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猪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调整技术你知多少,有了好的调整技术,饲料的价值才会高,以下是五种调整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浸泡[浸泡,读音是jìnpào,汉语词语,解释为将物体浸入在液体中。]法
饼粕、豆类、谷物等精料,以及干薯藤等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可先粉碎后用水浸泡,使其吸水发胀、变软、易于消化。其方法是:将粉碎的饲料置于缸或桶内加水浸泡,料水比例为1:1,冬春季用温水,浸泡4-6小时,夏秋季用凉水,浸泡3小时即可喂猪。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2.焙炒法
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仔猪的籽实[籽实,读音zǐshí,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饲料如大豆[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小麦、高梁、玉米等,均可以焙炒处理,把饲料中的淀粉部分转变为糊精,增加香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生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胰蛋白酶Trypsin (Parenzyme) 为蛋白酶的一种,EC 3.4.4.4,是从牛、羊、猪的胰脏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焙炒可破坏此酶的活性,有助于消化。
用于饲喂**、生长肥育猪的籽实饲料不宜焙炒,以免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吸收率。
3.蒸煮法
蒸煮可消除生大豆中含有的抗胰蛋白酶,提高大豆的消化率。冷榨豆饼、豆粕亦应煮熟饲喂;甘薯煮熟比生喂的采食量可提高10%-17%;麦麸经蒸汽处理后,增加可利用能量30%,对不明来源的混杂饲料如泔水等,均应煮熟饲喂。
4.制浆法
将精料粉碎后,用水浸泡发酵而成。对谷实类饲料也可先用温水(15-20℃)浸泡2天,待软化略带酸味时,磨制成浆喂猪,可提高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
5.发芽法
将籽实类饲料进行发芽处理,可使饲料中的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亦可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容易消化的简单物质,改善适口性,并可同时增加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2和维生素E的含量。大麦、小麦、燕麦、稻谷等均可制作发芽饲料,以补充冬季和早春饲料的维生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