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罗非鱼的最新研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非鱼和鲷鱼不是一种鱼吧?(罗非鱼是不是鲷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非鱼和鲷鱼不是一种鱼吧?

不是一种种鱼。

区别如下:

1、科属不同

罗非鱼和鲷鱼不是一种鱼吧?

鲷鱼,真鲷,鲷科,真雕属又叫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属于鱼纲,鲷(SeaBream)科。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

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2、生活环境不同

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鲷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3、营养价值不同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鲷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

中医认为,加吉鱼具有补胃养脾、祛风、运食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非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鲷鱼

罗非鱼多吃有什么益处和害处?

请介绍下尼罗罗非鱼

主要特征:尼罗罗非鱼属丽鱼科,罗非鱼属。体大,原产地(非洲)最大个体重达5公斤,常见个体重100~300克。体长形,侧扁,口大,上颌能伸缩,上下颌着生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齿;眼中等大小,眼间隔较宽,稍隆起;鳃孔大,鳃膜不与鳃峡相连。体被圆鳞,较大,侧线不完全,纵列鳞30~33枚。背鳍有14~18很硬棘,鳍条10~12根;臀鳍有硬棘3~4根,鳍条9~10根;胸鳍呈扇形。身体一般呈黄棕色,并随环境和季节而有一定的变化。体侧有9条黑色横条纹,尾鳍上有8条垂直的黑色条纹。臀鳍和尾鳍的边缘呈微红色。 产地:原产于非洲尼罗河。 国内许多省市都有养殖,其中广东和广西较多。我州昭觉、普格等地温泉已引种饲养。 生活环境及习性:生活在水的中下层,白天常在水的中上层生活,游到水面摄食,夜间在下层停息于水底,一般不活动。成鱼不集群活动,幼鱼常集群活动。成鱼遇敌或受惊时立即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仅嘴露在外面。适应能力强,特别是耐氧能力比许多鲤科鱼类都强,可以在污水中生活。耐高温,40℃时还能生活很好,但耐低温性较差,一般水温下降到10℃以下活动能力减弱,逐渐死亡。在省内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所以需要人工保种,才能越冬。食性相当广泛,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浮萍、瓢莎、植物碎屑、腐殖质等。也喜食米糠、豆饼、栖类及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生长速度较快,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4℃,最适合水温为30t左右,20℃以下或37℃以上生长很慢。当水温适宜,饵料丰足,饲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150克,4~5个月,可达200~500克。在省内性成熟一般为3~4个月,越冬鱼种,第H年饲养1~2个月就能繁殖。产卵前有挖窝的习性,窝的大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宽20~40厘米,深10~20厘米。水温20℃以上开始产卵,以后每隔3~4周产卵一次。雌鱼把受精卵吸入口腔,进行孵化,孵化时间随水温而变化,一般水温25℃时,6~7天可出苗,30℃时3~4天孵出。刚孵出的鱼仍包含于口腔中,常放出活动,遇敌时立即吸入口中,脱险后又放出。一直到鱼苗有一定生活能力时才离开口腔,集群自游活动;雌鱼还要守护一段时间后,才离开幼鱼让其**生活。 经济利用:罗非鱼适应能力很强,从引进省内后在许多地区有养殖,个体大,生长快,病害少,群体产量高,肉味鲜美,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也深受生产者的喜爱。目前在池塘养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经济效益也较高,是农村致富的重要养殖对象之一。 养殖技术: (一)繁殖 亲鱼池选择: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面积在1~2亩,水深1米左右。池水宜肥,以不浮头泛地为度。 繁殖池的清整:繁殖前对鱼池要进行整理和消毒。最好是把水放干暴晒几天,在放鱼前15 XR有清塘。水深10厘米时,每亩用生石灰50~80公斤。或用漂**、敌百虫等药物清塘效果也好。清塘后10~15天即可放鱼。 施基肥:消毒后5~7天可注水施基肥,每亩施混合肥(牛、猪。人粪)500~600公斤。也可施绿肥7to~1000公斤。以分散堆施在池边浅水处为好,且每2~3天翻动一次,待充分腐烂后,捞除残渣。㈣亲鱼放养:当水温稳定在烟℃以上时,就可把亲鱼从越冬他转入繁殖他。每亩放500~600尾,体重在250~300克的亲鱼。雌鱼雄鱼比例为1:1或雌鱼略多于雄鱼。雌雄鉴别方法如下:生殖季节摊鱼雄鱼很容易区别,雄鱼的头、背、尾鳍颜色变红,背鳍和尾鳍边缘鲜红色,全身颜色鲜艳美丽。雌鱼则不及雄鱼美丽。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只有2个孔,即*门和泌尿生殖孔,且在一个小圆锥状的白色突起上。 