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腹泻病是由冠状**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11月至下一年早春。不论猪的品种、性别和年龄大小都可被传染发病,往往由1头猪在**的时间传染全场。预防本病多采取取暖措施,防止猪受凉,提早做好准备。

  

猪传染性腹泻发病特点:

  流行特点。该病容易发生在气候寒冷和气温突变的季节,且普遍呈地方性[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流行。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则很少发病,主要呈局部地区散发性发生。

猪传染性腹泻发病特点,猪传染性腹泻防治措施!

  病猪突然发病,且传播速度快。该病发生后能够快速传播,其中2~10日龄的哺*仔猪发病后症状比较严重,尤其是新生仔猪在3日龄左右的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能够达到,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超过80%。另外,断奶仔猪也比较容易发生该病,发病率能够超过40%,死亡率一般能够达到30%左右。当生产母猪与育肥猪具有较低的发病率,通常能够自愈,具有普遍的特点。即使发病仔猪能够耐过,其体质也比较虚弱,皮毛粗乱,生长发育较差,甚至有少数会变成僵猪。

  混合感染,流行程度容易发生变化。该病能够表现出细菌性和**性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者是不同**性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如果规模养猪场发生**性腹泻病,就非常容易出现该病,且混合感染率能够达到40%~70%。该病可分成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两种方式,通常中国梦次发生感染呈暴发性流行,而猪场内存在较多的传染性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则容易出现地方性流行。

  严重危害幼猪。小日龄的仔猪容易感染该病,这是由于其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较差,通常在发病1星期内就容易发生死亡。一般来说,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感染轮状**引起的腹泻则具有较低的死亡率。

  

猪传染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一

  血清治疗:如果猪场条件允许,可将母猪或者育肥猪淘汰,用于制备高免血清,给病猪肌肉注射或者口服,也可以使用血清类制剂或者抗体类药物,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干扰素、猪**性腹泻抗血清、黄芪多糖来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二

  一定要保证仔猪喝上足够的、清洁的水,可在仔猪料槽旁加一水槽,内加口服补液盐+VC+高糖+电解**,对脱水严重的仔猪要进行灌服,10~20ML/头、3~4次/天。母猪脱水严重也可补液,在饮水中加入电解**、酸制剂,对于长期食欲不振的猪可进行输液治疗,10%葡萄糖500ml+肌苷20ml+Vc20ml+VB120m;0.9%生理盐水250ml+头孢他啶3g+地米10ml,混匀静注。

  母猪料内添加奥得曼A+抗腹泻急救包[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连用7天;仔猪料内加护仔康1号+抗腹泻急救包+奥得曼A,保育猪饲料中添加护仔康2号+抗腹泻急救包+奥得曼A,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大荘素+奥得曼A+抗腹泻急救包。有效缓解猪只腹泻情况,促进患病猪康复。同时也可给病猪注射免疫血清,小猪2―3毫升,中猪3―5毫升,大猪5―7毫升。

  

猪传染性腹泻的预防措施:

  1、产房室温可提高至26~28℃,保温箱内放保温灯,使箱内温度达到33℃左右,保育舍室温应达到32℃左右。

  2、在床面和床底撒护舍安(环境改良剂),以保持清洁、干燥,确保畜舍微生态平衡。

  3、采用全进全出生产模式可打断该病的循环,猪群转出后猪舍要彻底净化消毒,空舍2天后方可上猪。

  4、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注意仔猪的防寒保暖,供给全价饲料,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搞好**接种,定期接**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进行预防。

  6、在各阶段猪群日粮中添加0.5%奥得曼A拌匀饲喂半个月,有效提高猪只机体抵抗力,提高机体溶菌酶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