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淡水养殖红鲳鱼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淡水红鲳养殖喂什么?(淡水红鲳养殖喂什么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淡水红鲳养殖喂什么?
1、红鲳鱼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2、在特别饥饿和实物匮乏时可进化成食人鱼,也会以同类为食。3、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4、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鲳鱼养殖方法?
一、池塘条件
鲳鱼对池塘没有特殊的要求,大多数能用来养鱼的鱼池都可以养殖鲳鱼。若是混养池,则冬天清塘后,先放其它养殖鱼类,到4月底至5月初再放养鲳鱼。放养前池塘要清整消毒。适宜面积为3-5亩,水深为1.5-1.8米。
二、饲料投喂
淡水鲳鱼由于食性杂、食量大,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为了使它快速生长,获得高产高效,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将豆粕、鱼粉、四号面粉及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颗粒料投喂。要想达到鲳鱼快速生长、提早上市和售得好价的养殖目的,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0-35。因此,在饲料加工时应适当增加鱼粉和豆粕的比例。投饲遵循“四定”原则。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投喂。上午的投量占40,下午占60。5-7天调整一次投饲量。实际投量应视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如遇到*雨闷热天气,要适当减少投饲量。
三、增氧措施
鲳鱼虽然耐低氧,但经常缺氧会影响它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为保证它正常快速生长,池内仍需配置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且到了夏天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成鱼池中混养时,要注意不能使其它鱼类出现浮头。
四、病害防治
在以鲳鱼为主的养殖中,鱼种规格大,抗病能力强,很少发现有病害,几乎不太要使用渔药。而在成鱼塘中套养鲳鱼时,千万要注意鲳鱼的存在。平时防治鱼病时要严禁使用敌百虫药物
淡水红鲳鱼的生长环境?
答淡水红鲳鱼生长环境是:红鲳鱼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红鲳鱼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淡水白鲳为热带、**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此,红鲳鱼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红双鱼养殖技术?
红鲳鱼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0.48毫克/升低氧,酸碱度适应pH6.2~7.5,通常在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红鲳鱼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保证17℃以上,水温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8℃致死。红鲳鱼为杂食性鱼类,以蚕食方式摄食,仔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成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藻类、各种动植物饲料,如死鱼、吞蛹、鱼粉、米糠、麦麸、瓜皮、菜蔬等。一年多次产卵。当水温25~30℃时,便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
鲳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鲳鱼对池塘没有特殊的要求,大多数能用来养鱼的鱼池都可以养殖鲳鱼。若是混养池,则冬天清塘后,先放其它养殖鱼类,到4月底至5月初再放养鲳鱼。放养前池塘要清整消毒。适宜面积为3-5亩,水深为1.5-1.8米。二、饲料投喂淡水鲳鱼由于食性杂、食量大,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为了使它快速生长,获得高产高效,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将豆粕、鱼粉、四号面粉及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颗粒料投喂。要想达到鲳鱼快速生长、提早上市和售得好价的养殖目的,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0-35。因此,在饲料加工时应适当增加鱼粉和豆粕的比例。投饲遵循“四定”原则。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投喂。上午的投量占40,下午占60。5-7天调整一次投饲量。实际投量应视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如遇到*雨闷热天气,要适当减少投饲量。三、增氧措施鲳鱼虽然耐低氧,但经常缺氧会影响它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为保证它正常快速生长,池内仍需配置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且到了夏天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成鱼池中混养时,要注意不能使其它鱼类出现浮头。四、病害防治 在以鲳鱼为主的养殖中,鱼种规格大,抗病能力强,很少发现有病害,几乎不太要使用渔药。而在成鱼塘中套养鲳鱼时,千万要注意鲳鱼的存在。平时防治鱼病时要严禁使用敌百虫药物。
红鲳鱼养殖致富经?
