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淡水珍珠蚌养殖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珍珠蚌批发在什么地方,多少钱一颗(珍珠蚌养殖基地批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珍珠蚌批发在什么地方,多少钱一颗

哪里论斤卖的??

福建哪里有养殖珍珠的地方?

天然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没有.珍珠蚌养殖技术介绍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养殖珍珠蚌批发在什么地方,多少钱一颗

(一)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二)生态环境

1、水质条件 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2、营养盐类 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能促进育珠蚌分泌珍珠质,加快珍珠的形成。在**营养源中,以硝酸型**效果为最佳,珍珠增长速度最快。在育珠蚌生长旺季每月施加**营养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浓度。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二、育珠蚌的选择

(一)调查手术蚌的来源

如果手术蚌的繁育场或邻近的珍珠养殖曾发生过病害,再便宜的蚌也不能购,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繁殖用的种蚌最好是采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雌、雄蚌最好选自不同的水域,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

(二)运输及运输后的暂养工作

1、干法运输 适合气温为1~10℃的低温运输,温度高于25℃,易引起蚌体缺**死亡,温度低于0℃,易冻死。运输的时间越短越好,不能超过3天。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输前让手术蚌吸足新鲜水分后装进箩筐、草包或散装。②蚌体平放,保持其体内的蓄水不致流失。③装运时,手术蚌堆积的高度低于20厘米。④途中经常喷洒新鲜水,保持蚌体湿润。必须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2、湿法运输 适宜于远距离运输。①利用活水船运,可运输大批量的蚌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水和缺氧。②另一种是利用封闭箱低温运输,箱内装水并用袋装碎冰保持较低水温,以降低手术蚌的新陈代谢,同时进行充氧,以保证运输过程中手术蚌的成活率。

经长途运输的手术蚌,体质较虚弱,必须进行暂养处理,复壮后才能进行手术。受损伤的蚌单独吊养处理,复原后再用于手术。冬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星期左右;春夏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个月以上;秋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20~30天左右。

三、育珠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育珠手术是珍珠生产的关键,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以提高手术蚌的成活率,避免病害,增加优质珍珠的比例。

(一)育珠手术的季节

育珠手术以3~5月和9~10月进行较为适宜,此时水温为15~25℃,育珠蚌的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小片的存活率高,育珠蚌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的形成迅速,珍珠质分泌快,珍珠质量好。当水温超过30℃,尽管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形成迅速,但细胞小片存活时间较短,成活率低,且伤口易溃烂而感染疾病,引起育珠蚌的死亡。如果在高温季节进行育珠手术,必须选择*凉通风遮阳处进行,且施手术者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当水温低于5℃,三角帆蚌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进行手术,尽管减少了感染疾病的机会,但伤口不易愈合,细胞小片容易冻死。

(二)手术蚌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害、无损伤的三角帆蚌。生长线宽大明显,斧足肥壮饱满,外套膜呈微**。

(三)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所有工具都应严格进行消毒、清洁,避免带菌操作。用70%的酒精浸泡或擦洗所有操作工具。有条件的可以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人员也不能带菌操作,作业前清洁双手。

2、制片操作应在遮阳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风力引起小片**,避免细胞小片因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而降低活力。

3、使用混合营养液处理细胞小片,可以提高小片的成活率和抗病力,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几种混合营养液的配方: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营养液配方:在1升0.4%的盐水中加入1.5%的PVP0.5毫升。②卵磷脂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卵磷脂0.5克,氯化钾(KCL)0.02克,碳酸氢钠(NaHCO3)0.02克。③氯化钴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氯化钴(CoCL)1.5克。④金霉素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金霉素1克。

4、开壳宽度绝不能超过0.8厘米,以免拉伤或拉断闭壳肌,引起手术蚌手术后的死亡。

5、插核植片的伤口面积不能超过外套膜总面积的5%,以免引起手术蚌组织**严重积水而死亡。

6、尽量避免在内脏团插核,以免损伤消化道导致手术蚌心脏糜烂而死亡。

7、操作人员的技术必须熟练,动作迅速,手术时间越短越好,整个手术过程最好不超过8分钟,以保证细胞小片的成活率和育珠蚌的成活率。

( 来源:中国兴农网 )

珍珠蚌的养殖技术

发布日期:(2006-10-12 15:12:00) 浏览人数:150

一、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答:珍珠是华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高,养珠业常有“金库”之称,因此发展养珠业大有前景。珍珠是利用蚌类的培育而成的。蚌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养珠业常选用帆蚌、褶纹冠蚌和珍珠蚌等品种养殖。

蚌壳内,有2片包住蚌的软体,称为外套膜,受到**时,就会快速地**增殖,逐渐包围**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源为中心,一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最后形成珍珠。天然的珍珠是由小砂粒,虫卵等异物偶然侵入壳内,外套膜的表皮细胞裂殖形成珍珠囊,包围异物,分泌珍珠质而形成有核珍珠。

二、养珠殖入手术以什么季节为好?

