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调水注意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鱼塘调水菌种的培养方法?(鱼塘调水菌种的培养方法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鱼塘调水菌种的培养方法?

专利名称:调水菌的制备和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调水菌是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和养殖水体的水质特点,精心选培活菌菌种开发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活菌水质改良剂,它以从自然界分离的光合细菌、*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五大类微生物菌群组成的EM菌为主导菌种,通过复壮和培养,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各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物质互为生长基质,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共生和增殖,再复配微生物营养保护剂及天然调水剂,最后形成一个菌群复杂、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复合型微生物水质调节和改良制剂。功效1、高效分解水体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和有机碎屑,消除底泥污染,降低水体BOD指标,快速增加水体溶氧,解救因缺氧造成的浮头、泛塘等现象;2、消除水中氨基氮、**基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单细胞藻类的营养源,促进优良藻类的生长,快速培养浮游生物饵料;3、抑制水体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杀灭致病因子,尤其对水霉菌、鳃霉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协同消解重金属、农药、藻毒素及化学工业污染,降低水体COD指标;5、维持水产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6、稳定水体pH值,保持水体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的种群数量,抑制卵藻、微囊藻等有害藻类的生长。理化性状淡红色液体。主要成分光合细菌、*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维生素、微量元素、糖类、天然调水剂。有效成分含量每毫升含益生菌20×108个。使用范围适应于所有海、淡水水产动物育苗池和养成池。用法用100倍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1、调节水质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250-500毫升直接泼洒,每10-15天泼洒一次,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可加倍泼洒。2、改良水质高密度换水养殖池,每次换水后,每立方水体用调水菌2毫升直接泼洒。3、环境处理养殖池注水前,用100倍调水菌稀释液均匀喷洒池底和池壁四周。4、肥水处理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1000毫升,配25千克粪便(各种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后投入水体。5、应激处理遇到浮头或泛塘,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5000毫升直接泼洒。注意1、投放“调水菌”前三天,后五天内禁止使用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及抗生素药物;2、“调水菌”底部稍有沉淀或浮有少量白沫均属正常,使用前先将桶内菌液摇匀后再开盖使用;3、使用“调水菌”要即配即用,如有剩余应密封保存,发现气味不酸或腐臭说明已变质,勿再使用;4、使用本品不受天气、光照和水温影响,大风、暴雨前夕泼洒使用效果更好;5、制作“调水菌”稀释液或发酵料时最好用井水,若用自来水应除氯或放置24小时后使用;6、本品使用安全,使用三天后随时可以换水。
发明内容本发明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①取蛋白胨5%,红糖20%,磷酸二氢钙10%,硫酸镁1%,氯化钾5%,氯化钠5%,矿物元素4%,水50%,制成培养液备用。②取EM菌种和①培养液按1∶49的比例倒入发酵罐中,保持pH4.0-5.0,温度23-28℃,厌氧发酵培养4-10天,待料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制得EM菌菌液,备用。③80目筛选的黄原胶,备用。④取③备用的黄原胶按0.1-0.3%添加量加入EM菌菌液中,搅拌均匀,放置2小时后装瓶。本发明具有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对水环境无二次污染,对水产养殖动物无毒副作用,对水产养殖底质环境有明显修复功能等优点,是顺应当今社会回归自然,珍惜水和生命,追求绿色食品,发展健康养殖,实现健康消费的必由之路。权利要求本发明水产微生态制剂调水菌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①取蛋白胨5%,红糖20%,磷酸二氢钙10%,硫酸镁1%,氯化钾5%,氯化钠5%,矿物元素4%,水50%,制成培养液备用。②取EM菌种和①培养液按1∶49的比例倒入发酵罐中,保持pH4.0-5.0,温度23-28℃,厌氧发酵培养4-10天,待料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制得EM菌菌液,备用。③80目筛选的黄原胶,备用。④取③备用的黄原胶按0.1-0.3%添加量加入EM菌菌液中,搅拌均匀,放置2小时后装瓶。全文摘要调水菌是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和养殖水体的水质特点,精心选培活菌菌种开发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活菌水质改良剂,它以从自然界分离的光合细菌、*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五大类微生物菌群组成的EM菌为主导菌种,通过复壮和培养,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各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物质互为生长基质,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共生和增殖,再复配微生物营养保护剂及天然调水剂,最后形成一个菌群复杂、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复合型微生物水质调节和改良制剂。文档编号C02F3/34GK101082028SQ20061002718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发明者邹国忠 申请人:上海泓宝绿色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产调水原理?

以下是水产调水原理。         01.定期加注新水.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养殖动物塘中残饵、污物较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2.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以养草、鲤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养殖动物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左右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夏季时养殖动物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02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03用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天要在清晨开,*雨连绵天气应在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1-3时开机增氧。04适当追肥
适当施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养殖动物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和氮磷等元素,形成物质循环,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三黄塘鲺怎样养殖?

一、三黄塘鲺鱼养殖水质要求塘鲺鱼本身属于食腐性鱼类,有一定程度的耐脏水能力,如果是人工饲料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干净无污染的河流水就可以。另外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适当换水,平时注意pH、氨盐和亚盐的含量。塘鲺鱼养殖一般隔15天左右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水体的1/3。每隔10-15天左右用水质快速检查设备监测水质一次,发现水质变化可用生石灰等产品,或者用EM菌、光合细菌等制剂调水改底。二、塘鲺鱼养殖的注意事项1、养殖密度塘鲺鱼养殖,密度太大,既不利于管理,相互间又容易传播疾病。一般放养密度建议每亩4000尾左右为好,规格在3-5厘米/尾,每亩再搭配15厘米左右的鲢鳙鱼200尾,8厘米左右的罗非鱼或鲫鱼200尾。2、投喂量塘鲺鱼投喂时要注意定量,可以定期捕若干鱼称重,然后按鱼重量的5%-8%投喂。投喂量过多可能引起肠胃疾病和肝胆疾病,加大养殖成本。3、注意防逃塘鲺鱼容易从进排水口处和在雨天塘水上涨时跃出鱼塘逃跑。要每天检查进排水口的拦网是否牢靠,是否有漏洞。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注意雨天鱼塘水位暴涨。可以用空心砖或网片在池埂设置防逃物。4、疾病预防鱼病重在预防,防病坚持管好水、管好嘴、管好身体的原则,勤换水、定期消毒,投喂药饵。

白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鱼塘调水菌种的培养方法?

1. 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到5亩,水深1.5到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2. 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到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 虾苗放养: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厘米虾苗3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
4. 饵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7到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 调水防病: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厘米,高温季节每2天换水,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6. 收捕:一般养殖80天左右,虾体长达7厘米左右,即可捕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