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稻花鱼如何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稻花鱼高密度养殖技术?(稻花鱼高密度养殖技术与管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稻花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1、稻田选择
养殖稻花鱼前,要选择抗倒伏性强、高产的水稻田,避免鱼苗放入后,水稻出现生长**的现象,并且水稻田的水位不能过高,否则会使稻花鱼死亡。
2、挑选鱼苗
养殖稻花鱼前,需要挑选生长健壮、游动性较强的鱼苗,有利于后期更好的生长,如果鱼苗比较瘦弱,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
3、饲喂方法
养殖稻花鱼时,可以为其提供沼气渣、绿色有机植物以及鱼虾饵料,为鱼苗提供营养,注意不要将未腐熟的农家肥倒入稻田中,否则会影响稻花鱼健康生长。
4、防治病害
稻花鱼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需要经常往水中喷洒杀虫剂,将虫卵**,如果水中虫卵较多,需要将稻花鱼转移到健康的水质中进行养殖。
加榜梯田的稻花鱼是怎么养的?
1.选苗放养。
水稻播种时间是三四月份,四月底进行移栽,鱼苗放养在插秧后一个月后进行,具体时间应该是五月下旬。尽量选择适应能力强的鱼苗,可以提高鱼苗成活率,然后鱼苗数量不宜过多,需要严格控制,一般可以控制在三百尾左右。?
2.合理喂养。
稻田养鱼既要满足鱼的生存需求,又要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鱼饵为沼气渣,及其它绿色有机物。尽量避免将未腐熟的农家肥施进稻田中,这样不仅会影响鱼的健康,还可能烧坏水稻,造成鱼苗死亡和稻田减产。
3.日常管理。
实际养殖过程中,稻田的水位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保证鱼可以自由游动,又不能超出水稻生长范围。养殖时,可以在稻田地势低的地方挖一个水坑,当水稻田水位过低时,鱼儿可以游到水坑里,及时补水。
凯里稻花鱼养殖技术?
1、在水稻的选择上,我们要选择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的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稻田的水位不宜太高,否则容易影响水稻的生长。建议在15厘米左右最好,这是水稻和稻花鱼都适合生长的水位。
2、鱼苗放养要晚于插秧时间。三四月播种水稻,四月底开始插秧,五月底放养鱼苗,放养鱼苗的数量不要超过三百尾。按照国家规定,沟坑占比不能超过种养面积的10%,不能影响水稻的产量。
3、前面说到稻花鱼会吃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和害虫,而要让稻花鱼长得好,这些可不够,每天还是要对鱼苗进行一到两次的喂食。饵料要以沼气渣和绿色有机物为主,这样就可以既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又能兼顾稻花鱼的营养。
4、对于农药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如果农药喷洒过量,极大可能会导致稻花鱼的大量死亡,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投放鱼苗的时候,要做好农田的除草工作,减少病虫附着的载体。万一遇到了病虫灾害,也不要选择毒性较强的农药喷洒,尽量保证稻花鱼的健康生长。
稻花鱼喂什么长得快?
稻花鱼,是一种利用水稻田养殖鲤鱼的模式,由于鲤鱼在稻田中以杂草、稻花、水生昆虫为食,加上水源一般都是引用的山泉水,所以鱼儿比较肥美。稻花鱼生长得非常的快,在稻田里放养稻花鱼苗一般在三四指那么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以后稻花鱼就能够长到半斤左右,大的能长到一两斤。放养稻花鱼一般是在稻苗生长含苞待放之前,这时候已经对稻田里的化肥农药等使用完毕,也就是保障了稻苗的病虫害基本上治理结束,然后坝里面的水清干净,重新灌入新鲜的山泉水,一般在10天以后就可以放养稻花鱼苗。
稻花鱼怎么养才长得大?
一、开挖修建鱼凼是关键。根据稻田的实际面积和规整度不同,可采取“一”“十”“井”字型进行鱼凼的开挖和修建。我们这里属于常年的稻谷种植区,所以修建的鱼凼一般为永久性或者长期性的,这样可以减少成本。鱼凼一般宽1.5米,深1.8米,要注意高度要超过稻田水面,支砌的材料可以用空心砖。鱼凼的底部要平整,清除掉杂草、杂质,与稻田水接壤处要留6至8个开口,方便鱼儿进出。鱼凼建好后或者第二年再次启用的时候,要记得进行消毒,让鱼凼底部干燥、暴晒,使用生石灰或者漂**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稻花鲤养殖方法?
分步阅读1/6稻田改造。主要是挖鱼沟,在夏天酷热和给水稻打农药时方便鱼儿躲避。2/62、播种水稻。和正常的水稻种植流程一样。3/63、投放鱼种。因为养殖周期较短,仅4-6个月,所以需要投放较大的鱼种,一般选择鲫鱼、鲤鱼等。每亩300尾左右。4/64,水稻管理。水稻种植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农药,可降水位,促使鱼儿进入鱼沟内。也可使用毒性较低、对鱼儿无害的农药。5/6鱼儿饲养管理。主要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作为鱼儿的饵料。6/6收获。逐渐降低稻田内水位,使鱼进入鱼沟,集中收获。稻田晒干后即可收获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