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导致的,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不仅威胁猪的健康,有时人也会感染此病菌导致发病。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人畜肠道、土壤、下水道和尘埃中,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猪梭菌性肠炎诊断与防治就是以下的全部内容。

  猪梭菌性肠炎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初生当天就发病,可出现出血性腹泻(血痢),后躯粘满带血稀粪。病猪精神不振,走路摇晃,随即虚脱或昏迷、抽搐而死亡。部分仔猪无血痢而衰竭死亡。

猪梭菌性肠炎诊断与防治

  急性型:病程一般可维持2天左右,拉带血的红褐色水样稀粪,其中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病猪迅速脱水、消瘦,终衰竭死亡。

  亚急性型:发病仔猪一般在初生后5-7天死亡。病猪开始精神、食欲尚好,持续性的非出血性腹泻,粪便开始为**软便,后变为清水样,并含有坏死组织碎片,似米粥样。随病程发展,病猪逐渐消瘦、脱水,于出生后5-7天死亡。

  慢性型:病程一至数周,呈间歇性或持续腹泻,粪便为灰**、黏液状,后躯粘满粪便的结痴。病猪生长缓慢,发育**,消瘦,终死亡或形成僵猪。

  猪梭菌性肠炎诊断

  根据本病多发在3日龄以内仔猪,以拉血痢,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变肠段为空红色,界线分明,肠黏膜坏死,肠浆膜下肠系膜[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和肠系膜淋巴结有小气泡形成等特征,一般可以做出诊断,如有必要可进行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心血、肺、胸水、腹水、肝、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脾、肾等脏器模片,染色阳性,发现两端钝圆的单个或双个杆菌,有荚膜,芽孢位于菌体的**,直径稍大于菌体的大型杆菌。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在80℃水浴加热30分钟后,分别接种于肉肝汤和肉肝胃膜汤中,37℃培养4小时,开始出现小气泡,18小时后大量的气体将试管中固体石蜡冲至试管顶部。培养基均匀混浊,由橙色变成**。肝片不变黑而呈肉红色。血平板接种,厌氧培养4小时,有溶血。

  毒力试验

  泡沫肝试验:取分离菌肉汤培养物3毫升给家兔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1小时后将兔处死,放于37℃恒温8小时,剖检,见肝脏充满气体,出现泡沫肝现象。镜检肝,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菌。

  肠毒素试验:采取刚死亡的急**猪的空肠内容物或腹腔积液,加等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以3000转/分钟离心30-60分钟,取上清液静脉注射体重18-22克的小鼠5只,每只注射0.2-0.5毫升,同时以上述滤液与C型魏氏梭菌抗毒素混合,作用40分钟后,注射于另一组小鼠,以作对照。如注射滤液的一组小鼠迅速死亡,而对照组不死,可确诊为本病。

  猪梭菌性肠炎防治

  治疗

  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在常发病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痢特灵进行预防性口服。病仔猪用青霉素口服治疗有一定效果。

  预防

  本病治疗效果不佳,重在预防。

  免疫接种:对常发病猪场,给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及产前半个月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氢**铝菌苗5-10毫升,以后每次在产仔前半个月注射3-5毫升,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初生仔猪可从免疫母猪的初*中获得抗体,对仔猪的保护力几乎可达。

  产房要清扫干净,并用消毒药进行消毒,母猪奶头要用清水擦干净,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上就是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总结的,猪梭菌性肠炎诊断与防治的全部内容,该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注意1~3日龄仔猪的管理就可有效的预防该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