饲养管理:亲鱼下地后要勤施追肥,一般每3~5天,每亩施粪肥50公斤,或绿肥50~IM公斤。同时投喂人工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姜洪、糟类和鱼粉等,鱼用配合饲料更好。投喂量依亲鱼吃食情况而定,以吃饱为度。经常检查,多吃多投。在饲养过程中经常检查雌鱼口腔内是否含卵或池底是否打窝,一但发现有卵,要注意观察,待鱼苗离开母鱼后,及时捕苗饲养,以免亲鱼将鱼苗吃掉。 (二)苗、种培育 鱼池修整:放鱼前应对鱼苗地进行修整,除去四周杂草,平整池底,挖去污泥。鱼池以1~3亩,水深1米左右为度,每亩施150~250公斤基肥。 放养量:一般适当稀养效果为好,具体放养量根据鱼池条件,大小,鱼苗大小而定。一般每亩放养10~15万尾,饲养15天后,体长可达20~30毫米。如果适当稀放鱼体长可达30~50毫米。㈢饲养管理;以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主,保持一定的肥度。后期还应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此外还可投喂瓢莎或草浆等青饲料,以促使鱼体迅速生长。 (三)成鱼饲养 池塘放养:由于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耍求不高,农村各种环境都可以饲养,如坑内、小水塘、废沟和稻田等都可以放养。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一般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些地区饲料丰富还可以密放精养,产量更高。 ①放养时间:由于对温度很敏感,所以要求水温在18℃以上时才能放鱼,否则会冷死,影响成活率,省内一般是5月中旬到6月初都是放养季节。时间太迟(7月)效果不好。 ②放养规格与数量:放养鱼种的规格和数量随条件而不同,也随要求不同而有区别。一般要求规格整齐,放当年鱼苗或越冬鱼种都可以,但以越冬鱼种效果是最好。当水肥、饲料充足,可以适当密放,增产效果好。如放越冬鱼种2,000尾,到9月每亩可生产200~300公斤成鱼,个体重可达150~25o克;如放当年鱼种3,000~5,000尾,9月底亩产可达150~300公斤。此外也有单养的,如水质肥沃,饲料丰富,每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③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经常观察水质的肥瘦,天气情况,鱼的活动,酌情旅追肥,一般每亩施追肥50~800公斤,并投喂足够的人工饲料,投饵量按总鱼体重的2%。前期少投,中后期随鱼着鱼体长 大,水温较高,适当多喂,晴天多喂,雨天少喂,或不喂。 稻田养鱼:近年来各地都有稻田放养尼罗罗非鱼,效果较好。 ①养鱼稻田整理:首先加固田坎,适当加高。在田中开设鱼沟和鱼滔。在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备。 ②放养量:一般在中稻田里放20~30毫米的鱼种,每亩放300~800尾,到9月可收鱼10~35公斤。 ③管理:饲养过程,除晒田外,应保持一定的水位。注意巡查,防止逃鱼。特别注意施放农药。施药时,最好是把水放干,将鱼集中在鱼滔内,并在鱼滔周围筑泥墙,防止农药随水流入,待药失去药性后,再将鱼放回田里。施药(粉剂)时间一般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洒;*剂则在10点左右施药最好。下雨前不宜施药,以免流入水中,造成鱼类死亡。 流水养鱼:选择有一定落差的地方,修建鱼池,利用天然水源,养殖罗非鱼,不仅可获得良好效果,而且很经济。鱼池面积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定,一般1亩以内为好,要求有一定的流速,使地水能流动,这样可以高度密集放养,只要饲料充足,鱼产量相当可观,一般每亩收鱼0.5~2万公斤,这是一彬③有效的饲养方法。 (四)越冬在省内自然水体中都不能越冬,需要采取人工措施,一般有以下摊。 ㈠温泉越冬:在有温泉的地方,只要有一定的流量,水温20℃以上,就可以修建越冬池。亲鱼池大小一般150~200平方米,水深o.8~1.o米,每天必须投喂人工饲料;鱼种越冬地o.5~1.0亩,入池鱼种规格要整齐,一次投足。每亩放鱼15~20万尾,水温保持在20℃以上,每天投喂a次人工饲料。 ㈡工厂余热水越冬:热电厂和其他工厂每天都有许多热水排出,可就近建越冬地,鱼池大小,以热水量多少而定,水深一般1米最好,水温保持在25℃左右。放养量也随条件有所不同,饲养效果较好,这是一条十分经济而有发展前途的越冬方法。 (五)鱼病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㈠水霉病:由于转池放养、运输、捕捞或冻伤等原因使鱼体鳞片脱落而受伤,极易感染水霉菌,并曼延而成病。可用孔雀石绿浸洗法有良好疗效,如越冬时发病,水温在20℃左右,用药量为1立方米水体放药6克,先溶解后泼洒。 ㈡小瓜虫病:在越冬池中鱼体常密集在一起,传染很快。可用网密集后用百万分之200~250的冰乙酸浸洗鱼体15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0.3的孔雀石绿浸洗鱼体,时间的长短根据水温和鱼体的忍受情况而定。 ㈢车轮虫病:由于车轮虫大量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部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常用百万分之0.5的硫酸铜和百分之0.2的硫酸亚铁兑水溶化后全他泼洒,或者用百万分之0.7的硫酸铜溶化后进行全地泼洒。 ㈣锚头蚤病:常因锚头蚤(针虫)寄生在鱼体上所引起的疾病,或由于寄生的锚头蚤而引起的溃烂和脱鳞等现象,细菌则随之而侵入引起并发症而引起死亡。防治方法是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克兑水后全池泼洒。

