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怎么能提高鸭子采食量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添加什么添加剂可以提高肉鸭的采食量?(肉鸭饲料添加剂)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添加什么添加剂可以提高肉鸭的采食量?
提高采食量关键是调节好胃肠功能,而好的胃肠功能就是要求鸭的胃内的PH在2~4之间,所以最好是在饲料中添加酸产品,最近我用过的酸灵先效果很好,不光提高了采食量,而且饲料的利用率也大大的提高了,鸭场的臭味也少了.
鸭常用能量饲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这类饲料在鸭饲料所占比例较大,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包括谷实类和其加工副产品、块根、块茎类及其加工副产品。
(1)玉米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俗称“能量之王”;蛋白质含量低(7.5%~8.7%),必需氨基酸不平衡,钙缺乏,磷主要是不易被利用的植酸磷,维生素D和维生素K缺乏,需要另外补充。
(2)高粱 蛋白质高于玉米,但消化率低,其抗营养因子为单宁;脂肪含量低于玉米;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与维生素,淀粉含量与玉米相近,但受蛋白质覆盖,使淀粉消化率和有效能不及玉米;磷、钾、镁含量高,70%磷为植酸磷;生物素和烟酸含量高于玉米,烟酸为结合型,不易利用。
(3)麦类 主要包括大麦、小麦、燕麦、麦秕等。总体而言该类饲料能值仅低于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约13%),赖氨酸含量较高,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4)稻谷、糙米、碎米 稻谷粗纤维含量高达9%,粗蛋白5%~6%,代谢能约为10.87兆焦/千克,饲喂量不宜过多,若加工成粉状,可增加其饲喂量。糙米中含粗蛋白质8%~9%,无氮浸出物含量居各种谷物之首,矿物质、微量元素中除锰、锌含量较高外,其他含量较少;碎米的营养成分含量变异很大,粗蛋白质5%~11%,粗纤维0.2%~2.7%,无氮浸出物61%~82%。
(5)糠麸类 糠麸类饲料是谷类籽实加工的副产品。麦麸包括大麦、小麦等麸皮,粗蛋白约14%,代谢能11.70兆焦/千克,磷、镁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磷主要以不可利用的植酸磷形式存在;米糠蛋白质含量较高,赖氨酸0.81%,蛋氨酸0.26%,是玉米的1.5倍,可利用能值高,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矿物质中钙磷极不平衡,且86%为植酸磷。
(6)块根、块茎和瓜类 主要包括马铃薯、甜菜、南瓜、胡萝卜等。这类饲料含水量高,干物质中淀粉含量高,纤维少,蛋白含量低,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含量差异较大。
(7)油脂类 包括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油脂能值高,适口性好,能提供必需脂肪酸,节约饲料空间,增加非常规饲料的添加量,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热增耗低,可减轻鸭的热应激。
怎样喂养鸭子?
鸭的养殖技术 一 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二 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三 园地选择。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 棚舍建造。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五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6、防止中毒:放养园的果树在必须喷施农药时,严禁喷剧毒农药。应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或低浓度低毒的杀菌剂农药。在喷药期间,实行限区围栏放牧,以避免因乱放而中毒。也可将鸭圈养3-5天,然后再放入放养区。在限区放牧时,可适当增加补饲量。肉鸭黄**怎么治疗?
临床症状病程通常急性,发热,减食,产蛋减少,腹泻,瘫痪。产蛋鸭为10--14天,雏鸭7--10天。鸭群感染初期,饲料减少,发病高峰期废食,持续3--4天后采食才逐渐增加。产蛋量急剧减少,可以在4--5天内从90%减少至10%以下。部分病鸭腹泻,粪便稀薄,绿色水样便。病鸭双腿瘫痪,向后伸展。预防措施
用急救扰干素800羽/瓶饮水,每周一次,可有效的预防鸭的**病。
治疗措施
鸭毒抗1ml/kg+头孢+干扰素,一般打一次就可以,病情严重者可在配合急救扰干素饮水800羽/瓶。
鸭子白天饲料吃不完怎么办
饲料吃不完如果不是因为动物情况异常,那就表明饲料投喂多了。因为鸭子吃饲料时会有唾液滴入饲料中,所以如果剩余饲料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发霉变质,鸭子再吃就容易出问题。建议,减少投料,应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及时清理剩余饲料,最好2小时后还有剩余饲料就应该清理掉,否则**菌及霉菌就会开始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毒素。
雏鸭应采用何种方式饲养?