答:春末或初秋是育珠手术的最佳时机。因盛夏气温高,蚌离水后脱水快,伤口易发炎溃烂,冬季则蚌体几乎进入休眠状态,手术伤口不易愈合,易发生吐片、烂片。

育珠的蚌一般从野外水域捕获。其出水后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如因运输或其他原因不能马上手术,应放入小水域中暂养起来。如有条件,可建立暂养池,将采集的河蚌养肥后再进行手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三、如何选择手术蚌?

答:手术蚌分为制片蚌和插片蚌。用来制作小片的即制片蚌,用于培育珍珠的蚌即插片蚌。术前,将制片和插片蚌按1:1的比例选出放入盛水的盆内,制片蚌以3年龄为好,插片蚌以4年龄为好。蚌龄小则珍珠质分泌机能强,珍珠形成的速度快,珍珠质量好,蚌龄大则反之。

四、请介绍一下插片的制作方法。

答:插片的制作分剖蚌、剥分外套膜、取下外表皮和整形切片4个步骤。用剖蚌刀先后插入蚌前后端以切断前后闭壳肌,再切断两外套膜与内脏连接处,注意不损伤外套膜,此为剖蚌;然后用镊子将边缘膜沿痕向内轻轻翻转,在其前端或后端边缘撕一小口,用一把小镊子夹住内表皮,另一把镊子从小口处伸入内外表皮之间,由前向后分开内表皮,此为剥分外套膜;接着用刀片或剪刀沿外套痕将边缘膜外表皮剪下,贴壳的一面即正面朝上,摊放于玻璃板上,此为取下外表皮;最后用切片刀切除有色边缘,修齐两边,切成边长0.5厘米的正方形小块。在小片上滴一点浓度为0.1%的金霉素溶液,此为修整切片。要注意的是修整后的小片不宜存放,以免影响细胞活力。

五、怎样将插片进行插送?

答:先用开口器轻轻插片蚌的两壳之间,使壳撑开,用塞子固定,其开口不超过1.1--1.4厘米,并用海绵蘸水洗净**膜内表皮和内脏上的污物;然后从距鳃基部1厘米处的鳃线到外套膜之间插片3--4行,行距0.8cm,间距1--1.5cm,插片要排列均匀,可呈梅花状,插片为40片左右为宜;再将送片针倾斜,针头放于小片正面中心点,用钩针将小片匀称地裹在送片针的针头上,用钩针刺开外套膜的内表皮,将小片从开口外一次送入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一般深度为0.6cm左右;再用钩针在外套膜外面压住已送入的小片,再拔出送片针,将小片留在里面;小片送入后,再用钩针在外套膜的内表皮将小片整理成鼓状突起,再做蚌的另一侧手术。手术完成后,在蚌壳上刻上手术日期,送入水域育珠。

六、怎样进行育蚌的养殖?

答:以单吊法养殖为好。即在蚌冠部用钻子钻一小孔,每只蚌穿上一尼龙绳或塑料绳悬吊固定在竹架或活支竹架上,行距1m左右,间距3cm左右,每亩吊养1000只左右。蚌的水域的环境要求向阳通风,周围无高大建筑和树木遮荫,水深1m以上,无水生植物,有微弱流水,水质中性,要防止有毒污水进入养珠场。

蚌无捕食**,仅靠鳃纤毛活动所形成的水流来摄取食物,故应把蚌养在食物最丰富的水层,春秋季节水温10--30℃时,蚌吊在离水面20--30cm处,盛夏和严冬吊在离水面70厘米左右为好。养殖水域冬季不必施肥,春、秋季应施以无机肥和有机肥,以培肥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给蚌提供丰富的食物,夏季气温高,应施无机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

七、如何进行珍珠的采收?

