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以排出**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有的无明显病变。下面就来了解下“仔猪黄痢如何诊断?仔猪黄痢怎么预防?”
仔猪黄痢的诊断要点
1
、流行特点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
[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病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可达;以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死亡率也高。
2
、临诊症状仔猪出生时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水样,内含凝*小片,顺*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从*门冒出稀粪。病仔猪不愿吃奶、很快消瘦、脱水,后因衰竭而死亡。小母猪*户末端可出现红色,病仔猪精。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
3
、剖检变化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
[“卡他”是向下滴流的意思,用来形容黏膜渗出液多,所以卡他性是症状性描述,一般出现在临床。]炎症。表现为肠粘膜肿胀、充血或出血;胃粘膜红肿;肠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
4
、细菌分离与鉴定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
仔猪黄痢预防
1
、预防本病应提高母猪的饲料质量并合理搭配,保持环境卫生和产房温度。母猪临产前,对产房必须彻底打扫、冲洗、消毒,垫上干净垫草,母猪产仔后,把仔猪放在已消毒的筐里暂不接触母猪,待再次打扫猪舍,把母猪*头、*房和胸腹部洗净,并用0.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并挤掉几滴奶后再放入仔猪哺*,争取初生仔猪尽早哺喂初*,使仔猪迅速获得初*抗体,增强抵抗力,在分娩后头3天要每天清扫产房2-3次,保持清洁干燥。
2
、猪场流行本病时,仔猪产后12小时,全窝喂服抗菌药或注射高免血清。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母猪,在分娩前后数天内应用能使仔猪免受感染。
3
、可用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给产前一个月怀孕母猪注射,以通过母*获得被动保护,防止发病。
以上就是“仔猪黄痢如何诊断?仔猪黄痢怎么预防?”的内容,这些菌株大多数能形成肠毒素,可以引起仔猪发病和死亡。希望大家能对此有个了解,知道怎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