雏鸭的饲养方式可以分为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3种方式。地面平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铺有洁净垫草的地面上。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雏鸭活动范围广。缺点是鸭雏很容易直接接触粪便,不利于防病;需要经常更换垫料,劳动强度大;浪费能源。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环境温度低,育雏时需要将雏鸭生活区域的温度升高到30℃以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网上平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距离地面0.5~0.7米的网床上。养鸭用的网床可以是木架结构、金属结构或竹架结构。要求网床坚固、表面平整、网眼大小适中,雏鸭在网上活动畅通无阻。其优点是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大,雏鸭不接触粪便,有利于防病,节省能源等。建议育雏最好采用网上饲养方式。
笼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一定结构的笼中。饲养雏鸭的笼子可以是2层、3层或4层。层间距应大于0.5米,以利于通风换气。其优点同网上饲养。由于鸭的采食和饮水习性不同于鸡,其笼养效果往往不如鸡好。
跪求~~~~~谁知到哪里养殖野鸭子和养殖野鸭子地技术!!!我在这里代表国家和人民谢大家了!!!
http://www***ongle***m/article/njtg/teyang/yet/2006/2006070826427.shtml我想能帮到您!!!
野鸭养殖技术
野鸭是各种野生鸭的通称。我国是野鸭最早的驯化地。目前家养野鸭分布范围很广,遍布我国各地。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美国、德国引进了驯化程度高、生产性能好的家养绿头野鸭进行繁殖、饲养、推广,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其饲养技术已日趋成熟。
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疾病少、容易饲养的特种水禽。野鸭肉质细嫩、美味可口,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是优质的保健肉食品。发展野鸭生产是一项经济价值高的养殖业。
一、种野鸭的选择
选好种野鸭是发展野鸭生产的首要环节。
1.雏鸭的选择。鉴于肉用种禽体重大,生长迅速,6~8周龄雏禽的体重与生长速度有强大的相关。因此,种用雏鸭应在6~8周龄时,选留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身体健康、精神保满的个体;淘汰精神不好,羽毛稀少、体况弱小的雏鸭。
2.育成鸭的选择。选留外貌美观、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健全的育成鸭留种;淘汰发 育不全,瞎眼、跛脚、伤残和消瘦的个体,时间在19~21周龄进行。
3.成年鸭的选择。成年鸭的选择包括种母鸭和种公鸭的选择。
⑴ 种母鸭的选择。种母鸭选择的原则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体躯长、宽且深,前胸饱满,两耻骨间距宽、末端柔而薄,高产鸭两耻骨间距常在3个指头以上,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宽阔而腹部容积大。高产鸭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常在4个指头以上,皮肤有弹性,喙、胫、蹼的色泽鲜艳,臀部发达,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蹼大而厚,羽毛紧密贴身,体型匀称,活泼好动,觅食力强。
⑵ 种公鸭的选择。种公鸭选择的原则是:头大,颈粗、中等长,喙宽而直,**丰满、向前突出,背长而宽,腹深、但不垂地,脚粗稍短,两脚间距宽,体形大;其头部和颈上部的羽毛和镜羽应有鲜明的翠绿色光泽,雄性羽发达,明显向背部弯曲。
二、种野鸭的繁殖特点
掌握好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1.繁殖季节很强。种母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这第一个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要占全年产蛋量的70%~80%,这时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均较高。第二个产蛋高峰在9~11月份。其产蛋量只占全年产蛋量的30%左右。
