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量水虫养殖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虫怎么养殖?(水虫怎么养殖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虫怎么养殖?
水虫主要是滤食水中的有机物,比如面粉溶液,牛奶。喂食不要太多,只要水量足够它们一般饿不死。但是如果加入的有机物太多,水质就会变坏。
换水:如果你的容器容量大,不换水也可以,只要在水分蒸发过多的时候加水就可以了。换水不要太多,可以用**封住吸管的口,然后吸掉一部分水。
怎样培养大量淡水昆虫?
1.培养容器 常用的培养容器有:各种玻璃器皿,不同规格 的水族箱,大小不同的水桶,水泥池或土池等。 培养容器使用前应经严格消毒处理。玻璃器体积较小,可将其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烧煮30min即可;规模培养用的大型容器及培养池等一般采用化学消毒法。常用消毒药品为漂**、高锰酸钾等。 漂** 大型容器、工具可使用20x10-6漂**进行浸泡消毒,1h后经清水3~4次冲洗即可使用。大型培养池,特别是土池,可配成高浓度浆糊状溶液淋撒池壁,24h后可进清水使用。 高锰酸钾 用10 x10-6浓度的溶液分几次淋洒池壁。为防止**锰附着,应在消毒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法比较适用于小型容器及水泥池。 2.培养用水 培养用水亦须严格消毒。前期培养用水量较少,可采取高温煮沸法;大面积培养,水体须用药物消毒,常用药物为漂**。漂**可以**大部分敌害生物及藻类,具体用量为80 x10-6,因其药效消失快,故经5—7d充分充气后即可使用。但在正式使用前,应以少量轮虫试水,确认轮虫无**反应后方可接种。 3.接种 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以2~5个/mL为宜。在适宜的温度、饵料、溶氧、光照等条件下,经8~10 d即可扩大培养或收获。 4.饵料投喂 培养轮虫的饵料以单胞藻及有机碎屑为主。当光照条件较好时,可在培养轮虫的容器内先加入营养盐,以培育单胞藻,待容器内的水稍具颜色后再接种轮虫。在培养过程中,保持一定光照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单胞藻和有机碎屑已不能满足轮虫的营养需要,因此必须作补充投饵。目前培养轮虫较理想的饵料为单胞藻、海洋酵母、面包酵母、啤酒醉母和光合细菌等。关于单胞藻的培养技术,国内外有不少报道,在此不再赘述。 面包酵母可从酵母厂或食品厂购到。一般用鲜酵母,也可用于酵母及酵母片(食母生),鲜酵母应低温保存。投喂前先绞碎,经250目筛绢过滤,投喂量为0.01g/万个轮虫·d,日投两次。也可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投喂。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喂量为5x106—10x106个m1。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胃中内含物的多少来调节投饵量,以吃饱且略有剩余为宜,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轮虫的增殖。 在小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应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并能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采用稍大水体进行轮虫培养时,应连续充气,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氧量,并可防止饵料下沉;但充气量不宜过大,以利轮虫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5.温度控制 萼花臂尾轮虫适温范围较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为使培养的轮虫达到最快的生长繁殖速度,应注意保温加温。 6.水质控制 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水质关系很大。在培养过程中,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饵料密度的变化以及轮虫排泄物的积累,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应定时观测水质,及时补加新水。 7.轮虫的扩大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充足的饵料,良好的水质及合理的培养方法下,经10d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进行扩大培养或采收。 8.营养强化 用酵母培养的尊花臂尾轮虫,其缺点是缺乏(6—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这两种营养成分对鱼类的生长、抗病力及成活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用酵母培养的轮虫,使用前必需进行营养强化。轮虫的营养强化剂是从鱼油、乌贼油等海洋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它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是经*化制成的*浊液,能较好地溶于水。此外,还可投喂高浓度海洋微藻(小球藻、微绿球藻和螺旋藻)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9.采收 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采收使用。可用200目筛绢制成的专门网具捞取;也可利用轮虫的趋光特性进行光诱,使轮虫集群,然后进行捕捞。为使轮虫培养得以延续,应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使水体中保持一定的轮虫密度,以利再生产。
水虫桂花蝉可以人工养殖吗?
可以养殖。
下面是简单养殖方法:
1、建造一个长宽比为2,333,601,深度为30-50厘米,底部为沙质的水池,水池顶部通过支架覆盖遮阳网;
2、将多个分支插入池中;
3、将鱼苗和田螺放入池中,2-3天后放入桂花蝉幼虫,水温控制在20-30;
4、鱼苗和蜗牛放入池中后,同时放入发酵草,从当天开始每天放入发酵草,直到桂花蝉收获期前3天;
5、栽培40-50天后收获桂花蝉;
6、桂花蝉采收后,用1%的生理盐水浸泡30-45分钟,然后沥干水分装运。
怎么培养水虫最快?
泡沫箱、周转箱或者盆都可以作为容器,水深10厘米到20厘米为宜,装水后距离盆口约2~3cm不溢出。用剪刀将稻草剪成约3cm长度小段,使用纱布包住,放入几块小石头(确保可以沉底),并用线扎起来(防止散掉)。用纱布将豆渣包裹起来,防入几块小石头(确保可以沉底),并用线扎口。豆渣主要作为水蚤的食物,养鱼换下来的水也行。但是最方便的还是牛奶,纯牛奶,酸奶都可以。没喝完的牛奶拿一个瓶子装好,放冰箱冷藏即可。最后把包裹起来的稻草及豆渣沉如水中,然后把水蚤种子倒入水中,放到阳台等有充足阳光的地方就可以了。
水蚤大量繁殖的技巧?
