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冷泻病,现已证实其根源是猪感染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和流行性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引起,以前寒冷季节容易患这种病,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猪一旦得了这种病以后,除了发生剧烈腹泻和引起猪只死亡(奶猪死亡率高可达),还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造成猪淘汰率提高。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对该病的病理特征和防治措施作如下介绍:
猪冷泻病理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毒腹泻病,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使之发病,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发病猪病症主要为呕吐、严重腹泻(水泻似喷射状)和脱水。
除病猪外,**污染了饲料、饮水、空气等媒介物后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猪,其他如恶劣的饲养条件、单调的饲料、突然变换饲料、环境*冷潮湿、长途运输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这种病的病程一般为3~7天。
猪冷泻防治措施
一是做好外购猪引进和流行时节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隔离和消毒等措施,根据多年来发病猪场情况,大多是引种或采购苗猪不慎而引起,另外在流行季节猪场没有做好消毒等措施而致使外源**毒传入。
二是对**用好**,增强对该病抵抗能力,每年9、10月份开始使用。为了确保高水平抗体产生,在第一次免疫后25-30天再加强免疫一次,猪后海*是好的免疫部位。
三是如果猪场发生该病以后,首先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并严格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病猪停止哺*或喂料,并提供防寒保暖、清洁干燥环境,给予足量的清洁饮水,尽量减少各种应激。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采取补液、收敛、止泻、纠正酸中毒等措施,控制继发感染办法。
以上就是猪冷泻病的病理特征和防治措施了,虽然小编在文中有介绍三种防治措施,但我们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只有先遏制住猪冷泻的根源,再在饲养管理上多注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