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蜜蜂奖励喂养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虎头蜂蜂王过冬前吃什么食物?(虎头蜂主要吃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蜂蜂王过冬前吃什么食物?
**蜂蜂王过冬前喂点糖水,水果。吃就吃,不吃就进桶。
养殖蜜蜂技巧蜜蜂养殖怎么好
蜂箱选择技巧:因为蜂箱长期露天放置,风吹、雨淋、日晒,蜜蜂在蜂箱里生活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必须符合蜂的生活习性,尺寸应标准统一,结构要坚固耐用。制造蜂箱的木料应选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应多以白松、椴木、桐木制造,南方以杉木制造。

蜜蜂繁殖:春天是蜜蜂生产繁殖期,"三天取一次蜂王浆",做好"移虫"工作,让蜜蜂的繁殖有一个规律性

蜜蜂养殖季节管理:春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养蜂同样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尤为重要。春季管理应该以气候为准,气温稳定在15℃开始,就要将蜜蜂搬运至一个花开盛泽,让蜜蜂有足够的花蜜可以采取。春天,蜜蜂飞出越多说明蜂群越强、越健康。如果蜂箱很少有蜜蜂飞出,则应快速检查,及时处理。应选择天气状况良好,至少在8℃以上气温的中午开箱检查。
蜂箱管理:蜜蜂蜂箱一定要有一个记录,每一箱蜜蜂各有不同,我们应该采取"编号管理"的方式,就如同学校的学生要有一个学号,每个人得有一个***号一样,这样,对于每一个蜂箱的具体情况都可以做到记录,对该蜂箱的情况了如指掌,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及时有效的去处理,对症下药,减少在管理大量蜜蜂时的弯路。

取蜂蜜时间:不易超过两很多朋友可能都想问"多久取一次蜂蜜最为恰当?",这次我们也咨询了两位养蜂人,他们的答案是"没有固定时间"。能否取蜂蜜,与蜜蜂产蜂蜜的量息息相关,产的多一年就可以多取几次,相反,产量少,蜜蜂自己不够吃,那就必须少取了。蜂蜜的产量又与太多因素相关了,气候,花期,蜂群规模,是否有瘟疫等都影响着蜂蜜的产量。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土蜂一年取蜂蜜次,因为蜂蜜必须要有一个积淀的过程,时间越久,蜂蜜的水分越少。养殖场的蜂蜜,一年也不易超过4次,蜂群规模大,同时也意味着蜂群对蜂蜜的消耗大,蜂蜜取多了,蜜蜂自己不够吃,对蜜蜂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养好蜜蜂?
强群的中蜂,图片来源于蜂友1.养殖蜜蜂需要有场地放蜜蜂,不是随便有地方放蜜蜂就行的。如果是养殖少,就可以随便选择地方放蜂。对于定点养殖蜜蜂来说,选择一块场地也很重要。挑选的场地地势要高,避免雨季被洪水淹。放蜂箱的位置要能遮*的。附近几公里有充足粉蜜源。场地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供蜜蜂采集。场地要安静。
养蜂老师父的蜂场
2.养殖蜜蜂要有充足的饲料。蜜蜂的饲料就是花粉跟蜂蜜。有充足的饲料蜜蜂才能正常发展。因此发现蜜蜂饲料不足时,就要人工补充饲料。
3.要选择好的蜂种,最好是适应自己当地环境的蜂种。蜂种好才能饲养强群,饲养强群蜜蜂才能高产蜂蜜。
4.养殖蜜蜂要永远保持蜂多于脾。不能胡乱加脾。蜜蜂造脾到角,并且外界粉蜜源丰富的时候,幼工蜂多才加脾,因为分泌蜂蜡造脾的是刚出几日的幼工蜂。贪脾会把蜜蜂越养越弱的,并且蜜蜂也容易得病。
5.要预防敌害病害。中蜂对巢虫没有抵抗能力,因此要经常清理蜂箱底,太旧的巢脾就丢弃,巢脾一般一年一换。中蜂爱新脾,厌旧脾。旧脾还容易有巢虫。在胡蜂泛滥的季节,也要注意胡蜂对蜜蜂的危害。还有其它的各种病虫害。不懂的要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养蜂老师父。不要盲目对蜜蜂使用药物。
如何饲养蜜蜂?
