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鱼苗水花怎么养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泥鳅水花怎样培育(泥鳅水花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泥鳅水花怎样培育

育苗分两种:

1,自然繁殖。 就是在培育池里让泥鳅自己交配,自己产卵,自己孵化。好处是: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短处很多。育苗多半不采用。

2,人工繁殖。

泥鳅水花怎样培育

人工繁殖又分1,自然产卵,自然繁殖;2,自然产卵,人工孵化;3,人工受精,人工孵化。

自然产卵,自然繁殖。 人工催产后把鳅放入池中让其自产卵,自繁殖。操作简单适用于小批量和初育者

自然产卵,人工孵化。人工催产后让其自 产卵,然后收集卵进行人工孵化其方法劳动强度小,适于批量繁殖。

人工受精,人工孵化。人工取其精,卵进行干法受精,然后人工孵化。其法技术要求很高,不是一般人能成功的。

我推用你用自然产卵,人工孵化最好。

水花鱼苗培肓夏花成活率多少

一、放养前准备

  1、池塘条件 鱼苗池面积一般以2-4亩为宜,深度1.-1。2米,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坚固结实、不渗漏。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方便。

  2、池塘清整和消毒 放养前20天左右排干池水进行暴晒,杀灭池底的有害微生物,加速一些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底质的肥力。清除池埂周边的杂草和池塘中的杂物,对池埂进行加固处理,以便于拉网操作。暴晒5-6天后,进行干法消毒,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

  3、加注新鲜水 消毒一周后加注新水,进水口用60目网片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随水带人。第一次加水不要过多,30--40厘米即可,这样有利于快速肥水及永质调控。

  4、培肥水质 一般来说,经过暴晒和消毒的池塘注水后7一10天就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色呈茶褐色。水色的深浅与天气有关,天气晴好,水色变深,反之则较浅。对于清瘦的水质,在鱼苗下塘前可增施经腐熟处理的有机肥,水质培肥后,含有较多的浮游生物,特别是鱼苗开口饵料生物,就可以放养鱼苗。

  二、鱼苗放养

  1、放养规格 鱼苗脱膜后2-3天,体长约7-10.5毫米,体重约2毫克,此时鱼体带有卵黄囊,腰点(鳔)还没形成,无法灵活游动。(水花)

  2、放养时间 鱼苗放养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最好能有连续几天晴好天气,这对提高鱼苗成活率非常关键。

  3、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100万一110万尾水花为好,池塘条件较差、水质不肥要减少放养数量。

  4、放养方法 水花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打开袋口前应放在水面泡20-30分钟,以缓冲水温,防止温差过大引起鱼苗应急反应。放养时,让水花鱼苗随水贴水面流入池中,切忌悬空跌落入水中。

  三、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

  浮游动物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刚开始只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以后随着生长,可以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此阶段以泼洒豆浆为主,豆浆的作用实际上是肥水,因为鱼苗还无法摄食豆浆颗粒。

  当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时,开始发生食性转变,逐步由肉食性过渡到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除外)。鱼体游动能力显著增强,活动范围由下塘初的“贴边”向池塘中间扩散。此阶段泼洒豆浆也要由“溜边”改为向池塘中间泼洒,黄豆用量每亩每天4.5-5公斤,分2-3次磨浆泼洒。

  鱼体长至1.8厘米时,鱼苗已变为杂食性为主,要加大豆浆投喂量,每亩每天5-6公斤,分2次全池泼洒即可。

  泼洒豆浆应密切关注鱼类生长动态及天气变化情况。池鱼密度大,应适当调整投饵量。天气晴好,鱼苗活动强,应加基;*天多云,则应减量;雨天可以少喂或不喂。

  2、水质管理

  鱼苗以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因此需要保持水质的肥度,即保证有足够的饵料生物。培育浮游生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增减泼洒豆浆量控制,这也是主要的、有效的方式;二是通过追施有机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鱼苗培育阶段需要25-30天,期间要加注4-5次新鲜水,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最后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便于以后拉网操作加水一方面扩大了鱼苗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改善了水质,促进鱼体生长。在鱼苗培育后期,加水后可可以看到鱼体猛长,所谓的“寸水寸鱼”。

还有就是特别注意敌害!!包括蝌蚪/杂鱼/蜻蜓幼虫等等

泥鳅水花苗养5天就死亡怎么办?

泥鳅水花苗养5天就死亡,需要清理泥塘,使用石灰消毒。
泥鳅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 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二、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三、饲养管理
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2.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捕捞方法
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泥鳅就会逐渐**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怎么养泥鳅水花苗?