2.性成熟期。公野鸭约150日龄左右,母野鸭为150~160日龄。母野鸭年产蛋量100~15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上,蛋壳为青色或白色, 蛋重55~65克。
3.公母鸭配比。公母鸭配种比例一般为1:10,种蛋受精率可达85%~90%。
4.野鸭的人工孵化。野鸭在野生状态下,还存有抱性,孵化靠母鸭自孵。而在家养条件下,都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7~28天。其孵化机具和孵化制度等都与家鸭相同。根据其胚胎发育的生理要求,孵化温度略比家鸭低0.5℃。并要求使用变温孵化,以剌激胚胎发育。另外,在孵化后期,要增加凉蛋和喷水次数,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
5.种野鸭的利用年限。种野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种母鸭第二年的产蛋量最高,第一年和第三年的产蛋量次之,但养到第三年以后就不经济了,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下降。
三、野鸭的饲养管理
野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基本上与家鸭相同。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野鸭,应创造与其自然生活条件相似的环境。充足、干净的水、干燥的鸭舍、通透性好的土壤和绿荫作运动场,是野鸭生存和生产的基本要求。但野鸭有几个特殊点,在饲养管理上应加以注意。
1.根据野鸭的生活习性,应在偏僻、安静、防疫条件好的池溏或河道边,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式简易鸭舍。按以上条件建的鸭舍,一定要设有水、陆运动场,比例为1 :1。人工建的水上运动场,水深要求30~40厘米。池水要经常更换,保证水质清洁。从陆上运动场进入水上运动场之间应有15度的倾斜度。不论建用什么形式鸭舍,运动场周围和顶部都要加金属或尼龙网罩,防止飞窜。
2.注意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家养野鸭一般分为育雏、生长、种鸭三个阶段,各期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要求,目前尚未有一个完善、通用的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家鸭的饲养标准拟订。野鸭的营养需要如下:
阶段 粗蛋质(%) 代谢能(兆焦/千克)
育雏期 20~22 11.29~11.70
生长期 14~16 10.45~11.29
种 鸭 16~20 10.45~11.29
3.防止野性暴发,提高仔鸭合格率。根据野鸭在60~70日龄为野性暴发期,而且含脂肪愈高,愈肥大,其暴发野性愈强的生理特点,在这个时间应适当限喂,增加15%~20%的粗纤维饲料喂量,可以推迟或减轻野性发生,并可节约饲料,促进羽毛生长,提高肉料比。使出售的肉用仔鸭肥度好、屠体美观。
四、育雏期饲养管理
野鸭的育雏期是指6周龄以内的期间。
1.进雏前的准备。新雏禽舍用3 % 的火碱水喷洒地面,或用抗毒威、百毒杀、菌毒敌等消毒药喷雾消毒。旧雏禽舍需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方法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福尔马林与14克高锰酸钾的比例混合,封闭育雏舍门窗24小时再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空舍7天后才可进雏鸭。消毒后的育雏舍在进雏前,可用烟道进行24小时预热加温,室温应达到32℃。选择体质健壮、羽毛光亮、无畸形、灵敏活泼的强雏,准备育雏。
饲料桶、饮水桶清洗干净后,用百毒杀兑水浸泡8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放入彻底消毒后的育雏室。
2.育雏的方式。育雏可采用立体笼养或网上平养, 立体育雏笼尺寸为,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30厘米,底网采用孔眼1厘米×1厘米的网,笼分2~3层,底层笼底距地面30厘米,上下两层间距20厘米左右。供暖方式采用烟道加温方式,控制整个育雏室温度。此法育雏,充分利用了房舍的空间,育雏成活率也很高。
2周龄以上的雏鸭可采用网上平养的方式。
3.育雏的饲养管理。搞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对于雏鸭的成活率及健康生长十分重要。
(1)温度:温度是提高野鸭育雏成活率的关键, 应按雏野鸭的日龄,掌握好开始从高向低逐渐降温的原则、切忌时高时低,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温度环境。1周龄内室温32~30℃,以后每周降低2~3℃,一般应保证夜间温度比白天高1~2℃。当室温与室外温度大致相同时即可脱温。
