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土母鸡啄毛是缺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防治鸡啄癖?(鸡有啄癖怎么办)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防治鸡啄癖?
鸡啄癖是啄*、啄羽、啄趾、啄蛋甚至啄肉等恶癖的统称。本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如鸡舍过小,鸡群拥挤,运动不足,育雏室太热,通风**,光线太弱,饲料中缺乏蛋白质、氨基酸、氯化钠、矿物质及维生素等。饲喂不定时,体表有寄生虫侵袭,母鸡换羽、脱*或输卵管垂脱、皮肤创伤出血等,均能引起本病。由于相互啄食,往往造成创伤,甚至死亡。其中啄*危害最大,常将*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啄羽如果是偶尔地、个别地发生,问题不大,但严重时会啄掉大量羽毛,特别是尾羽被啄光后,露出皮肤,就会进一步引起啄皮、啄肉、啄*;啄趾一般多见于幼雏,也会造成脚趾出血、跛行等现象。
【防治措施】
(1)给鸡适时断喙。一般雏鸡在7~9日龄时进行一次断喙,70日龄前后看具体情况再对全部或部分鸡进行修喙,没有断过喙的成年鸡发生啄癖时,可及时进行断喙。
(2)饲养密度要比较宽松,人工照明的亮度不要太强,并注意鸡舍的卫生及通风条件,以便给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3)蛋鸡的产蛋箱要充足,一般每4~5只母鸡可设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式样应一致,并放在比较僻静、光线较暗的地方。
(4)饲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充足、不能单一饲喂某种饲料,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应保证需要。
(5)在鸡群内一旦发现啄食癖,应立即隔离恶癖鸡,严重被啄伤者予以淘汰。同时查出病因,予以消除。饲料中可添加一些制止啄癖的药物或营养元素,如在饲料中加入2%~3%的生石膏粉,酌喂半个月左右。对于制止啄*癖,可将饲料中的含盐量提高到2%,喂2~4天,并保证饮水充足,但不可将食盐加在饮水中。
(6)啄*癖较严重时,也可将鸡群暂时关在鸡舍内,换上红灯泡,窗上糊上红纸,使舍内一切东西均呈红色,*门的红色也就不显眼了,过几天啄癖平息后,再恢复正常饲养。
散养鸡出现相互啄毛吃怎么办
原因: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1.环境条件差: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过热、过湿,圈舍通风**,氨气和二**碳浓度超过鸭群耐受程度,光线明暗分布不均或光色不宜等。2.营养缺乏:饲料单一或日粮营养配比不合理,造成蛋白质含量不足或硫氨基酸缺乏,无机盐、维生素不足或因长期不补盐,饲喂时间不固定,时饱时饥等。另外,钴元素缺乏而造成的脱毛症也易诱发啄羽现象。3.饲养管理不当:鸭粪排除不及时,发酵产生毒素、氨气等有害物质,**鸭体表皮肤发痒,圈养鸭羽毛脏乱、污秽也能造成自啄,转而互啄。4.坟虫叮咬:夏日蚊子、苍蝇等吸血性蚊虫大量繁殖,并叮咬肉鸭,使其体表奇痒而引起啄癖。因鸭翅尖部的大毛刚好在24日龄左右开始生长,故此部位被啄最严重,造成出血,毛干受损等。啄羽简介: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一后常被吃掉。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鸭群变得*动,损伤,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鸭的正常生长。防治啄羽对策1.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疏散养殖密度,改善通风与光照强度。笼养设计高度应为100厘米~120厘米,以便打扫。鸭舍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满足不同日龄鸭所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通风良好,光线不太强,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人走进鸭舍感到不闷、不**鼻眼。2.初生雏鸭及时断喙初生雏鸭8日龄~10日龄断喙,用鸭电烙断喙器将雏鸭喙尖烧烙,即可彻底避免啄癖的发生。3.科学配制全价饲料要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提供合理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并定时饲喂。饲料原料要多样化,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鸭生长日龄给予优质全价日粮。因蛋白质钙磷不足,可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因缺盐引起的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天~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补硫酸锌或硫酸钙,每只每天1克~4克,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或增喂啄羽灵、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发生。减少光照强度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鸭能看到吃食和饮水就可以了。灯光颜色小鸭可用红光、橙黄光,大鸭用红色或白光,可使鸭群安静,啄毛就少。夏季养鸭应定期进行蚊蝇消杀,但应注意用药浓度及使用方法,以免中毒。在饮水中或饲料中适当加喂维生素B12,可预防脱羽症诱发的啄癖。及时治疗发生啄癖应及时分离施治,病伤处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或涂紫药水或红霉素软膏,待结痂痊愈后再合群,避免啄击行为的进一步扩散。适当运动,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只鸡每天1克~4克,也会很快得到控制养鸡怎么预防啄毛啊
