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有不少在冬春季节发生,常见的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由**所致,只能用**预防;还有仔猪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仔猪黄白痢等,由细菌所致病,可用**预防,也可药物治疗。
冬春季猪传染病有哪些?冬春季猪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在猪的传染病中,猪瘟、副伤寒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非常之高,其次是黄白痢,其他病死亡率较低,但一旦侵害猪群,猪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成为僵猪,迟迟不能出栏,使养猪效益下降。
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猪瘟**预防期限为1年,副伤寒**为6个月,喘气病**为8个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双价苗效果也不错。
春节前后,将进入猪瘟发病高峰期,养猪户要尽快到当地兽医站注射猪瘟**。为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在产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双价苗。仔猪副伤寒侵害2~4月龄的仔猪,其他月龄段极少发病。
此外,应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勤垫,圈舍周围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碱水等消毒。饲料多样化,常喂胡萝卜、白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平时做好猪舍保暖,可罩上塑料暖棚等。
猪春泻病是春季常见多发病,症状为拉稀,系多种病因引起,需正确鉴别,对症下药。
传染性胃肠炎系**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传染迅速。其治疗需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磺胺脒,Sulfaguanidine (Sulfamidine,SG),白色针状结晶粉末。]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轮状**[轮状**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病是由猪轮状**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内的仔猪。病状为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疗效较好。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稀粪为特征,少有呕吐,多发于7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程急,一般发病后来不及治疗就死亡。若发现有一头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康生、*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痢特灵、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近年来猪场传染病发生日益严重,且发病面广,传染快,流行蔓延迅速,死亡率极高。希望能引起养殖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