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鹅和治疗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鹅得了小鹅瘟怎么办(小鹅瘟怎么引起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鹅得了小鹅瘟怎么办

发病后紧急治疗:对同群未感染的雏鹅应用香港龙达生物的小鹅瘟血清(鹅瘟多抗)注射,进行紧急治疗。注射顺序,先注射健康鹅,再注射治疗发病鹅,以免引起注射传染。

加强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鹅生病了怎么办?

鹅得了小鹅瘟怎么办

图:鹅

在养殖鹅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得伤寒,得了伤寒的鹅如果不采取措施会直接导致鹅的死亡,那么?当鹅得了伤寒应该要怎么办呢?

【常见问题】鹅得了伤寒怎么办?

【专家解答】:鹅伤寒病是一种常见多发、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食源**染居多,死亡率高,应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鹅群一旦发病,只要发现及时,诊断准确,用药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用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针剂肌内注射:每公斤体重10毫克~15毫克,一天两次,连用3天~5天;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纯粉2克加水300公斤混饮,连用2天~3天,预防量减半,重症加倍或遵守医嘱。混饲时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纯粉2克拌料200公斤。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饲养密度,经常打扫圈舍,及时清理鹅舍粪便,定期更换垫料。保持圈舍宽敞、地面干燥和清洁卫生,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保证饲粮、饮水干净卫生,不受污染。

建立严格的消毒和隔离观察制度,鹅舍最好每周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

及时将发病鹅进行隔离饲养或对病鹅进行应急处理,对养殖环境和工具及受污染场地用石灰*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灭源。对病鹅群中未表现临床症状鹅进行预防性投药,以减少发病率。

【小编总结】:平时多注意鹅的精神状态,注意鹅舍的卫生,做好预防措施,一般不会轻易得伤寒的。

养鹅如何预防疾病?

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1.小鹅瘟。由小鹅瘟**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小鹅流行**冒。由鹅流行**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最急性型,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状。急、慢性型,病鹅体温升高43℃以上,食欲减退,离群,闭目,毛乱,口鼻流粘液,拉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0%。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次每只2毫升,每年3—4次。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③磺胺甲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O.2克,1次内服;0.15%土霉素或(20-30)x1O(负6次方)喹乙醇拌料喂服,每天2次。
6.绦虫病。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90日龄的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双脚乱刨,麻痹死亡。
防治:①鹅群每年驱虫2次,粪便集中发酵处理。②摈榔按每公斤体重用O.5—O.75克,水煎取汁喂服。③南瓜子粉按每公斤体重用20-30克,1次拌料喂服。
7.鹅口疮。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病鹅生长**,精神萎顿和羽毛松乱。嗉囊粘膜增厚,呈灰白色,有圆形溃疡,常见伪膜性斑块。口腔粘膜**,呈干酪样。
防治:①搞好鹅舍卫生,种蛋严格消毒。②口腔粘膜溃疡可以涂碘**,嗉囊中可以灌入2%硼酸。饮用O.05%硫酸铜溶液。③大群鹅按每公斤饲料中加制霉素50-100万单位,连用7—21天。
8.鹅球虫病。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粘稠,后期鲜红色。
防治:①青霉素10万单位,1次肌注。②磺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或氯苯胍20毫克,氨丙林50毫克,1次拌料喂服。 ③莫能霉素(70—120)x10(负6次方)混饲喂服。
9.鹅裂口线虫病。由鹅裂口线虫引起。主要危害雏鹅。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嗜睡,发育滞缓,下痢、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①搞好环境卫生。雏鹅与成鹅分开放养,5-6天更换牧地1次。定期驱虫。②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或甲苯咪唑100毫克,饮水或拌料喂服。
10.鹅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粘膜发绀,闭目嗜睡,腹泻,运动障碍,转圈痉挛死亡。
防治:①搞好卫生。病鹅及时隔离诊治,严格消毒。种蛋药物处理。②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1次肌注,如配合庆大霉素效果更好。

鹅痛风怎么治疗

怎么预防痛风

花鸟鱼虫,养什么宠物好呢?