答:育珠蚌养殖2--3年即可采收。采珠可在水温低于20℃时进行,因这时珠质细腻光泽好。采珠时,用刀切割前后闭壳肌,用手指提出外套膜上的珍珠,放于清水轻轻洗净,再用绒布吸干水分,用白绸布打光,即可分级出售,蚌肉既可鲜食,亦可晒制成干贝肉。蚌壳的外中层可作为畜禽用的贝壳粉,内层可作为珍珠粉,珍珠粉是化妆用品、药品和食品的重要原料。

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有什么区别

盛夏将至珍珠以其清新皎白光芒柔润圆润大方的特质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市面上珍珠饰品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珍珠蚌怎么养

珍珠蚌养殖水质条件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饵料生物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养殖水域的选择

1、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从河蚌里取出来的珍珠都是真的吗?

一般都是真的. 珍珠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 以异物为核称为“有核珍珠”。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受**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 第二种.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一般情况下.都是真的. 现在珍珠的价格也不是很贵. 有很多地方都在人工养殖珍珠.

国家规定鱼塘不能养珍珠蚌吗

  国家目前没有规定鱼塘不能养珍珠蚌。
  一、分析说明:
  1、养殖能带来经济效益,养殖没有带来危害,国家不会**什么规定。
  2、可能误解,一些河蚌,或因珍珠分泌能力太差,产珠量不够理想,或因其他各种不利因素而不用来育珠。
  3、珍珠蚌品种的选择非常关键。
  二、珍珠蚌的种类:
  1、全世界有河蚌200 余种,我国有100余种,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池塘、沟渠等水域中。从理论上讲,一般淡水河蚌都可形成珠蚌。但一些河蚌,或因珍珠分泌能力太差,产珠量不够理想,或因其他各种不利因素而不用来育珠,实际生产中能用来养殖珍珠的河蚌只有10 余种。
  2、目前,国内外生产上使用得最广的珍珠蚌只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池蝶蚌、珠母珍珠蚌等几个品种,我国育珠生产主要是前两种,日本和前苏联地区则主要使用后两种。
   3、用于育珠的几种河蚌,资源较为丰富,手术操作方便,珍珠产量较高、质量也较上乘,尤以我国的三角帆蚌和日本的池蝶蚌为最佳育蚌品种。淡水育珠蚌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帮科。
  三、鱼塘套养珍珠蚌
  1、鱼塘套养珍珠蚌,就是在养有草鱼、鳊鱼、鲫鱼等鱼类的鱼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珍珠蚌,除了每年能收获鱼以外,每100平方米的鱼塘,一般一个养殖周期还能采收500-750克优质珍珠。
  2、鱼塘套养珍珠蚌是一种鱼、蚌共生互利的高效套养模式,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进行鱼蚌的立体养殖。

