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汉南罗非鱼高产养殖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湖北罗非鱼养殖方法?(湖南养殖罗非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湖北罗非鱼养殖方法?

池塘基本条件:选择良好水源、水质清新、无工业污染、土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池面积5~20亩,水深2.5~4米,池底平坦,塘基坚固,保水性能好,四周通风无高大挡阳物。塘基最好不建猪栏和三鸟棚(鸡、鸭、鹅棚),如确实建猪栏和三鸟棚,其动物粪便也不能直接排进鱼塘,要经无公害处理后,在合适时期适当投放。放养前的准备1.整池、清塘。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1周以上,并在晒塘期间修补、加固塘基。干池清塘用生石灰225毫克/升,或把塘水保持1米,亩用茶麸50公斤,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清塘后三天内不要进新水,以免影响清塘效果。2.施肥、培育水质。池塘后7天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用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70~80厘米,亩施有机肥300~400公斤,培育浮游动植物饵料。随着水转浓逐渐加注水至1米。带育苗入池塘后,随水温增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注水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池塘育苗的放养1.育苗的选择。选择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鱼体丰满、规格整齐、雄性率高、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罗非鱼苗,经5%的食盐水或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放进鱼塘。2.放养密度。池塘水经试水无毒性后,按1尾/立方米水体的原则投放罗非鱼苗,适当搭配50克/尾的大头鱼40~50尾/亩,30克/尾的鲢鱼 30~40尾/亩,待罗非鱼生长至100克/尾规格后,适时投放南方大口鲶30~50尾/亩或配养适量的大口黑鲈。饲养管理1.配备增氧设施。按每5亩配设增氧机1台的原则配备增氧设施,以保证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所养殖的罗非鱼不出现浮头现象。确保高产稳产。2.投饲。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同时也符合无公害原则,在罗非鱼达到150克之前,采用肥水养殖,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养鱼,一般情况下,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放100~150公斤。2~3月后,待所养的罗非鱼达到250克/尾的规格后,进入中期养殖,改变养殖方式,投放全价配合罗非鱼饲料养殖,这时,理论上的投喂原则是坚持“四定”投喂,一般情况下每日投放饲料2次,每天上午9~10时,下午5~6时各1次。日投放量时鱼体重的 3%~4%,投放银翔牌罗非鱼饲料0.75~1公斤可养成0.5公斤成鱼。实际上,很多养殖户在投放饲料时,只要鱼群能摄食,在不浪费饲料的原则上,鱼群能摄食多少就投多少,所养的罗非鱼生长更快,7~8个月左右能养成至1公斤/尾以上。中后期,要保持水质清新,确保鱼类有良好的食欲,以达到快速生长。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能**罗非鱼的食欲,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在养殖前期,为节约成本,采用肥水养殖。但在中期开始要适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逐渐养殖水体水质符合我国GB11607-1989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NY5051-2001)》的有关规定。适时换水、加注新水、机械增养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每隔3~4天要向池塘内加注新水,每次20~30厘米。水质变坏时,应赶快换水,先将池塘水排掉1/3~1/2,然后加注新水,直至水质变好为止。每隔一段时间也可通过用生石灰10~15毫克/升全池泼洒,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 7.5~8.5之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在加注新水时,要注意过滤新水,将野杂鱼滤掉,严防其它罗非鱼进入塘内繁殖、混杂。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和产量。鱼病防治罗非鱼抗病力很强,一般很少出现鱼病。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在投放鱼苗进塘前把好清塘和鱼苗消毒关,是不会出现鱼病的。如有出现鱼病,大多数是由于运输或捕捞擦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尤其是天气寒冷时,运输后容易染上水霉病,水霉病可用氯杀宁200~250克/亩,全池泼洒即可。在使用外用泼洒药及内服鱼药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

如何养殖罗非鱼

1.选择良好水源,水质清新,无工业污染,土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要求池底平坦,塘基坚固,保水性好。2.选择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鱼体丰满,规格整齐,雄性率高,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罗非鱼苗。3.按每5亩配设增氧机1台的原则配备增氧设施,保证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的罗非鱼不出现浮头现象,确保高产稳产。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1、在3-4月水温升至18℃时放养鱼种,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一般可放养鱼种1500-3000尾/亩,并混养鲢鱼、鳙鱼各40-70尾。将罗非鱼与其他合适的鱼进行混养时,一般每亩可放养200-500尾。2、一般可给罗非鱼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饲料,刚开始投喂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35%,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3、当罗非鱼长至2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7-29%,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当罗非鱼集体长至3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以上,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2%。4、每天可以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9点以及下午3-4点进行投喂。

罗非鱼鱼缸养殖方法与技术?

