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全国牛蛙养殖新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牛蛙育苗养殖技术?(牛蛙育苗养殖技术与管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牛蛙育苗养殖技术?

养殖方式:野外的粗养是可以完全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类,而常见的一些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我们也可以比较充分的去利用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自然条件,圈定养殖的一些范围,然后再投放牛蛙种苗,适当的去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而这个的特点则是为饲养场地比较大,投资小、收益大,人为干预比较少,但是单位面积的产量则是比较低。集约精养:这是一种可以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采取人工的方法去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的精细管理的养殖方式。而根据饲养场地的差别来说,也是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几种的方式。它们的特点是为养殖密度比较大,单位面积的产量比较高,高投入从而高产出,经济效益是比较显著的。幼苗放养:在进行放苗之前,干池的每亩是需要用生石灰五十公斤至七十五公斤或者是漂**十公斤至十五公斤来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清池消毒十天就可以进行放苗了。而进行放养前的幼蛙是需要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浸洗十分钟至二十分钟左右。再加上幼蛙期的放养密度则是为每平方米六十只至八十只,随着个体差异的一些变化,然后再进行分级和分池的放养,成蛙期的放养密度则是为每平方米三十只至四十只左右。饲料投喂:牛蛙还是主要以浮水性的配合饲料为主,饵料的投喂也应该要做到“四定”,也就是定点、定时、定量、定质。在投喂之前的半个小时是需要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来进行泡湿,这样是可以使饲料稍微的软化和膨胀,比较有效的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一些污水,避免牛蛙在进食以后,肠胃会发生一些疾病,这样也可以促进牛蛙对于营养方面的吸收。分级饲养:在牛蛙进行饲养的过程当中,为了防止牛蛙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及时将规格相差比较大的个体来进行筛选分级,把那些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内进行饲养,这样是可以防止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同时也能比较有效的控制养殖的密度。疾病防治:在牛蛙的养殖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放养之前是需要进行清塘消毒的,可以选择用生石灰或者是漂**来进行消毒,而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则是需要定时的用漂**或者是强氯精全池喷洒进行消毒。分池以后也要及时的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来进行消毒,防止会出现机械损伤使病原体进行传播。如果发现了病蛙、死蛙的话,一定要及时的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来对工具进行消毒哦。

蛙养殖技术及防治?

两栖性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②群居性。③**性。④互相残杀性。⑤变温性。⑥冬眠。⑦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幼蛙是绿色。⑧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⑨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⑩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牛蛙的繁殖技术
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1、性成熟年龄。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2、雌雄比例:2:3,1:13、放养密度:5对/10㎡4、产卵地:s=10—20㎡,H=1.2m,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5、产卵习性①**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行为。雄性**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雄蛙跳到背上抱对。②抱对:**达到**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③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经感觉**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同时雄蛙排出**,进行体外受精。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牛蛙牙签苗养殖技术?

养殖牛蛙需要选择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生长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牛蛙生长发育。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牛蛙苗怎么养殖?

牛蛙育苗养殖技术?

1、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2、集约进行精养:我们也可以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去采取人工方法来进行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一个养殖方式。再根据饲养场地的差别,我们也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等的几种方式。3、建造蛙池:养殖场我们是应该要在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这样是以方便进行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可以说是养蛙成败的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定要水源充足,排灌比较方便,水质的要求则是需要没有污染,从而会达到渔业的水质标准。4、巡池查看:每天早、中、晚都是需要进行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会出现一些破洞,如果有破损的话,一定要马上进行修复才可以,因为这样是可以防止牛蛙的外逃,从而可以保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换水率才可以。5、饲料的投喂:其实饲料主要还是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的,饵料的投喂也应该要做到“四定”,那就是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之前的半个小时是需要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进行泡湿,这样是可以使饲料稍微的进行软化膨胀,也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一些污水,避免牛蛙在进食以后,它们的肠胃会发生一些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于营养方面的吸收。6、分级来进行饲养:大家在牛蛙的饲养当中,为了防止牛蛙会出现互相残食的一些现象,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及时的去将规格相差比较大的一些个体来进行筛选的分级哦,然后再规格一样的牛蛙进行同一口池来进行饲养,这样完全可以防止出现大蛙吃小蛙,也可以注意控制一些养殖密度。

牛蛙养殖技术培训班2021?

1、建场条件
(1)建造防逃跑设施,因为牛蛙擅长跳、爬等,因此需用塑料薄膜、铁丝网等东西建造防逃跑设施,若有条件,可用砖砌一座牢固的围墙。
(2)要求周边有充足的水源,比如江河或湖水库中的水,而且水质需好,氧气需高。
(3)牛蛙场应建在冬暖夏凉的地方,除了水质需好之外,还要求排水、换水性能好。
2、建造养殖池
(1)亲蛙池:亲蛙池主要用来培育牛蛙产卵、分别养殖雌雄亲蛙。
(2)产卵池:产卵池主要分为两种,水泥池以及土池,一般水泥池主要在人工催产时所使用。
(3)孵化池:孵化池主要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就使用效果而言,一般建议选择水泥池。
(4)蝌蚪池:蝌蚪池与产卵池和孵化池一样,也分为了水泥池以及土池,其总面积需要根据所需要培养的蝌蚪数量、发育成幼蛙的数量而定。
(5)幼蛙池:建造幼蛙池方便于饲养管理。
(6)成蛙池:成蛙池的主要作用为将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成蛙区分开。
3、养殖方式
(1)集约养殖
①简介:集约养殖即高密度精养,包括了单养、鱼蛙混养。
②蛙池面积:面积以在0.07公顷以内为宜,水深1cm,池边有坡度,可池内放些水生植物,利于牛蛙它栖息和隐蔽,在蛙池内可放养幼蛙、成蛙或蝌蚪,但不能混养,只能单养。
③放养密度:一般每0.07公顷放养成蛙2000-3000只,当年**幼蛙10000只左右。

牛蛙蝌蚪变4脚养殖技术?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
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

一亩地正常可以养多少斤牛蛙?

一亩地可以产牛蛙2500斤-3000斤左右,养殖牛蛙一亩投资的成本是18000元左右,产出2500斤牛蛙,按目前市场批发价13-15元一斤计算,可以销售37000元左右,每亩利润为18000-20000元左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