首先就是选择养蜂的场地,一是要有好的蜜源地,蜂场的选择要背风向阳,要有树林做好,不要太潮湿也不要太晒的地方,不要在大的水塘或河流边上。巢脾的修造和保养,修造巢脾应选择在春末,待气候稳定之时,气温在15℃左右的时候开始。巢脾需防止盗蜂和鼠患,保存时最好用药物熏蒸保存。
首先看蜜蜂多不多,如果蜜蜂越来越少应该引起重视,要么是分蜂逃跑,要么是病虫害影响,还有就是失掉蜂王,没有继续产子。检查蜜蜂时,初学者最好戴好防蜂衣帽,以免被蜂蜇。
蜜蜂养殖春季非常管理非常重要,养蜂同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蜜蜂生产繁殖期。所以,做好春季管理尤为重要。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供给充足饲料,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春季蜜蜂管理要注意加强保暖,防止蜂螨。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每半个月掏出死蜂。如果发现有蜂脾残渣堆积,应及时开盖检查,一般这种情况是有老鼠,及时更换被老鼠咬坏的蜂脾。
春天飞出的蜜蜂需要良好正常的排便。正常的排便像高粱米粒或线条。如果蜜蜂肚子肿胀,趴在巢前排泄并有稀点,说明蜂群的饲料**或者受潮,应及时更换。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养蜜蜂需要准备些什么?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养蜂禁忌一忌乱加脾
新手养蜂常犯的毛病是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脾面蜂数稀零。这是群势发展的大忌。1、幼虫多,哺喂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导致相当一部分出巢新蜂先天性残疾(爬蜂)。即便能正常飞翔,也难得寿数。2、酷夏时节,由于脾多蜂少,工蜂煽风驱热很难面及各个领域,过高室温缩短工蜂寿命并波及幼虫伤热(烂仔)。3、春冬季节不利保温,造成冷伤,极易引发疾病(烂仔和中囊)。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无论任何时节,群势必垮。
二忌乱分群
对某些养蜂者来说,贪群多,见箱内有4-5脾就分群。似乎箱子越多显示自己事业宏大。群多而脾少的坏处:1、增加蜂人劳动强度。2、不利蜂群保温和降温。3、群势发展迟缓。4、影响经济收入。5、容易诱发疾病。
一忌白天常开箱
初养蜂者往往喜欢常开箱看看。热天、冷天常开箱都会破坏箱内衡温效果。蜂群*化在35度左右,热、冷气频频进入均影响繁殖。常开箱且惊扰蜂群,若是惹得盗蜂来,便更难管理。
四忌白头蛹便是巢虫
养蜂论坛上有人一谈到白头蛹便认为是巢虫所为。引起白头蛹的原因不单是巢虫,还有摇蜜以及检查不慎造成的死蛹,以及鲜为人知的“蜜蜂蛹病”。各种白头蛹的表象如下:1、白头蛹连线不断,是巢虫为害莫疑。 2、白头蛹零星稀疏,是人为所致。3、白头蛹密集成片,是蜂蛹病造成的。
五忌轻信复式移虫
育王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所需数量和及时换王的目的,经验老到的蜂人就会采取移虫育王。而复式移虫实属画龙添足。迄今尚无科学证据证明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培育的蜂王优于单式移虫。除了接受率高以外,再找不出任何有利之处。“复式移虫育王”的害处是:1、增加无谓的劳累。 2、延缓了育王日期。3、把握不好,蜂王质量更差.因先天移入2、3日龄的幼虫,第二天挑出幼虫,再移入1日龄的幼虫。1日龄的幼虫食用了2、3日龄幼虫的王浆后,导致幼虫发育生理紊乱,成长加速,**日期缩短。虽然**处王体形粗大,但实际上已成了劣质王。
六忌双王同群
现实养蜂操作中,除极少数养蜂玩家喜搞“双王同群”外,真正以养蜂为业的从来不搞这无谓游戏的。双王同群并不象某些人悠忽的那样繁殖迅速、维大群,相反弊多利少:1、不同蜂王素很难兼容(即便是姐妹王),导致群内工蜂情绪躁动(找不着北),哺育和采集消极。 2、一段时日平稳后(两周左右),工蜂逐渐冷淡弱王让其慢慢衰歇而死。3、中蜂有好分蜂的特性(一般几脾就闹分蜂)。一只好的蜂王有足够的能力维持10脾以上产卵力,
双王同群没有多大意义。
七忌中蜂乱喂代用饲料
