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大养殖场反馈来看: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产后[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缺*[缺*,中医病名。]在猪场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加大了猪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更何况刚出生的小猪,想要养好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所以,面对母猪产后缺*,猪场应掌握发病原因,提早做好预防,对于已经发生的要及时对母猪进行治疗。那么母猪为什么会产后缺*?如何预防和治疗?一起来看一下吧:

  

母猪产后缺*的原因有哪些?

  1、配种过早、初产母猪的*腺发育未全,导致促进泌*[泌*是各种激素作用于已发育的*腺而引起的。]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

母猪为什么会产后缺*?如何预防和?

  2、在母猪的怀孕期间未能满足其营养的需要,尤其在其怀孕的后期没有按需补充一部分精料[精料是词语,拼音jīngliào,释义为精细的饲料。],这可直接导致母猪产后消瘦和缺*。

  3、母猪在泌*期受过惊吓和强烈**,使母猪的泌*机能受到了抑制。

  4、母猪产后感染,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这也会导致泌*机能发生紊乱。

  

母猪产后缺*如何预防?

  1、把握母猪的初配年龄。母猪的初配年龄需根据品种来定,品种不同,其初配年龄亦不同。本地母猪为6-8月龄,体重60-70kg;外来良种母猪为8-10月龄,体重80-90kg。

  2、在母猪的怀孕期间,注意补充饲料,尤其要逐步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因为随着体内胎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其营养需要也逐步增加,一般来说,在母猪妊娠的后期,日粮中鱼粉的比例不能少于3%,豆粕的比例不能低于10%,整个日粮中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各种含氮物质的总称。]的含量不能低于14%。若不补充鱼粉和豆粕,每头母猪须另加200g赖氨酸和50g的蛋氨酸。另外要根据母猪的实际体况适当增减精料,使母猪的肥瘦适度。

  3、严禁外界的强烈**,保持猪舍的安静。

  4、注意环境卫生和饲料的质量,加强母猪孕期的护理,防止生病,有病也要早治。

  

母猪产后缺*怎么治疗?

  1、应用催*[母*不足,新妈妈往往心急如火。]片催*,每次50片,每天2次,混饲口服,连用2-3天;同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的精料(以动物性饲料为好),增喂优质青绿饲料,在日粮中添加麦芽粉等。

  2、在母猪本身健康的前提下,用中药催*,药方为:*参、黄芪各50g,当归、白术各40g,王不留行[王不留行,中药名。]60g,川芎、生地、白芍、木通、茯苓、路路通各30g,甘草20g,煎水饮服,连服2-3天。

  3、喂给煮熟的胎衣,按摩*房。

  4、喂给具有催*作用的催产素或血管加压素,但此素只有短暂的催*作用,不宜大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5、对体温升高的母猪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各160-200万单位,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安奶近注射液10毫升,肌肉注射。

  注:在母猪的泌*功能恢复正常之前,须用人工哺*法,让仔猪饮服人工合成*(指用大豆制成的a蛋白或酪蛋白、葡萄糖、猪油、矿物质、维生素和抗菌素配合而成)。人工*的粗蛋白含量为21-26.4%、无N浸出物为50-55%,并要考虑其适口性和消化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