还要注意观察雏鸭状态,适时调节温度:雏鸭活跃分布均匀、饮水采食正常、卧地休息,则温度适宜;雏鸭扎堆,羽毛潮湿,易引起感冒或形成僵鸭,则温度偏低;雏鸭张口呼吸,饮水增加,采食降低,则温度过高;雏鸭分布不均匀在一边处打堆并发出弱小尖叫声,则是有贼风。饲养人员可通过观察雏鸭的状态采取相应措施。
(2) 湿度:育雏期相对湿度要求为60%~65%,过高会使雏鸭羽毛潮湿,影响鸭体散热;过低则室内空气干燥,易起灰尘,导致雏鸭患呼吸道疾病。
(3) 光照:为保证雏鸭有充足的采食时间,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4~14日龄采用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第一周每20平方米挂一个60瓦白炽灯,第二周改为40瓦,第三周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商品鸭3天后,可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方法。
(4) 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舍内的二**碳、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增加舍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保证育雏室温度的前提下,应加强通风,通风孔最好设在鸭舍顶部,避免冷风直吹鸭群,同时也有很好保温效果。
(5)饮水:雏鸭孵出后24小时内,进入育雏室半小时后,先喂0.01%的高锰酸钾水。如果是长途运输来的雏鸭,可先喂5%葡萄糖水或红塘水及维生素c或抗菌素药物,水温23~25℃。前10天最好饮温开水,以后饮常温水,水质要清洁,饮水要供足,饮水器具每天应清洗消毒一次。
(6) 开食与饲喂:雏鸭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夹生米饭或小米,放在料盘中让雏野鸭自由采食,也可用全价配合料用温开水拌湿开食。投料要做到少给勤添,以防湿拌料在育雏室高温环境下酸败变质,影响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7) 饲养密度:平养密度为:1周龄以内25~30只/平方米,1~2周龄20~25只/平方米,2~3周龄15~20只/平方米,3~6周龄10~15只/平方米;立体笼养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并易形成僵鸭及造成雏鸭挤压死亡;密度过小,则增加饲养成本。应按照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饲养密度。
(8)疾病防治:野鸭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强, 但饲养不当, 管理上的疏漏,以及致病因素的侵入也可引起雏鸭患病。为预防疾病发生,雏鸭1~2日龄时,用链霉素加水喷雾,每只雏鸭1000~2000国际单位,每天一次,连用两天。3~5日龄,用万分之三的氯霉素饮水,预防大肠杆菌、肠炎、传染性浆膜炎等疾病。1日龄雏鸭, 用鸭**性肝炎高免抗体液首次注射免疫,每只鸭0.5毫升;7日龄、14日龄雏鸭,再用鸭传染性浆膜炎苗进行免疫,每只鸭1毫升。
雏鸭对曲霉菌较为敏感,尤其是夏季,当环境或饲料被曲霉菌污染时,易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应搞好鸭舍环境卫生,加强通风,防潮湿积水,饲喂用具要每天清洗,禁止使用变质的饲料,对已感染的雏鸭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五、生长期饲养管理
野鸭生长期一般指7~10周龄期间。生长期是野鸭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种鸭的质量和商品鸭的产肉率。生长期的野鸭采用网上平养的方式饲养,饲养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
生长期的野鸭应增加舍内户外运动, 保证野鸭在水面嬉水有一定的时间, 让其自由采食青绿饲料和捕捉鱼螺食物,使野鸭少长脂肪多长瘦肉。合理使用野鸭饲料添加剂, 使野鸭肉质具有浓郁的野味风味。50~60日龄为野鸭适时屠宰日龄。
六、种野鸭的饲养管理
种野鸭饲养密度为4只/平方米左右。
8~24周龄为后备野鸭。后备种野鸭应实行适当限饲, 限饲结束时使后备种野鸭比不限饲的野鸭群平均体重减少10%左右。20~28周龄野鸭,让其自由采食含16%粗蛋白, 10.45~11.29毫牛/千克代谢能的全价配合饲料。
26~78周龄为种母鸭的产蛋期,种野鸭舍内应设置产蛋窝。产蛋鸭代谢旺盛,应尽量满足它对产蛋营养物质的需要, 以充分发挥产蛋能力和得到合格的种蛋, 降低野鸭的死淘率。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达18%~20%,代谢能10.45~11.29毫牛/千克, 并添加足够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添加剂, 稳定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七、野鸭场日常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鸭舍要稳重,饲养管理工作要求有规律,防止鸟兽侵入,谢绝参观,防止野鸭受惊吓挤在墙角踩死或闷死。