湖北罗非鱼养殖方法?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1、池塘条件:在排水方便且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建造池塘,要求池底平坦且无杂质并增设增氧机等养鱼设施,随后用适量的生石灰清塘消毒,接着加入适量的发酵肥培育浮游生物。2、放养及投喂:在3-4月水温升至18℃时放养鱼种,并投喂玉米以及饼粕等饲料,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投喂2次。一、池塘条件1、在排水方便、有充足的阳光、水质良好且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建造池塘。2、要求池底平坦且无杂质,以沙泥底质为宜,水深一般在1.8-2.5cm并配备增氧机等养鱼设备。3、在放养鱼种前用适量的生石灰清塘消毒,而且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发酵肥以此来培育浮游生物。4、用网布或者铁纱将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堵好,防止罗非鱼逃走。二、放养及投喂1、在3-4月水温升至18℃时放养鱼种,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一般可放养鱼种1500-3000尾/亩,并混养鲢鱼、鳙鱼各40-70尾。将罗非鱼与其他合适的鱼进行混养时,一般每亩可放养200-500尾。2、一般可给罗非鱼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饲料,刚开始投喂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35%,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3、当罗非鱼长至2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7-29%,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当罗非鱼集体长至3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以上,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2%。4、每天可以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9点以及下午3-4点进行投喂。三、日常管理1、每天都需要巡塘,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对症解决,比如当罗非鱼缺氧时,需要及时打开增氧气补充氧气。2、当鱼种下塘后,需要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呈茶褐色并定期施肥保证水质肥度适宜。3、及时捞出病死鱼,同时对鱼用具进行浸洗消毒,防止疾病进一步蔓延。为降低鱼病发生的几率,在放养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鱼体10-15分钟,随后再进行放养。4、定期换水保证养殖水的干净,当罗非鱼进食完毕后需要及时捞出食物残渣,避免食物残渣在池塘中变质腐烂后破坏水质,同时需要控制水温,水温不能低于15℃,避免罗非鱼因为水温过低而影响生长。

花生麸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第一是要做好池塘准备,面积宜为3~5亩,池底平坦;第二就是鱼种放养与组合,可以组合少量的鲤鱼、鲫鱼等;第三是前期饲养,放入鱼苗后,均匀搅拌浸泡的花生饼和菜籽饼等;第四是中后期管理,在饲料喂养、水质管理、鱼病防治上都需要注意。

如何养殖罗非鱼?

罗非鱼养殖方法: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米~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2.清塘施肥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罗非鱼,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3.鱼种放养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500尾。4.饵料投喂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5.日常管理要注意日夜巡塘(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200公斤。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每隔10~15天,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二、稻田养殖鱼、稻共生,能获得双丰收。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1.放养准备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在鱼沟及田块中消毒,次日将沟及田底耙1遍,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1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粪肥进行肥水,每亩用量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2.放养时间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期,在5月中旬便将鱼种放入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鱼沟放鱼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3.放养方法鱼种宜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为5~6厘米的罗非鱼鱼种200~300尾,搭配草鱼、鲤鱼等150~200尾。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4.放养操作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5.投饵施肥稻田养殖罗非一般不投饵,全靠摄取天然饵料生长。但稻田中天然饵料有限,适宜投喂一部分饵料能加速其生长,提高产量。每天投饵2次,投喂量可掌握在饵料2小时吃完为宜。养鱼的稻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用尿素、硫酸铵等追肥,则应少量多次,一次施半块田,切忌直接在鱼沟中施肥。三、网箱养殖罗非鱼在网箱中可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3~20公斤。四、流水养殖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养殖池不宜过大,养成鱼一般以30~50平方米为宜,维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30%左右为宜。日投喂5次~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3%。

红罗非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条件
  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不论新、旧、深、浅的池塘均可养殖,高产池塘要求水源好,pH6.8~8.5,盐度0~2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1.3~2.5米,并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二、苗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公斤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约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红罗非鱼种。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10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150~350尾/米3,为减少雌鱼产仔对饵料的损耗,提高生长率,最好放养全雄性的红罗非鱼苗种,也可混养适量的个体比红罗非鱼种小的斑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的鱼种进行控制。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处理,使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三、饲喂管理
  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四、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25厘米。可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池塘有害物质,改善水质,防病效果较好。


  五、鱼病防治
  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扦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害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口服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用量为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药3~6克拌料投喂,连喂5天。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投喂管理是防病的关键。


  以上就是有关红罗非鱼的知识介绍。红罗非鱼的食性非常广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或者吃一些杂食性的鱼类,且非常谈事,食量也很大,养殖者们可以选择一些小麦或者是玉米等作为它的饲料来进行喂养。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们要注意预防鱼病的产生,做好防治工作,这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罗非高密度养殖方法?