珍珠蚌的养殖技术详细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一)场址的选择1、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二)生态环境1、水质条件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2、营养盐类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添加氯化胆碱可提高 贝壳底质厚度。提高出珠概率,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能促进育珠蚌分泌珍珠质,加快珍珠的形成。在**营养源中,以硝酸型**效果为最佳,珍珠增长速度最快。在育珠蚌生长旺季每月施加**营养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浓度。3、饵料生物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二、育珠蚌的选择(一)调查手术蚌的来源如果手术蚌的繁育场或邻近的珍珠养殖曾发生过病害,再便宜的蚌也不能购,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繁殖用的种蚌最好是采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雌、雄蚌最好选自不同的水域,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二)运输及运输后的暂养工作1、干法运输适合气温为1~10℃的低温运输,温度高于25℃,易引起蚌体缺**死亡,温度低于0℃,易冻死。运输的时间越短越好,不能超过3天。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输前让手术蚌吸足新鲜水分后装进箩筐、草包或散装。②蚌体平放,保持其体内的蓄水不致流失。③装运时,手术蚌堆积的高度低于20厘米。④途中经常喷洒新鲜水,保持蚌体湿润。必须保证用水的安全性。2、湿法运输 适宜于远距离运输。①利用活水船运,可运输大批量的蚌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水和缺氧。②另一种是利用封闭箱低温运输,箱内装水并用袋装碎冰保持较低水温,以降低手术蚌的新陈代谢,同时进行充氧,以保证运输过程中手术蚌的成活率。经长途运输的手术蚌,体质较虚弱,必须进行暂养处理,复壮后才能进行手术。受损伤的蚌单独吊养处理,复原后再用于手术。冬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星期左右;春夏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个月以上;秋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20~30天左右。三、育珠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育珠手术是珍珠生产的关键,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以提高手术蚌的成活率,避免病害,增加优质珍珠的比例。(一)育珠手术的季节育珠手术以3~5月和9~10月进行较为适宜,此时水温为15~25℃,育珠蚌的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小片的存活率高,育珠蚌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的形成迅速,珍珠质分泌快,珍珠质量好。当水温超过30℃,尽管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形成迅速,但细胞小片存活时间较短,成活率低,且伤口易溃烂而感染疾病,引起育珠蚌的死亡。如果在高温季节进行育珠手术,必须选择*凉通风遮阳处进行,且施手术者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当水温低于5℃,三角帆蚌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进行手术,尽管减少了感染疾病的机会,但伤口不易愈合,细胞小片容易冻死。(二)手术蚌的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害、无损伤的三角帆蚌。生长线宽大明显,斧足肥壮饱满,外套膜呈微**。(三)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手术过程中,所有工具都应严格进行消毒、清洁,避免带菌操作。用70%的酒精浸泡或擦洗所有操作工具。有条件的可以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人员也不能带菌操作,作业前清洁双手。2、制片操作应在遮阳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风力引起小片**,避免细胞小片因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而降低活力。3、使用混合营养液处理细胞小片,可以提高小片的成活率和抗病力,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几种混合营养液的配方: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营养液配方:在1升0.4%的盐水中加入1.5%的PVP0.5毫升。②卵磷脂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卵磷脂0.5克,氯化钾(KCL)0.02克,碳酸氢钠(NaHCO3)0.02克。③氯化钴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氯化钴(CoCL)1.5克。④金霉素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金霉素1克。4、开壳宽度绝不能超过0.8厘米,以免拉伤或拉断闭壳肌,引起手术蚌手术后的死亡。5、插核植片的伤口面积不能超过外套膜总面积的5%,以免引起手术蚌组织**严重积水而死亡。6、尽量避免在内脏团插核,以免损伤消化道导致手术蚌心脏糜烂而死亡。7、操作人员的技术必须熟练,动作迅速,手术时间越短越好,整个手术过程最好不超过8分钟,以保证细胞小片的成活率和育珠蚌的成活率。

珍珠蚌怎么养

珍珠蚌养殖水质条件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饵料生物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养殖水域的选择

1、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花鸟鱼虫,养什么宠物好呢?

懒人就养养多肉这种好伺候的植物。

不懒就养狗,天天出去跑。

占地面积小的宠物:鱼类,爬宠(宠物蛇、守宫、蜘蛛等),仓鼠。

喜静不养鸟,那是真的吵。

小型湖泊如何养殖翘嘴红鲌?

小型湖泊具有水位较稳定、深度较适中、底部较平坦、天然饵料资源丰富的优点。近年来,我国各地利用小型湖泊养殖翘嘴红鲌生产发展很快,小型湖泊要实现高产高效,应借鉴池塘精养高产技术,抓住拦、种、混、管、捕五大关键环节。
拦鱼:就是要拦好鱼,防止翘嘴红鲌的成鱼逃跑,这是夺取湖泊养鱼高产的先决条件。常见的拦鱼设备有竹箔、聚乙烯网等。
投种:湖泊放养的鱼种数量往往很大,一般依靠池塘自己培育提供,还可以利用网箱来大批量培育鱼种。放养的鱼种规格要达到12~15厘米,亩放养400尾左右。鱼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混养:放养时要充分利用湖泊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资源,实行多品种混养,在主养翘嘴红鲌的同时,每亩搭配投放鲫鱼种30尾、鳙鱼种50尾,规格为每尾100克左右。也可混养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鲂鱼等。对于水草和底栖生物丰富的湖泊,可以混养河蟹、青虾等水产品。
管理:小湖泊精养翘嘴红鲌,由于放养密度大,仅依靠天然饵料是不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因此适当进行投饲施肥。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改善水域条件,提高水体肥力,方法是可以通过人工施肥来提高湖泊水体肥力,常用的是无机肥料,每亩可施用尿素1.5~2.5千克,碳酸氢铵2~3千克,效果很好;二是抓好鱼种配套、苗种放养、投饵施肥、防逃防病、合理捕捞等技术措施。
捕捞:面积较小的水体有条件的可实行干湖捕捞,较大的水体实行多种渔具结合,实行捕大留小,分批起捕与集中捕捞相结合,以提高起捕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