关于水蚤大量繁殖的技巧如下:1、建造水池:培育水蚤前,先建造一个10-3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池。2、施加肥料:向水池中施加4公斤牛粪或马粪以及1.5公斤稻草。3、培育水蚤:向水中加入酵母和无机肥后,将水蚤放入水中。4、注意事项:当池中水色转淡时,应该及时追肥。
水蚤虫怎么养殖?
1、种源是养水蚤的关键,野生采回来会大量死亡,必需驯化和过水,也可以买驯化好的种源。2、水蚤饲料 水蚤是虑食动物,养好水蚤的关键就是先养好水蚤的食物,细菌和藻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量的大小选择水蚤的饲料。3、温度 18–25度最适宜、PH值7.5–8,绝对不需要供氧。水蚤游泳能力很差,过大的水面波动会使水蚤无法觅食死亡。4、水蚤养殖和养鱼差不多,合适的水温PH值,溶氧量可以不考虑,水臭了水蚤都没关系比鱼好活多了。只是要记得保护好种源,万一大量死亡种没了就还得找种。
水虫怎么养?
水虫俗称红虫或鱼虫,专业上称为枝角类或挠足类。营养价值很高,是繁殖金鱼苗儿很好的开口食物。但是冰冻的水蚤还是不及新鲜的活虫儿,活虫儿更是促进金鱼苗儿长的飞快,肉眼就可以看出来一天一个样儿。但是很多鱼友都苦于找不到捞取水蚤的地方,家庭养殖金鱼天天去捞水蚤也不现实,所以很多鱼友都有自己养殖水蚤的想法,既干净又每天有活虫儿供应。
水虻养殖与管理技术?
一、黑水虻饲养地址选择建立黑水虻养殖场所,应远离居民生活区,最好选择在具有大量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地方。如养殖场内,农村菜市场旁边,造酒厂等地方,可以就近获得大量廉价饲料,不会造成环境不协调。
二、黑水虻的虫卵采集首先要从室外设置引诱盆采收卵块,做为虫源。黑水虻产卵一定选择缝隙,一般缝隙宽度不大于2mm,深度不小于7mm。在室外选一处遮光、防雨的地方,放置引诱盆,盆内放置鸡粪、发酵好的麸皮等臭味物质。盆上放置的多孔收卵板。两天后,将已经带有虫卵的硬纸板放入饲料培养盒上边,孵化后的幼虫自动爬行落入饲料中取食。纸板也可以用其它带有缝隙的物块代替,如两块木板叠放在一起,由于木板自然弯曲形成缝隙,可供黑水虻产卵于木板间隙。
三、黑水虻的幼虫饲养与分离1、黑水虻卵孵化需要2-4天,孵化后的幼虫自动爬行落入饲料中。在饲养过程中,黑水虻卵尽量以一天内产的卵一起饲养。这样到后期幼虫生长整齐,易于管理。幼虫初期的饲料用发酵一天以上的麸皮,饲料的湿度以手握出水为宜。三到四天后,可根据盆内虫的密度,可以进行分盒饲养。这一时期后幼虫即可以选择用其它饲料来喂。
2、水虻幼虫养殖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环境隔离,减少臭味对环境的影响。所以黑水虻应选择在室内养殖。
四、黑水虻的饲养方式盒养是比较简单的方法,适合于在空间较小的室内进行,易于管理。池养一般采用单层或双层饲养,需要建设大面积的厂房或者简易棚进行生产。池养较为粗放,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采用鸡粪、猪粪进行饲养,养殖成本低,适于在农村推广。
五、种虫幼虫、预蛹及蛹的管理如果黑水虻是大规模饲养的话,需要大量的虫卵以保证生产的持续及规模化。所以种虫的培养,预蛹及蛹的收集、保存,以及种虫的交配、采卵也极为关键。种虫幼虫可以单独饲养,基本方法是添加足量、多样化的饲料,生产出个头大的预蛹。也可在规模生产的产品中挑选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的预蛹作为种虫。
工厂化水蚤高产养殖及繁殖方法?
1.清塘、滤水、去野杂鱼 排干塘水,清塘消毒,适当晒塘,施用肥粪底肥,选择晴暖天气培育水蚤,水温15℃以上为宜,可以用80目纱绢网过滤进水。 2.追肥、增肥 一般而言,按上述方法进水3~5天左右,鱼塘就会出现一定量的水蚤,等待水蚤出现之后,可以施用肥粪追肥,给小水蚤适口的饵料。池塘中水蚤饵料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水蚤产量的多数。 3.进水、定期补肥 每天可以进水10-30分钟,可引外源水体中的水蚤种进入池塘,此外还能改善池塘水质有利于底泥中水蚤卵的孵化。每5天可以补肥一次,从而持续促进水蚤的繁育。 4.日常管理 一般而言,按上列方法进水10~13天,池塘会出现大量水蚤,水色白浊,需开增氧机,防止池塘溶氧低,避免水蚤进入有性繁殖。 5.打捞 (1)打捞水蚤的时间:可采用手电筒或光亮夜间观测水蚤大小和数量多少,当发现水蚤个体较大体色发红,数量较多时,可以开始打捞。一天捞水蚤的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打捞水蚤期间,需要每隔三四天施用追肥一次,如果水蚤的产量下降太大,则停止几天之后再接着打捞。 (2)打捞水蚤的方法:把滤网制作成三角形,后面再加个网兜(收集水蚤用),插在水车增氧机后面,也可增加灯光睌上吸引水蚤过来。采用夜间照灯处,用水管虹吸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