2.每天观察鸭的精神、食欲、饮水、排粪等状况,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兽医,及时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3.每天清洗水盆、料盆,夏天特别要清洗干净。
4.及时清理舍内的粪便,保持鸭舍的干净卫生。
5.定期用3%来苏儿或1%的烧碱,对圈舍和用具进行消毒。
人工饲养野鸭既要掌握好管理技术,也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让我们饲养的野鸭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长、繁衍壮大。
养鸭子?饲料怎么配比?
1、雏鸭期(1-25日龄)饲料配方: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
2、中鸭期(26-45%日龄)
饲料配方: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7%、麸皮12%、鱼粉4.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
3、育肥期(出售前7-15天)
饲料配方:玉米35%、米糠30%、粗面粉26.5%、黄豆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去掉黄豆,减5%米糠,增加玉米10%。
1、雏鸭期
雏鸭出壳时,24小时内应及时给水,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开水或者万分之一的*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饲料,用水拌湿后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
2、中鸭期
中鸭期是增重最快的阶段,要定时喂料,让其吃饱吃好,并加大运动量,使之发育健壮。
3、育肥期
育肥期主要是提高鸭的食量,用人工填喂最好,将配合饲料加适宜温开水拌成软硬适中后,用手搓成手指大小颗粒,用人工填灌,每天填3-4次为宜。
怎样养鸭不生病又长得快
1、合理的通风透气,是为了供给鸭足够的新鲜空气。 排除鸭舍内的湿气、二**碳、氨气等有害气体,保持鸭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要求以人进入鸭舍内不感到闷气和**眼、鼻为好。 做法:适当开启朝南窗户,在雏鸭饮水、吃食时给以通气换气,冬季可在中午进行。2、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应配制夏季高温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用仔鸭饲料配方。配方中可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过程中的散热。
3、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太阳辐射热影响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高温期间可在屋内顶淋水或喷水雾化,也可在外屋顶上刷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4、发酵床养鸭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发酵床养鸭技术可以在鸭舍内提高鸭自然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了鸭肉的品质。
谷物类可用粉状、粒状各半或全部粉状混以其他饲料加水拌成干湿状喂给。鲜货(下脚)要煮透,青饲料要新鲜,不可中断。北京鸭一般每昼夜饲喂4次,即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9点、夜里3点:停产鸭日喂二次,一般每日每只消耗混合料3~4两,青料3~4两。麻鸭一般每天喂三次,早、中、晚定时给料,夏季天热,早上一顿应提前(5点),晚上一顿要推迟(7点);冬季夜长,可适当喂些粒料。为了补充矿物质,可在舍内食盆里放些碎贝壳、蛋壳等,让鸭子自由采食。产蛋期间不论熟料和生料均为2.2~2.5两,青料2~4两。
青料与精料的比例一般各为50%,但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产蛋鸭过肥,可加大青草比例;不产蛋和人工强制换羽的鸭群,草料可占精料的70%以上,最多可达150%。青饲料缺乏时,可喂大麦芽,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