求采纳

海洋生物技术的技术发展

海洋生物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海洋生物学发展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海洋生物为对象,综合应用基因工程、细胞操作技术和细胞培养等技术手段,进行海洋生物遗传性改造,或生产对人们有用的海洋生物产品。随着神经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工程学、电子学,以及遥感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不断向海洋生物技术领域渗透,并与之相结合,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范围将逐步拓宽。现在,人们正在研究的内容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生产和改造海洋生物天然产物,以便用作药物、食品、新材料;二是定向改良海洋动物、植物遗传特性,为海水养殖业提供具有生长快、品质高和抗病害的优良品种;三是培养具有特殊用途的“超级细菌”,用来清除海洋环境的污染,或者生产具有特定生物治理的物质。

罗非鱼吃什么长的快

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可以投喂各种饲料。

在饲料喂养罗非鱼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罗非鱼的饲养要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以30分钟内能吃完为度。

罗非鱼每天应投喂适当的青饲料(红萍、黑麦草等),青饲料掌握在池鱼体重的0.3~0.5%左右。饵料最好是采用颗粒饵料,饵料贮存时间不要超过15天。每隔3~4天应把流水池的排污底阀打开,进行彻底排污。

扩展资料:

罗非鱼有较发达的胃,可分泌胃酸,它能消化其他鱼类不能利用的一些藻类。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其次是浮游植物,再次是浮游动物和少量的底栖动物,如水蚯蚓和摇蚊幼虫等。

罗非鱼成长过程中,其食性也不断的变化。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转为以植物饲料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非鱼

罗非鱼养殖周期多少?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是五六个月左右。罗非鱼一般是在开春之后进行鱼苗投放,4月中旬左右,这时气温逐渐回升,水温慢慢稳定,达到15度或以上。养殖罗非鱼要注意鱼塘的水位变化,水位过低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气温的变化能够影响水质的肥度,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减少施肥,或者加入新水调节水质,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溶解量。水温过高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

要注意鱼病的控制和预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池塘和鱼群进行消毒杀菌。根据天气的变化或者鱼群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进行投喂。在养殖期间要将已经达到上市要求的鱼群清理出塘,降低池塘里的密度,这样能让规格小的鱼群更快的生长。

扩展资料:

一、罗非鱼繁殖能力

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间,雄鱼有美丽的婚烟色彩,腹部有*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口,挤压腹部有白色**流出,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门、生殖孔和泌尿孔。

水温18~32℃,成熟雄鱼具有“挖窝”能力,成熟雌鱼进窝配对,产出成熟卵子并立刻将其含于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发育,水温25~30时4~5天即可孵出幼鱼。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二、习性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非鱼

罗非鱼能在浙江养吗?

罗非鱼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
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罗非鱼图片合集(14张)
3、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4、繁殖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间,雄鱼有美丽的婚烟色彩,腹部有*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口,挤压腹部有白色**流出,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温18℃-32℃,成熟雄鱼具有“挖窝”能力,成熟雌鱼进窝配对,产出成熟卵子并立刻将其含于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发育,水温25℃-30时4~5天即可孵出幼鱼。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什么是罗非鱼?中国的罗非鱼之都是哪个城市?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

广东省茂名市为“中国罗非鱼之都”。

罗非鱼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福寿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2010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罗非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罗非鱼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吃,因为食物相克其实是一种谣言。

早在1935年,营养学界泰斗、***学教授郑集就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184对相克食物,选择同食机会较多的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葱与蜜、蟹与杮、蟹与石榴、鲫鱼与甘草、皮蛋与糖等14组食物,让动物和人试吃。

实验结果发现,食后的24小时内,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这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来验证并驳斥“食物相克”导致疾病的说法。2008年,兰州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也做了类似试验,受试者并无明显**反应。

生活中不断有食物相克的说法产生是因为:

1、与食物寒热温凉搭配有关,这种说法在中医古籍上被称为“食物相反”。比如,螃蟹和柿子都是寒性的,如果正好赶上虚寒体质的人来吃,就可能导致腹泻。但这远没有“食物相克论”说得那么严重。

2、细菌感染,比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有人吃了不洁的水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疾病,这就可能变成了一组“相克食物”。

扩展资料

罗非鱼的食用价值:

1、罗非鱼性平,味甘,可益脾胃,补肝肾,对于消化**、腹泻不止、面黄肌瘦、水肿、筋骨萎弱等症有食疗效果。

2、罗非鱼营养极为丰富和全面,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蛋白价值类比鸡蛋,而蛋白含量则比鸡蛋还要高30%以上。

3、罗非鱼低脂肪,所含脂肪又多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降血脂、活血管,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4、罗非鱼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和B族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的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使人保持年轻活力。

参考资料:人民网-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参考资料:人民网-清蒸罗非鱼,益脾养肝

您有什么办法能直接不让罗非鱼繁殖吗?

不能百分百,幼鱼时喂鱼用雄性激素(按说明)21天可以9成9雄鱼

50克以后开始变性

给个采纳呗

罗非鱼的最新研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