泥鳅养殖作为目前比较有前景且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关注和准备入行的人比较多,在电脑面前一搜,一定会看到很多公司,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哪家真,哪家假,选择比较盲目,容易上当受骗,目前很多公司都是以炒技术或炒鱼种来哄骗入行者,其实他们并无实际技术及生产培训能力,只会纸上谈兵,欺骗入行者。

以下种种行为是炒作公司的骗钱伎俩,入行者需谨慎识别:

一、苗种神话

有公司吹嘘他的鱼种是某某鱼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如何让收益高,实际根本不可信,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现在在国内泥鳅供不应求,价格很高,根本原因是泥鳅在繁殖技术和育苗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现在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在当地采购野生苗种做驯化饲养,因为现在最新的泥鳅养殖技术的培育技术也只能解决养殖场自身商品养殖所需,所以现在国内90%的养殖户是采用野生驯化饲养。

野生鳅苗驯化饲养不仅苗种采购价格高,而且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极易死亡,成活率不高,是不太理想的养殖方法。我公司已能够自身繁殖泥鳅,但是由于商品养殖泥鳅所需苗种数量很大,仅能够自身所需。目前国内泥鳅养殖核心区江苏和湖南地区,但都是依靠野生苗种驯化饲养,人工苗种尚不能大规模提供,市场上的所谓优良品种更是无稽之谈。

有些养殖户不懂人工繁殖,在当地采购,但很难采购到大量的野生鱼种,一些公司就会把他的所谓的“优良”品种介绍给你(实际上也是采购的野生泥鳅,而且比商品鳅价格高很多)。介绍他的品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且喂养饲料少,成活率高,从而利润空间很大。

我公司在采购过野生泥鳅饲养后发现采购价格切不可高于商品鳅价格,否则没有利润可言(现在搞人工繁殖鱼苗,成本大幅度降低,利润可观)。当养殖户采购野生鱼种时要挑选体格健壮,性成熟的商品鳅以增加培育效果。但都是不可取的。鳅苗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何来优良品种,所谓的“优良”品种,能够创造很大利润这只是炒作公司的一种牟利欺骗行为。

二、利润神话

更有炒作公司声称自己品种的泥鳅可以提高利润10倍以上,但本公司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养殖泥鳅年回报200%、300%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泥鳅的利润是最高的,但是想**暴富那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采购野生泥鳅价格高于商品鳅价格没有利润可言,是因为在采购野生泥鳅的时候,鱼种的死亡率较大,并不是有的单位所说的一个养殖周期下来,单体苗种重量到单体商品鳅的重量的时候样总体重量克增重数十倍,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例如每斤300尾的规模鳅苗,到年底长成每斤30尾的商品鳅,按理来说增长了10倍,但实际上能增长3-4倍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是每个泥鳅苗都能健康成长,不是每尾泥鳅都能长成商品鳅而不死亡。以上产值减去场地、饲料、人工费用,得到的利润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当然养殖者如有能力靠自己搞人工繁殖与育苗,利润就高很多了。现在的社会只有相对利润高,而没有绝对的高利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中炒作公司的利润陷阱。

三、模式神话

某公司打造了一个生态链:先种草-草养猪、养牛-猪粪、牛粪养蚯蚓,蚯蚓样泥鳅,蚯蚓粪种果树,果树场养鸡……把整个模式打包让学员来学习。学习费用多少钱,学完之后,买草种,买蚯蚓,买泥鳅种,还买山鸡品种,当然还买饲料和药品,又是多少钱,反正有一个完整完美的配套让你掏钱。

这是一个完美的模式,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去产业化,只需把其中一个做好已不简单,形成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学员去一个地方考查除了看他的养殖模式,还要看的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养殖模式好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才能看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他的每个产业链都能具有大规模,说明公司很有发展前景,否则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从而骗取学费。

四、高价回收神话

这个陷阱一般和品种神话陷阱一起实施,给客户提供优良品种,然后给客户承诺用高价回收这样优良品种养成的商品鳅,前面介绍了泥鳅目前尚无人工改良的优良品种,况且现在泥鳅在市场供不应求,养殖者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当然要卖高价也是不可能的,产品只能够随行就市,高价回收是炒作公司的陷阱,当你真有商品找他高价回收时,估计早已人去楼空,悔恨不已。

