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是猪的常见病,在任何日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流行范围广泛,传播迅速,严重困扰养猪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时如果搞不清楚原因,很难。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几种导致仔猪腹泻的一些原因,猪群腹泻该如何防治。

  

导致猪群腹泻的原因

  

1、营养因素。

导致猪群腹泻的原因有哪些?猪群腹泻该如何防治!

  妊娠母猪营养**,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营养**,可导致产后母*不足或无*,继而引起仔猪出生后发育**和抗病能力下降,出现腹泻。此外还有胃肠功能紊乱、饲料中盐分含量过高、开食时间过晚、断奶前采食饲料不足等均可引起腹泻。

  

2、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猪球虫病主要主要见于7—21日龄仔猪,感染部位主要是空肠和回肠;猪蛔虫病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侵害3—6月龄的猪,另外兰氏类圃线虫、食道口线虫、猪鞭虫感染也可引起仔猪腹泻但以不常见。

  

3、胃酸分泌不足。

  由于仔猪在出生后4星期内胃酸分泌很少,即使快到12星期,其胃酸分泌量也难以补偿饲料对仔猪胃内环境的缓冲效应。28日龄断奶时,体重约为7千克仔猪每天分泌20毫升胃酸,这些胃酸只能消化仔猪日采食量的一半,而其余无法消化吸收的饲料成为仔猪消化道的负担,激发腹泻。

  

4、免疫反应。

  仔猪断奶后即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一旦过早饲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来源是从植物里提取的,营养与动物蛋白相仿,但是更易于消化。]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断奶仔猪就会发生肠道免疫反应,出现腹泻现象。当断奶仔猪接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植物蛋白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以消除抗原的危害。但是,当断奶仔猪长期接触这些日粮中的抗原,抗原物质达到一定量或作用时间后,仔猪就会产生免疫耐受力,从此对这种抗原不再反应。

  

防治猪腹泻的有效措施

  

1、**感染性猪腹泻的治疗措施

  不同类型的猪腹泻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白痢可以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黄痢可以采用庆大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强心补液的添加;红痢可以采用乙型魏氏梭酸菌进行治疗;副伤寒可以采用氯霉素进行治疗;猪痢疾可以采用痢立清进行治疗;冠状**感染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猪在一个月内可以自行调节和痊愈;肠胃炎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治工作来减少爆发。通常,母猪可以进行弱毒苗的接种,仔猪可以通过口服无病原性弱毒苗进行防疫。此外,多数腹泻都可以通过链霉素、经阿莫西林油剂等药物进行防治。

  

2、加**生管理工作

  防治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猪圈[猪圈一般指农家养猪养猪用的有遮棚的围栏或空地。]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猪圈的卫生清扫和消毒,消毒工作一定要详细和全面。饲养人员进出猪圈都要进行消毒,避免病菌的携带。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避免引种所带来的各类疾病。如果需要引种,一定要确保引种的健康行,**要进行隔离饲养,在母猪生产前后都要做好猪圈的清扫和消毒,饲养人员进入母猪卷时要进行**和淋浴,严格管理进出人流,无关人员严禁出入猪圈。猪圈门口的消毒次要定期更换,通常每周2次即可,如果是腹泻流行期要将消毒频率提高到每天一次;其次,做好饲料管理工作。一方面,饲养人员要确保饲料和饮用水[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的干净。另一方面,饲养人员要根据生猪的健康情况在饲料中添加思量的抗生素和维生素,也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葡萄糖、糖盐水等来降低生猪胃肠内的pH值。

  

3、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猪腹泻的预防可以通过**的接种来完成,接种**能够提升猪的抗病能力,进而减少腹泻等问题的出现。TP弱毒苗可以有效防治猪腹泻,但**接种并不能预防猪腹泻的出现,所以饲养人员不仅要注意**的接种剂量,还要加强接种后的日常免疫工作。如果养殖场爆发大规模疫病,一定要及时求助的兽医人员,针对病猪的临床反应进行有效的治疗。

  以上就是“导致猪群腹泻的原因有哪些?仔猪腹泻该如何防治!”的具体内容,猪腹泻是猪常发性疾病,若养殖户稍有不注意就会发生猪腹泻,给养殖户的精神上带来不少的压力,若更有甚者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