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病是由多个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条件性传染病,猪场常见的主要是脑炎型链球菌、肺炎型链球菌、败血型链球菌和脓包型链球菌。多见于80日龄以内的小猪,而断奶后不久的小猪更为多见。败血型链球菌多先表现流感症状,往往很容易误诊为流行**冒,因延期诊断和治疗而使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迅速增加;脑膜炎[脑膜炎(meningitis)系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型的链球菌病时,和伪狂犬病脑炎症状很相似,肺炎型的往往和支原体、蓝耳等混合感染成呼吸道综合征。消瘦、咳嗽、生长速度极慢,到喘气时难以治疗,呼吸道是猪场损失大的疾病。
小猪链球菌[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措施
小猪链球菌主要临床表现
1、本病菌多发生于80日龄以内的小猪,多呈败血病和脑膜炎型,特别是于10日龄左右和断奶后的小猪;
2、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更容易诱发本病的发生。猪栏潮湿、通风**、拥挤、卫生条件差、体外寄生虫、打架引起异食癖、突然改变饲养方式和突然改变饲料、气温昼夜温差大、保温措施不到位、断脐时消毒不严、剪牙时出血较多而又消毒不严、在同一栋猪栏内同时引进不同日龄的仔猪等;
3、新生仔猪和哺*仔猪多表现最急性型而突然死亡,有时见体温升高,呼吸急迫,精神沉郁并出现神经症状不久即死亡;断奶后的保育仔猪感染后突然停食,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初流出浆液性鼻汁,眼结膜充血、流泪,似流感的症状;不久出现腹泻或粪便带血,过后则会表现如盲目行走或转圈,步态踉跄,倒地后衰竭或麻痹而死亡的脑膜脑炎症状,病程2-5天,自然致死率达80%以上;
4、病死猪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略带紫色,血液凝固**,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浆膜及皮下均有出血斑,其它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出血,胸腔和腹腔积有少量的血红色带泡沫样的渗出液,其它脏器没有特别的病理变化;
5、本病在初次发病的猪场发病时,流行迅速,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在多次发病的猪场,则多出现地方流行性和散发性,但当诱发因素存在或增多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会很高;
小猪链球菌预防措施
1、在经常发生本病菌的地区或猪场,于10-15日龄注射链球菌苗2个头份进行免疫接种;并于40-50日龄再用4个头份加强免疫一次,可起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作用;
2、注意:链球菌型号很多,有35个血清型,**型号少,对不住型号没有保护,但不管型号如何,药物都能起到杀灭作用,用均崩、达胺或者万特肺灵对链球菌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而经常坚持做保健的猪场没有注射**也没有链球菌的发生。
3、当使用的是本病冻干弱毒菌苗时,禁止在用该种菌苗进行免疫接种时的前后3-5天内使用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类药物;但当使用的是本病菌苗的死菌苗时,则不受前后或同时使用抗菌素类药物的限制;
4、每年公、母猪必须在春秋两季进行两次链球菌病菌苗的免疫接种;
5、全力预防各种诱因的发生,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净干燥、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合理的饲养密度,注意冬暖夏凉,防止贼风;注意断脐、剪牙、**、断尾、打架过后的清创和消毒工作;
特别注意:败血型链球菌容易感染人,因此怀疑败血型链球菌时不要解剖,人更不能有伤口,易感染。
小猪链球菌治疗措施
1、发生本病后,必须依据其流行特征、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对病猪作出正确的诊断,不允许盲目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因为本病菌极易对抗菌素类药物产生耐性;
2、全群加入均崩(或达胺)2kg/吨饲料5-7即可控制
3、对发病猪用以下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上午注射磺胺类,下午注射青霉素类,连用2-3天;
4、混合感染时配合治嗽静和万特肺灵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