懒人就养养多肉这种好伺候的植物。

不懒就养狗,天天出去跑。

占地面积小的宠物:鱼类,爬宠(宠物蛇、守宫、蜘蛛等),仓鼠。

喜静不养鸟,那是真的吵。

鹅流行**冒怎么防治

鹅流行**冒包括由鹅渗出性败血杆菌引起的小鹅流感和由A型禽流感**引起的鹅禽流感。其中,小鹅流感又称小鹅渗出性败血症或小鹅传染性气囊炎,特别是20日龄左右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是鹅渗出性败血杆菌,临诊表现为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达90%~100%。
(1)病原为革兰氏*性小杆菌,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呈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呈短链。无芽孢,不运动,着色较难,用碱性美蓝染色效果较佳。对一般消毒药物敏感,56℃5分钟可灭活。(2)特点本病仅发生于鹅,对鸡、鸭均不表现致病性。各种年龄的鹅均可感染,尤以20日龄左右的雏鹅最易感,成年鹅发病率较低。常于春、秋两季发生。气候的突然变化,雏鹅受寒,长途运输或饲养管理不善,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或流行。(3)临床诊断本病的潜伏期很短,感染后几小时就可出现症状。病鹅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少,羽毛蓬乱,缩颈倒地,流眼泪,呼吸困难,并时有鼾声,甚至张口呼吸,鼻腔不断流出大量浆液性分泌物。后期由于分泌物对鼻孔的**和机械阻塞作用,病鹅为了尽量排出鼻腔内黏液,常强力摇头,头向后弯,甩出鼻腔内分泌物。后期头脚发抖,站立不稳,严重者两脚麻痹,不能站立。死前多出现下痢症状。(4)剖检皮下组织出血。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气管、肺、气囊内有纤维素性分泌物。心内、外膜出血或淤血,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肾淤血或肿大,有的脾表面散有粟粒状灰白色斑点,胆囊胀大。肠黏膜充血、出血。(5)防治措施第一,平时应加强对鹅群的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要适当,同时经常保持鹅舍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以及鹅舍和运动场地的干燥和清洁卫生。1月龄以内的雏鹅应特别注意加强防寒保暖措施,饲料营养要合理配合,垫草和饮水应保持清洁卫生。第二,在本病多发地区,鹅群用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接种,有良好预防效果。第三,一旦发生本病,应迅速采取隔离、紧急消毒等措施。如是小群发病,最好扑杀病禽。
对患鹅可用下列方法进行治疗:①磺胺嘧啶钠:20%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首次注射1毫升,以后每次加0.5毫升;或服用磺胺嘧啶片,首次口服1/2片(0.25克),以后每隔4~6小时服用1/4片;或将磺胺嘧啶按0.2%~0.5%的比例拌入饮料中饲喂。②青霉素每只雏鹅注射2万~3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2~3天;或红霉素25~30毫克/千克体重连续2~3天。③2%环丙沙星预混剂250克,均匀拌入100千克饲料中;0.005%~0.01%氟哌酸混料,连喂2~4天。④中药疗法。处方1:红糖500克,车前草500克,加水5~7.5升,煎汁后将汁拌入饲料中,可供200~300只病鹅服用,日服2次,连服2天。处方2:桔梗、紫苏各5克,柴胡、薄荷各10克,麻黄、甘草各2.5克,煎好100~200毫升,每只喂4~5毫升,每日2次,连服2天。

小鹅瘟症状有什么?

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发病后紧急治疗:对同群未感染的雏鹅应用香港龙达生物的小鹅瘟血清(鹅瘟多抗)注射,进行紧急治疗。

养鹅的小鹅怎样预防疾病的

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免疫计划。同时还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药物进行驱虫。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工作人员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有条件的鹅场要有配套的粪污处理系统,坚持做到无害化处理,防止污物污染周围环境,引发疫病。

养鹅常见的传染病

1、小鹅瘟

鹅瘟是雏鹅最易感染的**,常是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最多达90%,40日令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是精神差,沉郁、拒食。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消瘦,两腿直立、卷曲困难,一般发病持续5~8h多因脱水,衰竭死亡。

2、**性肝炎

鹅的**性肝炎,发病日龄一周到3周龄比较明显主要症状是突然的不食,出现死亡,颈部羽毛蓬乱;眼出泪红肿,口流黏液,精神抑郁;腹部鼓胀,粪便稀薄灰色、黄白色。死亡数量急剧上升,最高死亡率达80%,是当前危害雏鹅较重的传染病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鹅

养鹅方法 养鹅技术

老张带大家看看他的自动饮水功能是怎样做的,真方便,经济又实惠

养鹅如何预防疾病?

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1.小鹅瘟。由小鹅瘟**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小鹅流行**冒。由鹅流行**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最急性型,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状。急、慢性型,病鹅体温升高43℃以上,食欲减退,离群,闭目,毛乱,口鼻流粘液,拉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0%。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次每只2毫升,每年3—4次。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③磺胺甲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O.2克,1次内服;0.15%土霉素或(20-30)x1O(负6次方)喹乙醇拌料喂服,每天2次。
6.绦虫病。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90日龄的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双脚乱刨,麻痹死亡。
防治:①鹅群每年驱虫2次,粪便集中发酵处理。②摈榔按每公斤体重用O.5—O.75克,水煎取汁喂服。③南瓜子粉按每公斤体重用20-30克,1次拌料喂服。
7.鹅口疮。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病鹅生长**,精神萎顿和羽毛松乱。嗉囊粘膜增厚,呈灰白色,有圆形溃疡,常见伪膜性斑块。口腔粘膜**,呈干酪样。
防治:①搞好鹅舍卫生,种蛋严格消毒。②口腔粘膜溃疡可以涂碘**,嗉囊中可以灌入2%硼酸。饮用O.05%硫酸铜溶液。③大群鹅按每公斤饲料中加制霉素50-100万单位,连用7—21天。
8.鹅球虫病。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粘稠,后期鲜红色。
防治:①青霉素10万单位,1次肌注。②磺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或氯苯胍20毫克,氨丙林50毫克,1次拌料喂服。 ③莫能霉素(70—120)x10(负6次方)混饲喂服。
9.鹅裂口线虫病。由鹅裂口线虫引起。主要危害雏鹅。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嗜睡,发育滞缓,下痢、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①搞好环境卫生。雏鹅与成鹅分开放养,5-6天更换牧地1次。定期驱虫。②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或甲苯咪唑100毫克,饮水或拌料喂服。
10.鹅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粘膜发绀,闭目嗜睡,腹泻,运动障碍,转圈痉挛死亡。
防治:①搞好卫生。病鹅及时隔离诊治,严格消毒。种蛋药物处理。②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1次肌注,如配合庆大霉素效果更好。

鹅和治疗方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