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是一种让养殖户头疼的疾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型(败血型),亚急性[形容词 医学上指病症次于急性 如:亚急性中毒,亚急性湿疹 ...]型(疹块型)和慢性型,急性猪丹毒的特征为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和突然死亡。亚急性猪丹毒患猪的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之一,阻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则可出现红色疹块。慢性型表现非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和疣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猪,易侵害母猪和架子猪,哺*猪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丹毒病多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炎热多雨季节及气候温和的季节(5~9月)多发,近年也见有冬春爆发流行。
猪丹毒发生原因
1、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携带致病菌,致病菌会随粪便,唾液,鼻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吸血的昆虫传染健康猪。
2、猪舍卫生不好,猪舍内肮脏潮湿,温度高,通风**,没有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
3、温度骤变、夏季高热、猪只转移猪舍、混群喂养、突然更换饲料或饲喂霉变饲料等造成应激,增加发生几率。
4、**感染特别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5、猪丹毒杆菌在盐腌、光照、干燥、**等自然环境的生命力较强,可在稻草中存活,所以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猪丹毒。
6、现今多种疾病的威胁,猪群的药物保健不到位等都会导致猪群的抗病能力下降,使猪丹毒突破机体的免疫机制,猪群感染猪丹毒。
猪丹毒临床症状
1、急性型猪丹毒症状:
此型较为常见,是突然爆发,急性发病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患病猪高烧不退、食欲废绝、精神萎顿、呕吐、粪便干燥并附有黏液,结膜充血。小猪发病后期下痢,颈、背、耳部皮肤发紫、潮红。病猪临死前腹内、股下、腋下有不规则的鲜红色斑块,按压褪色并融合到一起,病猪发病3-4天就会死亡,病死率高达80%左右,没有死亡的会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2、亚急性型猪丹毒症状:
其特征是在颈部、**、背部甚至全身皮肤表面有显著的四边形、圆形,有热感的疹块,用指按压褪色。疹块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疹块大小约一至几厘米,突出皮肤2-3毫米,结痂后形成棕色痂皮。发病猪精神萎靡,采食差,体温升高,口渴,有便秘现象。胸、腹多处部位皮肤出现充血的疹块,然后疹块淤血,颜色成为紫蓝色。出现疹块后,体温下降,病情逐渐康复。有些病猪病情恶化,转为败血症死亡。
3、慢性型猪丹毒:
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多种炎症。在肩、背、耳、蹄和尾部等有坏死皮肤。慢性关节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慢性心内膜炎主要表现身体瘦弱,喜卧,经常会出现因心脏麻痹而死。部分病变皮肤有隆起、肿胀、变黑、坏死、干硬,慢慢与下面新生组织脱离,像甲壳,坏死区有时面积很广,2-3个月病变皮肤脱落形成疤痕。
猪丹毒解剖症状
1、急性型猪丹毒解剖症状:
整个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性和卡他性炎症,有典型的败血脾症状;胃底和幽门处薄膜有弥漫性出血症状;肾脏肿大、淤血,呈大紫肾;肺脏水肿、淤血;淋巴肿胀充血,切面外翻,多汁。
2、亚急性型猪丹毒解剖症状:
血斑中心会因水肿**呈现苍白色。
3、慢性型猪丹毒解剖症状:
有关节炎症状,关节肿大,有纤维性和浆液性渗出物积蓄。有心内膜炎症状,在心脏可见疵状病变心膜炎,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出现菜花状增生物。
猪丹毒预防方案
1、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注意**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2、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区域也要注意水源的消毒,包括冲栏用水。
3、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
4、加强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
5、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市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6、注意病猪和病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
7、高危地区适当增加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类药物的保健。
8、提高警惕,平时仔细巡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9、对猪场的**或养户中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做治疗性诊断。
10、**接种: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在肉猪断奶后接**丹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
猪丹毒治疗措施
1、母猪、仔猪治疗
红斑丹毒丝菌对青霉素非常敏感。急**例可用速 效青霉素治疗,一天两次,连续三天。或者也可以采用长效青霉素(需注意该剂型的药效持续时间),一次性治疗,覆盖48小时,之后也可再来一次。用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每10公斤体重1ml(300,000iu/ml);也可在饲料中添加200g/吨青霉素V,连续10~14天。这种方式不仅作为预防性用药非常有效,还可以在大范围爆发的情况下作治疗之用。四环素也有效果。
2、断奶猪、生长猪治疗
本病首 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患畜为急性发病,应采用短效青霉素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长效青霉素。临床上用药24小时后病畜即可恢复正常。如果病猪数目较多,则有必要对易感群体进行全群注射治疗。可先采用饮水用药,再继以饲料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V200g/吨或四环素500g/吨。青霉素V还可以用在疾病即将爆发时作预防性投药。如果肥育猪当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则应在不同批次之间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8周龄一次,10~12周龄再来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种,因为母源抗体会影响接种效果。
西安鑫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可用于猪丹毒引起的各项疾病!
青霉素
【主要成份】普鲁卡因[普鲁卡因是局部**药。]青霉素、青霉素钾、稳定增效剂。
【性 状】本品为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为剂,由具长效作用的普鲁卡因青霉素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的青霉素组成。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特别强。作用特点为青霉素能在短时间内对敏感菌发挥作用,控制病程,消除症状;普鲁卡因青霉素因吸收缓慢,作用持久,可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发挥治疗作用,与各种成份合用可快速退烧,从而达到和长效的作用。敏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球菌、嗜血杆菌、放线杆菌、螺旋体等。
【适应症】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性各种感染。例如:丹毒、肺疫、*房炎、*腺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1、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链球菌、猪丹毒、猪肺疫,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反复高烧、低烧不退、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全身发红、卧地不起、嗜睡等症。
2、高热性疾病:适用于感冒、链球菌病、猪丹毒、气肿疽、坏死杆菌病、放线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破伤风、败血症等病及其表现的体温40℃以上、皮肤出现疹块;红紫、关节肿胀、跛行;肌肉肿胀皮肤发黑;皮肤坏死,发绀;肌肉强直如木马状、敏感;尿黄、尿血。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适用于产后感染、无*综合症、*房炎、子宫内膜炎、尿闭、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病及其表现的体温高,稽留不退、鼻干、眼红,*房肿胀、*汁稀含絮状物、*汁少或无*;产门流出绿白色的脓液;**不正常,屡配不孕;尿频,尿急,无尿,拱背等。
4、外伤及手术后的抗菌及全身性皮肤软组织的感染:腹膜炎、败血症、关节炎以及外伤创面等所致的全身性高烧高热、肿胀、关节囊肿、创面久治不愈等。
【用法用量】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肌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马、牛1-2万单位;羊、猪、驹、犊2-3万单位;犬、猫等3-4万单位。一日1次,连用2-3日。
【规格】5g:400万单位
【包装】5g/瓶×20瓶/盒×20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