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场[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中,反映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力和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母猪繁殖率[繁殖率reproductive rate,reproductionrate亦称再生产率。],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养猪场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养殖效益。
1.选留母猪时要采取以繁殖性状为主的综合选种方法。
首先要以产仔高低作为选种的标准,以父母繁殖性能高的个体中选留后备母猪其次,在选留后备母猪时还要注意断*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成活头数和仔猪断奶个体重。
2.延缓母猪初配年龄。
初配年龄大的猪,其母猪的繁殖寿命也长,母猪的窝产仔猪也多,断奶成活也多;而初配年龄小的母猪则母猪的繁殖寿命短,产仔数少,断奶成活也少。因此,延缓母猪初配年龄,可以提高母猪产仔数并延长母猪繁殖寿命。
3.增加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次数,提高窝产仔数。
母猪每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ā qíng,指性成熟的雌性哺*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配种2次的比配种一次的窝产仔数增加,在母猪**24小时内间隔配种3次比2次的窝产仔数要高1.3头。
4.利用**优势,筛选高产杂交组合,基**一代的繁殖性能如产仔数,断奶成活及断奶窝重都大大超过亲本的生产性能。
5.哺*仔猪早期断奶,增加年繁殖窝数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找母猪妊娠期一般为114天,加之哺*期和恢复配种期,一般母猪年产仔只有1.8窝,如能采取科学的技术技术,则可使母猪年产仔2.5窝,2年可产5窝,一头母猪2年增加1.4窝,几乎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一头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年产仔窝数的重要技术是仔猪早期断奶,外国有7-10日断奶的。目前我国以21-35日龄断奶为多,经试验证明仔猪早补粒,早开食,25-35日龄断奶,对其以后的竹长发育无不育影响。一般生后2周就可补料,同时早期断奶母猪膘情较好,便于及时**配种,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可大幅度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
6.掌握母猪**排卵规律,适时配种。
母猪排卵是在**后24-36小时,而配种的适宜时间是母猪排卵前的2-3小时,即**后19-30小时,按母猪年龄可采取“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的配中间”的原则。
当然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受胎率[母畜配种后实际怀孕的百分比。]、产仔率和哺*率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