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逐渐增加,对于整个行业来讲是有益处的,管理水平较低、疾病较多的散养户减少,间接的根除了某些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降低了区域养殖密度,但是也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预防细菌性疾病。

猪场管理要点

1.猪场应该重视三度:控制好饲养密度、维持猪舍合适温度、注意通风保持猪舍空气新鲜度等。如果饲养密度过高、猪排泄物多、空气含氨量高、空气流通性差、温度过高或过低,猪舍内环境容易滋生与停留病原、猪呼吸道粘膜容易受损,加大猪只产生应激、疾病发生的传播机率。

预防猪场性疾病饲养管理是首位

2.加强饲料营养:营养搭配合理、全面,高湿季节防止饲料霉变,注意霉变饲料造成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机体中毒等所带来的损失一点也不亚于疾病。

3.建立有效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为了达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等目的而采取的举措与行动。]:坚持自繁自养方式。自繁自养是防控疾病安全的养殖方式;猪场设计合理,远离居民区;加强对来往车辆和人员消毒,定期对生活区、生产区进行消毒。

4.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仔猪早期断奶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幅度减少母猪将病原传给仔猪的比率;

5.对问题猪进行有效隔离与淘汰:弱猪与病猪是猪场病原传然源,及时隔离与淘汰这类猪可以有效的控制病原的入侵与传播。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