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轮状**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病是由猪轮状**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染,没有症状,病原体除猪轮状**外,从小孩、犊牛、羔羊、马驹分离的轮状**也可感染仔猪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状,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猪轮状**病有哪些,猪轮状**怎么治疗。

猪轮状**病有哪些

  诊断本病应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猪流行性腹泻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等病进行鉴别。

  1)、猪传染性胃肠炎由冠状**[冠状**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科(Coronaviridae)冠状**属(Coronavirus)。]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10日龄以内的*猪感染后,发病重剧,呕吐、腹泻、脱水严重,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剖检见,胃肠变化均较重,整个小肠的绒毛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而轮状**感染所致小肠损害的分布是可变的,经常发现肠壁的一侧绒毛萎缩而邻近的绒毛仍然是正常的。

猪轮状**病有哪些,猪轮状**怎么治疗

  2)、猪流行性腹泻由类冠状**所致,常发生于1周龄的*猪,**腹泻严重,常排出水样稀便,腹泻3~4天后,病猪常因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可达50%~100%;剖检见,小肠明显的变化是肠绒毛[肠绒毛是位于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隆起的指状突起,具有吸收养料的作用。]萎缩和急性卡他性[“卡他”是向下滴流的意思,用来形容黏膜渗出液多,所以卡他性是症状性描述,一般出现在临床。]肠炎变化;组织学检查,上皮细胞脱落出现在发病的初期,据称于发病后的2小时就开始;肠绒毛的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正常的7:1,降到2:1或3:1。

  3)、仔猪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10~30日龄的*猪,呈地方性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病猪无呕吐,排出白色糊状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剖检见,小肠呈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绒毛有脱落变化,多无萎缩性变化,用革兰氏染色时,常能在肠腺腔或绒毛检出大量大肠杆菌。本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仔猪黄痢由大肠杆菌所致,常发生于1周内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排**稀便;剖检见,呈现出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变化,其中以十二指肠的病变为明显,胃内含有多量带酸臭的白色、黄白色甚至混有血液的*凝块;组织学检查可检出大量大肠杆菌。发病仔猪的病程较短,一般来不及治疗。

  5)、仔猪副伤寒有沙门氏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1个月以内的*猪很少发病。病猪的体温多升高,呕吐较轻,病初便秘,后期下痢。剖检见,急**例呈败血症变化;慢**例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与本病有明显的区别。

  

诊断技术

  (1)临床检查要点:①主要发生在8周龄以下仔猪,中猪和大猪为隐**染;②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③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④顽固性腹泻,抗菌素治疗无效。

  (2)病理解剖技术要点:①病变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②胃壁弛缓,充满凝*块和*汁;③肠管变薄,小肠壁薄,呈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

  (3)样品采集技术要点:①将小肠进行推挤,把**粪便推到一起,两边结扎;②粪便的量在3毫升以上,零下20℃下冷冻保存、运输。

  (4)PCR检测技术要点:①控制样品、扩增试剂、扩增产物等的污染;②注意样品的保存温度。

  (5)综合诊断技术要点:①符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判为疑似病例;②符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病原学检测阳性,判为确诊病例。

  流行特点

  本病以10~28天龄仔猪易感,并有明显的腹泻,但死亡率低;一般都在早春、晚秋寒冷时发生,多为散发,偶见爆发性流行;当厩舍卫生不好,又突然改变饲料时易发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轮状**主要存在于病猪及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外界,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

  

临床症状

  猪轮状**病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常地方性流行。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有些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乏母源抗体保护的生后几天的仔猪症状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10~21日龄仔猪的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3~8周龄仔猪症状更轻,成年猪为隐**染。

猪轮状**怎么治疗

猪轮状**性腹泻治疗方法目前有几种,其中之一就是免疫预防,现在已试制成轮状**弱毒**,可以在产前15天和产后7天对母猪进行2次免疫,其所产仔猪可以通过母*获得较好的被动免疫。

  猪轮状**性腹泻的药物治疗方法,严格的讲,上述几种病都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尤其是**性腹泻,但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脱水造成衰竭,可能进行一些对症疗法。如给发病猪注射5%碳酸氢钠及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生理盐水以解除酸中毒和脱水。应用肠道抗菌药如痢特灵、氟派酸、新诺明、庆大霉素等预防继发感染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也有人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

  在现阶段的疾病治疗中,以防控为主,而且在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养猪场的疾病防控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所以,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包括通风、保暖,全价日粮,充足供水,舒适的群居环境,使猪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治疗:猪轮状**病目前无的治疗药物。发现立即停止喂*,以葡萄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3.20克、氯化钠9.20克、甘氨酸6.60克、柠檬酸0.52克、柠檬酸钾0.13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2升水中即成)给病猪自由饮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投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染。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

  预防:猪轮状**病预防主要依靠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一般的兽医防疫措施、增强和的抵抗力。在流行地区,可用轮状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弱毒双价苗对母猪或仔猪进行预防注射。油佐剂苗于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肉注射2毫升。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尾根和*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注射0.5毫升。弱毒苗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肉注射1次,每次每头1毫升。同时要使新生仔猪早吃初*,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弱病症。

  猪轮状**病有哪些,猪轮状**怎么治疗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治疗猪轮状**病采取补液,内服肠道收敛剂、免疫球蛋白制剂,饲喂葡萄糖—甘氨酸的电解质流液等措施,以大限度地减轻由轮状**感染引起的脱水和体重下降。抗生素可防止猪轮状**病继发感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