1、 清塘除杂。一是清除库区凶猛鱼类和与主养鱼类抢食的野杂鱼。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养殖户忽视。清除敌害,改善环境,能有效防止大型凶猛鱼类对养殖品种的伤害,减少野杂鱼与放养鱼争夺饲料及水体空间。二是清除库区中的被水体淹没的原建水库前的树木、竹林、房屋、砖墙,但有部分群众考虑到水库区、水深度深水面大,清除杂塘难,投资大,不进行必要的清塘除杂就直接放苗饲养,结果在养成鱼捕捞时间困难太大,使养殖的鱼群起捕率低,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清塘除杂的功夫必须做好。2、调控水质。水质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为:1)调节水体PH。清塘时,应多投放一些生石灰以改善底质,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公斤;养殖前期水体呈弱酸性时,按每亩每米水深泼洒生石灰20~30公斤,调节呈弱碱性;养殖过程出现水质过肥而引起PH过高或波动大时,可用灭藻王对水稀释后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0毫升,通过控制藻类的密度,调节PH至6.5~8.5范围。2)增加水体的总硬度。试验发现,当水体总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即使施用无机肥料,浮游植物也生长不好;总硬度为10~20毫克/升时,施无机肥料的效果不稳定;总硬度大于20毫克/升时,施用无机肥料能使浮游植物大量生长。因此,建议分多次轮流施用生石灰或过磷酸钙(不能同时施用,且活性磷容易被吸附固定),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每次每亩用量为生石灰20~30公斤,或过磷酸钙5公斤。试验表明,此法可使罗非鱼的产量增加20%以上。3)培育良好水色,保持溶解氧充足。油绿色或浅褐色水色是养鱼的最佳水色,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及保持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时对鱼类生长有利。若透明度过高,巧施有机肥,既可肥水,又可供鱼类直接食用,节省成本,且肥效期较长。施用有机肥包括禽畜粪肥、绿肥、糖厂滤泥等,各类粪肥含有未被动物消化的营养物质。糖厂滤泥是一种新的肥源,含有丰富的有机碎屑,施用绿肥对培养浮游生物的效果也较好。如出现黑褐色或土**水色,应使用灭藻王灭杀有害藻类。因农田用水或冬季干涸期造成水位低,没法补给水源,造成水质过肥,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时,鱼类摄食**,生长受到抑制,此时应开动增氧机,原则是晴中午开,朗天早晨开,*天半夜开,每次1~4小时。

罗非鱼各品种及养殖技术要点?

不同品种的罗非鱼生长性能不同,其生长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一些杂交的罗非鱼品种生长速度更快,雄性生长速度比雌性生长速度快。在养殖过程中要对罗非鱼品种进行选择。比较适宜在江城县养殖的品种有吉富罗非鱼,该品种由4个非洲原产地尼罗罗非鱼品系和4个亚洲尼罗罗非鱼品系混合选育而成,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十分快,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另外,奥尼罗非鱼也适宜在江城县养殖,这种罗非鱼品种的雄性率高,起捕率高。在养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养殖密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养殖的不同时期,养殖管理方法略有不同。在标花期,是从水花开始养殖30-40天内,一般这个时期的罗非鱼的平均体重达到20-50克,在一亩池塘中的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0尾左右为宜。从20-50克开始为养殖的标粗期,这个时期一共为40-60天,此阶段内罗非鱼的平均体重达到150-250克,一亩池塘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左右。从150-250克开始是罗非鱼成鱼期,成鱼期一共为60-90天,当罗非鱼的平均体重达到600-750克之后就可以捕捞上市,成鱼期池塘中的放养密度要减少,控制在一亩1500尾左右。养殖过程中对饲料进行投放,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标花期一般采用人工喂食方式,每天投喂3-6次,使用开口料和熟化粉状饲料,过1mm筛进行筛选,防止饲料颗粒过大对鱼苗造成影响,饲料的粗蛋白要大于32%。在标粗期则主要采用投料机进行投喂,饲料使用标粗王,熟化颗粒饲料,饲料的直径控制在2.5mm左右,粗蛋白大于30%,投料的规则为日投2-3次。在成鱼期要分成两次投喂,前期投喂标粗王,后期投喂罗非王,均为熟化颗粒饲料。采用机器进行投喂,每天投喂两次即可。当罗非鱼生长生长到150克之后就要开始投喂保健料,通常使用罗非王,可以对罗非鱼的肝胆功能进行调节,提高鱼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在投喂饲料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对每天的投喂次数、投喂数量等进行记录,做好饲料方案的调整和管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