春夏季,拉淡**稀便同时带有气泡,有的粪便的带血丝,仔猪一直消瘦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低,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磺胺类有效果,但还是推荐用百球清保健与治疗。
四、附红细胞体感染:
经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主要与母体的感染程度来进行水平传播。主要拉黄青色稀便或水便,粪便很粘,体温会升高到40.5至41度,会压窝睡,有些仔猪皮肤上有渗血点。治疗迅速时死亡率也不高,用三氮咪十穿心莲肌注效果不错。
五、****染:
1.伪狂犬病:主要发生出生3天至7夭的仔猪,又拉又吐白色象蛋花样稀便,伴有发热,迅速脱水和神经症状,到后期后肢无力站立至死亡。毒力越强死亡率越高。迅速接种伪狂犬**效果错。母猪做好伪狂犬基础免疫、仔猪出生三天滴鼻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2.蓝耳病感染:蓝耳病感染一般与黄痢并发,常见仔猪在出生三至七天后拉黄绿色粪便,体温升高,仔猪耳朵、*头、淋巴结发绀肿大,母猪会同时出现无*症,有时也会有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这样会加**染仔猪的死亡,造成猪场损失严重。做好母猪的基础免疫预防和定期的净化工作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3.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是轮状**诱发的腹泻,传染性胃肠孩是冠状**诱发的腹泻。二者都是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主要侵害出生10天前的仔猪,迅速脱水,迅速死亡的特点,病程在7天左右,并有全场母猪、保育猪、育肥猪都有先发热后腹泻的症状,做好母猪的疫因免疫工作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
4.霉菌中毒性腹泻:霉菌中毒性腹泻是由玉米和麸皮中的呕吐毒素和赤霉醇毒素超标时导致母猪在肝脏积蓄性中毒,表面上母猪没有明显症状,然而母猪通过母*水平传播给仔猪,造成仔猪发生中毒性肝炎或多**衰竭和中毒性腹泻,而且后果是不可朔的,会导致大批次仔猪死亡,且发病时间长。发病季节多在新玉米上市后的几个月,还有在麸皮易变质的闷热潮湿的季节。
发病症状:仔猪在出生3到5天开始腹泻,并有呕吐症状(所以有时怀疑是伪狂),先拉**稠粘稀便,后期拉水样蛋清样水便,病程在2至5天整窝死亡。然而这种病情发生时会与猪场存在的其它病原体继发或混合感染,这就更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和难度。
临床上需解剖、原料检查、检测、原料使用周期等综合因素及手段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来制定治疗方案。治疗仔猪中毒性腹泻目前本人还没有找到有效果的药物,但用在母猪的体内解毒的方案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是用黄连解毒、维生C、抗菌肽、葡萄糖等产品。同时要立即停止使用霉菌毒素超标的原料。
总之,把控好了饲料的原料,才是真正的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