中蜂与意蜂都是蜜蜂,但它们还是有区别。如果将蜜蜂比作女人,那么意蜂就是性情豪爽、大大咧咧、来者不拒的外国女人。因为粗犷,所以生活就无需节制和挑剔,什么豆粉、玉米粉、各种代用饲料统统入肚。而中蜂就是传统的小家碧玉的女人,情感细腻,生活精细,倘若出格,后果不虞:1、中蜂一般无需喂饲料,因为这“精细女人”,还有一个勤俭的习惯,平时不舍得动用储备,只在紧要关头,才开仓用粮,但从不会大块朵颐,用粮浅偿辄止,以备饥荒。 2、缺粉时节,为了繁蜂,主人怜惜,又不得不喂。要喂最好喂纯天然花粉。3、实在要喂代用饲料,无论是黄豆粉,还是售卖的“营养饲料”,最好用一半“代用饲料”一半“天然花粉”,再加一些“氨基酸”类和酵母粉、蜜水搅拌发酵再喂。 4、勿单纯饲喂代用饲料。因为天然花粉中含有蜜蜂身体机能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而黄豆粉等代用
品是欠缺的。
八忌越封闭越好
我认为蜂箱还是通气好。中蜂是动物,是动物就需要清新的空气,窒闷的环境是养不出好群势的。1、22度以上,在做好保湿的前提下,尽量开气窗让蜂箱通气,但切忌”穿堂风”。
2、一般室外旧箱和自做的杂木箱缝隙多,不开气窗,其实等于开了大气窗。3、是否需要开气窗,最好由蜜蜂自己决定,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到蜜蜂在巢口扇风就是该开气窗或开箱了。4、太封闭会加重蜜蜂劳作,缩短寿命,造成伤热烂子。
九忌饲料不消毒
来路不明的饲料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喂蜂。多数养蜂人将白糖煮溶后倒入花粉里搅拌发酵**后就拿来喂蜂。这是不可行的。一是花粉可能含有病菌,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只有煮沸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杀灭的目的。
十忌摇蜜一扫光
多数蜂友几乎是见蜜就摇,并且一摇就将整箱蜜脾摇尽。凡采取这样摇蜜的,通常是蜜蜂群势少,蜂易病,蜜质差。此举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点:(1)蜜脾有保温恒温的作用,一扫光使箱内“恒温器”不复存在,任何季节对蜂群繁殖不利。(2)因为工蜂无粮可食,饥饿的工蜂不再哺喂蜂王导致蜂王停产,蜂群系列**中断,蜂群青黄不接,至使群势逐渐衰败。(3)幼虫被残害,因为巢房蜂蜜点滴无存,工蜂饥饿,拿什么哺喂幼虫(正常每小时喂10次以上)。得不到及时哺喂的幼虫倍受煎熬,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有蜜水采回,饥饿的工蜂饱餐一顿后,再去喂气息奄奄的幼虫。未经酿造的稀蜜水营养欠缺,导致工蜂体质迅速下降,寿命缩短。幼蛹被喂食后营养严重**,难正常孵出。即便有幸存活或出房,也难免一部分残疾(爬蜂或缺翅),所以对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贪,贪多必失多。
如何喂蜜蜂 怎么给蜜蜂喂白糖
用饲喂器喂糖水,要是没有专业饲喂器,可以用泡沫自己做。包装家电的泡沫一般会有一些凹,用刀割掉泡沫凹多余部分就完成了!蜜蜂的脚在泡沫上行走;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的蜜蜂,是不会失足的!如果用太光滑的饲喂器,一定要有漂浮物,泡沫浮力大可以用作漂浮物。白糖水喂蜜蜂的方法
1、外界蜜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白糖加水煮喂蜜蜂,但是煮制时的水与白糖的比例大家要掌握好,最好能按一比一的比例去煮制,煮制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搅拌,让白糖充分融化,然后得到糖浆。煮好的糖浆是不能直接喂食蜜蜂的,应该在它自然降温以后再进行喂食。
2、白糖加水制成糖浆以后喂食蜜蜂时,是不能直接洒在蜜蜂身体上或者蜂巢之中的,需要放在专门的饲喂器中,而且喂食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晚上进行,白天如果喂食白糖加水会出现盗蜂的情况。在喂食白糖加水的第二天早起以后,要看看饲喂器中的糖浆是否全部吃完,如果没有吃完需要立即取走。
3、白糖加水煮成的糖浆一般情况下不会做为蜜蜂的主食,多数是蜂农对蜂群进行奖励性喂养和救济性喂养时的理想选择。如果对蜂群长期喂食白糖加水,会导致蜂群的蜜蜂产出低质量的蜂蜜,对自己蜂产品的收入是特别不利的。
养蜂怎么入门
一、初学养蜂者怎样购置蜂群?首先同时购进两个小群为宜。就气候来讲最好选在春季和秋季,并且气温在20—30℃之间的时候,此时外界气候温和,蜂群活动能力较强,丰富的蜜源植物开花,此时购买蜂群繁殖较快。初学养蜂者,由此开始边学边实践,使知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巩固,使蜂群在繁殖中逐步增加,为日后扩大养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怎样选购好的蜂群?
