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为蓝耳病[常见的耳病外耳常见病常见耳病(一)先天性外耳闭锁 先天性外耳闭锁是指与生俱来的耳廓或耳道畸形,甚至根本没有耳廓及耳道。],是由蓝耳**所引起的猪的一种**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及肥育猪,特别是以仔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典型特点而流行。近年来流行的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多种**变异感染,造成猪体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抑制和免疫干扰导致了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蓝耳病的症状是什么?
(1)早期表现流行**冒的症状、高烧、减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在耳部末梢、腹部及外*部位出现过青色或紫色斑块。
(2)妊娠母猪在妊娠后期(约100—112天)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弱仔;流产、早产后母猪重复**,屡配不孕;早产1日龄仔猪体表附有血块或胎衣,不易剥离;外观皮肤蓝紫色。
(3)少数母猪在产后胎衣停滞以及*道分泌物增多;无*或少*。
该如何预防呢?
1、无害化[亦称安全化,是将废物内的生物性或者化学性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或安全化处理·例如,利用焚烧化处理化学法,将微生物杀灭,促进有毒物质**或分解。]处理病死猪尸体。养猪场[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户)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从省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看,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一般天然抗体是IgM,免疫抗体是IgG。]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接种**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疫源。另外,根据各场实际,积极做好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建议使用猪蓝耳病**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的治疗方法,可用下列方法减少损失。母猪分娩前20天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物,以减少流产。母猪分娩前后各一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金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us)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结晶。],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发病母猪,应推迟一个泌*期配种。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安乃近(Metamizole Sodium Tablets),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4.加强养猪场(户)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体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少饲养密度,通风、降温,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含量5-10%(其中维生素E可提高,生物素可提高50%),矿物质5-10%(Fe、Ca、I、Se、Mn),注意氨基酸平衡。
5.防止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停止从外地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以上就是“猪得了蓝耳病的症状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呢?”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的养殖能够有所帮助!养殖,科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