养鸡预防啄毛措施:1、调整饲料配方,使用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
2、降低饲养密度,使其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3、适度的调整照明度,使光线不要过强。
4、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排除鸡舍有害气体,降低湿度。
5、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鸡以及强弱悬殊的鸡分开饲养。
6、饲料中添加食盐及维生素,矿物质或少量轻泻剂。
7、及时**鸡的体表寄生虫。
8、断喙
9、用点维能加石膏,增加机体抵抗力。
扩展资料:
鸡啄毛的原因:
1、感染寄生虫。如果养鸡,垫料比较潮湿,甚至肉眼就能见到垫料中的各种寄生虫。鸡群易感染寄生虫虱子,势必造成叮痒和啄毛。建议定期使用内外净进行驱虫工作。
2、料桶和饮水器不够。有一养鸡户饲养1500只25日龄以上的肉鸡,鸡舍内仅有11只料桶和8只饮水器;鸡只采食拥挤和饮水不及时,也是造成啄毛的诱因,临床养殖时需要留意这个问题。
3、饲养密度大。有一养鸡户,地面平养30日龄左右的肉鸡1400多羽,仅占用鸡舍面积7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超过20只鸡;密度过大,鸡只活动受到限制,空气污浊,温度增加,致使40%的鸡出现啄毛。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成鸡每平方米养殖10-12只),是减少此问题的关键。
4、饲料营养失衡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许多养鸡户为了节省饲养成本,在全价饲料中加入玉米后养鸡,而且掺进的比例又不小,甚至超过50%。这样一来,日粮就失去了全价性,家禽必需有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配比就不再合理了,因为这个原因引起啄毛的养鸡户约占80%以上。
若由此问题造成的啄毛,首先是提高全价料比例,同时使用速补21饮水,快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减少发病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鸡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冬季养殖鸡真的有那么难吗?
散养鸡啄毛,啄*,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啄*是散养鸡中最常见的恶癖之一。一旦发生,鸡只互相啄食,常引起胴体等级下降,产蛋量减少,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特将散养鸡啄*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啄*癖在雏鸡和育成鸡最为常见。当雏鸡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光线太强或日粮配合不当时最易发生。尤其是雏鸡患白痢病时,病雏*门周围羽毛粘有白灰样粪便,其他雏鸡就不断啄食病鸡*门,造成*门破伤和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很快死亡。产蛋鸡产蛋时泄殖腔外翻,被待产母鸡看见啄食后,往往引起输卵管脱垂和泄殖腔炎。
散养鸡啄*的防治应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一、断喙 于6-9日龄进行断喙,是防治啄*癖较好的一种方法。
二、合理配合饲料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能缺少。
三、及时挑出啄*鸡 鸡群一旦发现啄*癖,应立即将被啄的鸡只移出饲养,对有啄*癖的鸡也可单独饲养或淘汰。有外伤、脱*的病鸡应及时隔离饲养和治疗。
四、注意改善环境和加强管理 鸡舍通风要好,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光线不能太强,最好将门窗玻璃或灯泡涂成红色或绿色。食槽、饮水器应足够。饲喂定定时、定量,尤其是不能过晚。
鸡啄毛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什么?
鸡互相啄毛是什么病
鸡背部没毛,互啄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呢?小鸡啄毛吃毛的原因
1、饲养场的母鸡终其一生都会生活在狭窄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地生产下蛋,直到它们再也生不出来。这些母鸡因为环境恶劣加上必须不停生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会自行啄掉身上的羽毛。2、鸡有体表寄生虫,主要是鸡虱和螨虫。螨虫在皮肤下,会导致皮肤发炎,发痒。
3、饲养密度大。所以圈养鸡时不要养殖密度过大,导致行动自由受限。
4、饲料和水供应不足,饲料营养失衡。 营养因素,日粮营养不全面,如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食槽、水槽太少,争食抢水等都是引发啄癖的因素。
扩展资料: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母鸡压力大爱啄毛:女子为鸡织五颜六色毛衣过冬
鸡啄毛吃怎么办?
啄毛有几种,光照强,缺维生素,微量元素。查一下是那种原因。如果出血了用紫药水搽小鸡相互啄鸡毛是什么原因?
这是小鸡的互相逗乐的方式,是它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民间也有的说:它们是在为对方捉虱子。
希望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