选购蜂群时,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带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开箱察看时,如蜜蜂安静,不扑人,表示蜂群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工蜂体色新艳,封盖子脾整齐,连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体壮,行动稳健,产卵整齐,动作迅速,全身密布绒毛,颜色鲜艳,说明蜂王年轻,体质好。此外,还要观察老蜂与幼蜂,糖脾与子脾的比例,体色鲜艳,幼蜂与子蜂比例大的为好蜂群。此外刚开始学养蜂者,买蜂时最好要求带一部分空的旧巢脾。
三、如何选择理想的养蜂场地?
养蜂无论是定地饲养,转地饲养,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场地的选择,都是养蜂生产成败之关键。一个理想的养蜂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蜜粉源丰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势高燥,地形开阔,在半径2—3公里内没有其它蜂场,没有农药污染。如果定地饲养一定要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有开阔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挡住西北风,夏季又有南风吹达,正属冬暖夏凉之地。同时还要考虑全年至少要有一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才可能保证蜂群的繁殖和获得大量的蜂产品。但是如果蜂场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条件再好,也难免产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这些因素对于养蜂人来说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此外,养蜂场的环境必须要安静、清洁,不宜把蜂场设在靠近铁路、牧场和蜜蜂敌害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农药仓库和蜂产品加工厂附近(因为加工蜂蜜时有大量蜜香飘出,引诱蜜蜂而至,易进难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区养蜂,还应注意防洪和防火。
四、怎样检查蜂群?
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内部也就会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春季分蜂热产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开始与结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备等,都必须对蜂群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情况,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等三种方法。
1、全面检查:对蜂箱各巢脾进行检查,叫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应选择风和日暖,气温在14℃以上的时候进行。检查前须准备好应有的工具,检查员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侧面,并背靠阳光。操作要细心,动作要稳、准、轻快。当蜂箱装满巢脾时,应先取第二脾,暂放蜂箱旁边,或放在待用箱内,如没满脾的箱,只要将边脾向箱边推移。检查各巢脾时,两手紧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观察巢脾一面,观察时与眼睛保持约一尺远的距离。看完一面后,再将上梁竖起,并以梁为轴向外转半圈,然后两手放平观察另一面。观察时要看虫、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况。分蜂季节要看有无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时,要注意莫挤压蜜蜂,蜂路宽窄要造当。
2、局部检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况,或者在外界气温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检查时,只提少数巢脾进行检查,叫局部检查。检查时如发现巢脾边角有存蜜,说明不缺饲料;巢脾中间有新产的巢,说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现有新蜡,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观察:进行箱外观察,可以通过巡视蜂箱,观察蜜蜂在巢门口的活动来判断蜂群情况。如采集蜂出入繁忙,采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并有啪啪响声,这就表示进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门口来回爬行,显得焦急不安,这可能失王的表现;如巢内发现不时爬出翅膀残缺的幼蜂,是受蜂敌危害的象征;箱内箱外经常发现蜘蛛和粉沫粪便,则有巢虫危害象征;不分气候,蜜蜂随时飞出巢外,而巢门前一、二米处发现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觉很轻,则可能是巢内缺蜜。早春或越冬进行箱外观察,对及时了解蜂群情况是很有必要。
五、养蜂应具备哪些主要用具?
