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养猪过程中,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经常出现红痢疾病,仔猪红痢病是由丙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毒血症是全身感染的一种类型,是指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病原菌不入血。]或丙型魏氏梭菌病[由梭菌属(Clostridium) 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因病堵拉红色粘液粪便而得名。那么,怎样防治仔猪红痢?下面本文详细介绍防治仔猪红痢的方法如下:
此病仅见3日龄以内的仔猪,有的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就发病,病程短、急,常是全窝发病全窝死亡。病猪不吃奶,无力、走路摇摆。有的拉红色脓状粪便,有时混有气泡。体温40~40.5℃。临死前,四肢、耳尖及嘴尖发紫,浑身振颤、摇头、抽搐。
防治方法:
该病应注意饲养用具和猪舍的消毒;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仔猪红痢菌苗5毫升,过半个月再注射10毫升,可使仔猪获得免疫力;每头仔猪肌肉注射新霉素[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0万单位或5~8万单位硫酸杭敌素,连注2~3天。
以上总结了防治仔猪红痢的方法,希望养殖户在养猪的过程中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