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障碍[障碍,拦路的东西,英译Hazard,高尔夫专有名词。]是常见的疾病,有效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由非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是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将繁殖障碍疾病防治办法分述如下:

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

  初情期迟缓主要原因

  1.慢性疾病致卵巢发育不全。

防治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

  2.异性**不够。

  3.后备母猪过肥过瘦。

  断奶后乏情主要原因

  1.初配年龄太小,没有完全体成熟,或初产母猪过度哺*,子宫机能恢复较慢。

  2.高温热应激,舍温超过30℃抑制卵巢活动,达到或超过12小时,抑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ā qíng,指性成熟的雌性哺*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

  3.断奶母猪单养,影响**。

  4.哺*期[哺*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到停止哺*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采食[采食,读音cǎi shí ,汉语词汇。]量小、营养不足、失重过大(掠夺式生产)。

  屡配不孕主要原因

  1.返情,即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后21天又**,说明其卵巢机能正常,可能有三种情况:

  A.受精发生障碍(**到达不了结合部位)。B.受精卵死亡,配种时间过早或过晚,**质量、公猪热应激等。C.胚胎早期未着床、死亡(高温、咬架、转栏运输,采食营养浓度过高饲料和霉变饲料)等。

  2.配种一月后又返情:

  A.生殖**感染,胚胎死亡被吸收,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B.胎儿形成后死亡,形成干尸长存于子宫,引起母情不**。C.公猪**质量差(热应激、传染病、生殖系统病)。

防治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

  初情期迟缓防治

  1.加强营养调控,使用后备母猪专用料,养成七成膘,6月龄前自由采食,6月龄后限饲,添加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

  2.加强管理,群养每圈3头~5头,控制打斗。

  3.六月龄后每日2次以上公猪**。

  4.激素诱导,8月龄不**肌注800单位~1200单位孕马血清,5天后注射600单位~800单位HCG(绒毛膜*****),或者肌注PG600促进排卵。

  断奶后乏情防治

  1.加强哺*期营养,提供高浓度、营养全面的饲料,每吨饲料添加植物油2公斤~3公斤。

  2.母猪产仔7天后应进入自由采食,采食量为6公斤~8公斤/日。

  3.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提供适宜温度18℃~22℃。

  4.平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量,特别要增加VE供应量。

  5.添加富含粗纤维的青饲料,缓解便秘。

  屡配不孕防治

  配种当日注射***30毫克~40毫克/头,或雌激素6毫克~8毫克/头。

  以上就是防治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了,当然母猪繁殖障碍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也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主要包括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经产母猪断奶后不**、配种后不受孕、**微弱以及卵巢囊肿。养殖者要根据情况进行防治措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