养蜂用具包括:蜂箱、巢框、摇蜜机、巢础、蜂帚、割蜜刀、起刮刀、移虫针、蜂帽、喷烟壶等。
六、养蜂主要用具的用途
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巢*,可防外界蜜蜂天敌的侵害和为蜜蜂避风挡雨、保温;
巢框:是固定巢础的外框;
巢础:是用来诱导蜜蜂做巢房的模具;
巢房:是蜂王产卵和酿造蜂蜜的地方;
割蜜刀:取蜜时如果装蜜的巢房已经封盖,则需用割蜜刀割开巢房盖,使蜜能摇出来。
割蜜机:用来摇取巢房内蜂蜜的工具;
蜂帚:取蜜时将巢脾上的蜜蜂扫落的工具;
起刮刀:是检查、管理蜂箱时常用工具,用它可以撬动粘连的巢框,刮蜂胶、除赘脾和蜡屑,还能用来起 钉子和卡子;
蜂帽:开箱检查、管理蜂群、取蜜时防止蜜蜂螫刺而佩戴的帽子;
移虫针:迁移王台幼虫的工具;
喷烟壶:开箱检查、取蜜、收集野蜂群时遇到性情凶暴的蜂群时,一用来防止蜜蜂螫到而喷烟的工具。
七、养蜂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养蜂经验欠缺的初学者来说,最容易造成养蜂失败的原因是病虫害。对于有经验的养蜂者来讲,放蜂场地的选择失算、恶劣的气候和意外事故,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八、怎样合并蜂群?
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出现蜂群强弱悬殊或失王现象,那就务必采取合并办法来处理,但合并只能以弱并强或无王群并有王群,如果两群蜂王诸在,务必先将较次的蜂王除掉,然后再并。在大流蜜期和早春蜂群定地陈列时,以及晚秋冬前,可直接合并法;合并时,选择一个傍晚时间,将无王群的蜂连脾放进有王群的蜂箱边,使两群相隔一寸距离,再全部喷洒一次蜜酒溶液,使两箱气味一致,第二天再将巢脾靠拢,这时若无争斗现象,合并就算成功。
为了安全可靠,一般可取间接合并法,即在合并前,用铁纱板隔离放在一起,经过一昼夜,当两群蜂气味一致时,撤除铁纱板合并,也可用报纸代替铁纱(报纸上打些小孔),让蜂将报纸咬通,自然合并。
如果失王时间较长的蜂群要先补一、二框封盖子脾,然后再合并,效果更佳
养蜜蜂需要些什么前提条件
蜜蜂的初步认识1、蜂的认识。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通过介绍,您就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2、蜜蜂是群居昆虫。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职责是产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
3、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房也称为王台。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大家已经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蜂王的寿命可达3~5年,为了保持较高的产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新蜂王,那么蜂群内要产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蜂群中的蜂王丢失或死亡,新蜂王发育出来大约需要16天。
②蜂群过大需要分群。
③需要更换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由于营养条件改变,促使生殖**受到抑制,失去产卵能力。工蜂的职能是负担巢内外一切工作。而随着日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工。刚孵化出房时,颜色苍白,不能飞翔,还不能担当其他工作,称为幼蜂。1~3日龄的幼蜂开始负责巢内保温和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龄的幼蜂负责饲喂大幼虫。6~12日龄的工蜂王浆腺发育成熟,并负责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达,担负分泌蜂蜡建造巢脾,酿蜜,清巢,搬运蜜蜂尸体,保卫蜂巢的工作。18日龄以后的工蜂,主要担负采集花蜜,花粉,树胶和水等项工作,直到死亡。流蜜期工蜂可活30~45天。在北方越冬期可活半年左右。
4、雄峰与工蜂不同。它没有工作的本能,专职与**蜂王交尾。大多数雄峰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时进行。交尾后不久便死亡。尽管雄峰寿命可达3~4个月,但由于雄峰食量很大,秋末蜜源期终止后,就会被驱除出巢,冻饿而死。
5、每只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
6、蜂王将受精卵产在蜂房内后,6小时以内,工蜂就会本能的在卵的周围分泌一些王浆。3天后,卵膜便会破裂,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每36小时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6天后就变成了蛹。幼虫化蛹后,不活动也不吃食,只消耗体内储备的营养。11~12天后,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就成为了幼蜂。整个发育过程:蜂王需要16~17天;工蜂需要20~21天;雄蜂需要22~24天。掌握了蜜蜂的发育周期,可以便于我们根据当地的蜜源植物情况培育适龄蜂,以提高蜂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