锦鲤水花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为了维持水里面的生态系统平衡,水质良好等等。1.2米*0.6米*0.8米的鱼缸大概能放1万尾锦鲤水花苗,投喂的话一天大概需要半个蛋黄,但是,这样的饲养密度持续半个月之后就要酌减,要么淘汰一部分减小密度,要么将小水花苗放大点的塘子里边,总之锦鲤小鱼苗饲养在锦鲤养殖中算是比较难的,因为小鱼苗通常都比较脆弱,要养活锦鲤鱼苗,除了在小鱼苗吃食上有所注意外,其他的还应该注意:
1)饲养小鱼苗要将容器(鱼缸/鱼池)彻底清理干净;
2)和大锦鲤饲养一样,合理的饲养密度;
3)因为小鱼苗比较脆弱所以还要注意细心管理;
4)等鱼苗长到一定的阶段后,要分开养(其实也是为了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赛选出好的鱼苗)。

螺丝青水花鱼苗养殖

锦鲤鱼苗-锦鲤水花下塘时五点注意事项将锦鲤水花鱼苗在池塘中培育成夏花鱼苗的过程称为发塘。眼下,正是锦鲤鱼苗发塘的季节,在锦鲤鱼苗培育过程中常会出现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没的现象。  一、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锦鲤鱼苗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水方便、淤泥少、池底平坦,最重要的是在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并进行饵料生物培养,清塘消毒最好选用生石灰。培育锦鲤鱼苗的鱼池不能有敌害生物,清塘后注水要经过密眼网过滤,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如果发现有清塘未**的敌害生物(含野杂鱼)应及时采取捕捉措施,如果敌害生物数量很多则应重新清塘。  培养饵料生物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最适时间,鱼苗下塘应正值轮虫繁殖高峰期,使鱼苗一下塘就能吃到充足的饵料生物,这样才能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注意锦鲤鱼苗质量和水温锦鲤鱼苗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锦鲤鱼苗成活率,锦鲤鱼苗下塘应适时,在刚开口摄食时下塘最好,也就是卵黄囊刚消失、体色变黑能平游的时候。另外,锦鲤鱼苗的体质很重要,健康鱼苗一般要求大小一致、体色鲜嫩、体形肥满匀称、游泳活泼。锦鲤鱼苗放养时要注意塑料包装袋中的水温和放养鱼池水温相差不能超过5℃,温差过大容易造成鱼苗下塘后死亡。  三、注意放养方法和放养密度先将塑料袋打开,将袋子边卷起,放到池边的浅水处使袋里水位与袋外水位一致,再用3根小棍支撑,使塑料袋能立于水中。先喂一遍蛋黄,把面盆中蛋黄液轻轻地淋洒在塑料袋中,每10万尾锦鲤鱼苗喂1个蛋黄。锦鲤鱼苗喂完后10分钟即可放鱼,放鱼前要检查锦鲤鱼苗是否开口摄食。检查方法是用白色的瓷碟在尼龙袋中取少许水(其中应有适量的鱼苗),观察鱼体下腹部是否发黄,如果绝大多数锦鲤鱼苗的腹部都发黄,这说明锦鲤鱼苗已开口摄食。锦鲤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0万左右,最多可投放30万尾。若放养密度过大,后期鱼苗浮头严重,锦鲤鱼苗生长慢,分塘时间后延,会影响后期的养殖。  四、加强管理,注意防病锦鲤鱼苗培育仅有20天的时间,加强管理不是难事。平时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饵和巡塘。鱼苗下塘后,要坚持每日早晨和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态。锦鲤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分期注水,这是提高锦鲤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气泡病一般都发生在肥水池塘,这是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烈,鱼苗吞食了水中微气泡所引起的。发现气泡病后马上加水可以缓解该病的症状,也可泼洒食盐水来防治该病。  五、分塘时注意拉网不能把锦鲤鱼苗拉伤挑选时要细心操作不能马虎------------资料摘自-----------

四大家鱼的水花、寸片、夏花、冬片以及成鱼。

这些都是淡水养殖的专业术语啊,各种鱼一个叫法。按照体长(不是全长)

水花:刚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小鱼,也叫鱼苗、鱼花
鱼苗长到0.5~0.8分(寸)叫乌仔
0.8分以上,1寸多到1.5寸,就是寸片
到夏天就叫夏花,或夏花鱼种。1.5寸以上通称鱼种,如2寸鱼种、4寸鱼种等
到秋天可以叫秋片
到春天可以**片
按理,冬天虽然可以叫冬片,但基本听不到这个说法,因为冬天一般不拉鱼放鱼
成鱼是指商品鱼,各种鱼的商品鱼规格都有一个习惯或标准,各地也有差异

亲鱼就是用来繁殖的鱼

总之,鱼从开始总的过程是:
鱼苗-乌仔-鱼种-成鱼,其余名称都包含在这里面

大体明白一些了吧?养鱼的人什么是鱼苗、什么是鱼种,很严格的,从来不含糊!

鱼苗水花怎么养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