红鲳鱼,别名也叫淡水白鲳,虽然在外形上酷似鲳鱼,但是它的成体却有着黑色的背鳍和闪耀着桔红色金属光泽的腹鳍。是锯脂鲤亚科、巨脂鲤属的一种,与俗称的“食人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鳍条无硬棘。背鳍18~19;臀鳍16~18;腹鳍8。鳔室为二个,后室长于前室。侧线鳞82~98。上、下颌齿均二行。很显然,红鲳鱼养殖没有固定的致富经。
淡水鲳鱼一亩塘养多少?
一般每亩放养3cm的鲳鱼2000-3000尾。鲳鱼又称镜鱼、平鱼,是可以作为观赏又可以食用的一种鱼类。由于鲳鱼的肉质鲜美,营养又丰富,甚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鲳鱼的刺很少,所以很多消费者都很喜爱,现在一般我们食用的都是人工养殖的淡水鲳鱼。在放苗前半月,进水60-80cm,在用茶籽饼温水浸泡全池泼洒,消灭池塘中其他杂鱼的鱼卵,在投放有机肥肥水,待水色变为黄绿色时,即可放苗。鱼苗的选择要大小规格相差较少的,有利于养殖管理,一般每亩放养3cm的鲳鱼2000-3000尾。放苗前先放置在水温在20度左右的环境暂养一段时间,暂养要做好投喂管理,喂食一些浮游动物或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一周后喂食饲料,经过15-20天培育,即可放入池塘中养殖。
红东斑鱼养殖技术?
1、场地要求:亲鱼培育池选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热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预先清整消毒,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水温保持20℃以上。室内保温池一般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中要设增氧设备,水温根据条件保持20~26℃,越冬期间要保持水温相对恒定。2、种鱼放养:静水池放养密度2~3千克/立方米为宜,有温流水条件可增加到5~7千克/立方米,放养前鱼体用2‰食盐溶液消毒15分钟。池中放养水葫芦、绿萍等。每周根据水质情况注换新水。3、饲料投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5%,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1~3%,饲料投喂在食台上。平时注意防治鱼病发生。4、适时催产:红鲳鱼最适催产水温为25~28℃,长江流域一般5月份进行加温催产。根据性腺发育情况,选择成熟亲鱼以雌:雄=1∶1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一般晚上进行,使亲鱼产卵在黎明阶段。受精卵一般在孵化桶肉孵化,孵出鱼苗经约1个多月培育成夏花鱼种。成鱼养殖1、池塘条件:面积以5~10亩为宜,蓄水深度l.5米以上,投放鱼种前15天,用茶麸30~40千克/亩或生石灰60~75千克/亩全池泼洒清塘。2、放养密度:亩放养3厘米左右的红鲳鱼夏花鱼种1500尾,搭配鲢、鳙、鲤、鲫等150尾左右。3、日常管理①鱼种入池后的半月内,每亩每天用1.5~2千克黄豆浸泡磨成的浆泼洒投喂,后半个月用2~2.5千克/亩的花生饼等浸泡投喂,一个月后长至12~13厘米,12~15克。②鱼种长至12~15克后,改投菜籽饼、糠饼或鸭饲料、鱼用饲料等,采取定点投喂,其投饵占鱼体重比例为10~20克鱼种为6~9%、20~50克鱼种为5~7%、50~100克鱼种为4~6%、100克以上时为2~4%。③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加速鱼的生长,一般每半个月注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④勤巡塘,适时了解鱼的生长情况,天气闷热、突变时,注意防止泛塘,控制投喂量。⑤红鲳鱼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花生饼、菜籽饼、糠饼、酒糟、麦麸,最好混合投喂,也可选用畜禽饲料粪便或全价配合饲料。
红鲳鱼用什么水养殖?
一般情况下红鲳鱼喜欢栖息在中下层水里,红鲳鱼并不耐低温,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保证水温在21-32度之间,水温一旦到12度的时候,就会对红鲳鱼失去平衡,到达八度的时候就会死亡。红鲳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一般都是以吞食为主,幼苗的受以吃浮游生物为主,成鱼之后都是以海藻和各种动物性饲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