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雏鸡一般开食吃什么好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养好雏鸡?(家养雏鸡要注意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养好雏鸡?
(1)饮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称做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雏鸡饮水要求用温开水,水温一般在18℃左右。为了使雏鸡尽快喝到水,可用手抓鸡,让鸡的喙在饮水器的水中停留片刻,然后再放开鸡即可。开饮后,不应断水,并保持水质新鲜。为了补充能量、减轻应激、增强鸡体的抗病力,可在水中添加5%~8%葡萄糖、蔗糖,或维生素、电解质和抗菌药物等;根据水质情况可加入3毫克/千克有效氯的氯化物消毒剂,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一般每100只鸡配10~12个钟形饮水器。若用水槽,每只雏至少应有1.5厘米宽的饮水位置。立体笼育雏开始在笼内饮水,1周后应训练雏鸡在笼外饮水。饮水量突然减少,有可能是鸡群患病的征兆。
(2)开食
开食一般在初饮后2~3小时,或出壳36小时。开食料要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颗粒大小要适中,易于啄食。开食料可放在料盘、厚纸或塑料膜上,让鸡自由啄食。饮水器、料槽在舍内均匀间隔放置,定期清洗消毒料槽和饮水器,避免细菌孳生。
(3)饲料与饲喂次数
雏鸡开食料可用碎玉米、小米和碎米等,可干喂,亦可用水浸泡后饲喂,也可直接用湿的配合饲料开食。开食后应少给勤添,每间隔2~4小时添料1次。3~14日龄每天喂6次,3~4周龄每天喂5次,5周龄以后每天喂4次。每次饲料加量要合适,尽量保持饲料新鲜。
雏鸡怎样饲养?
刚出生的小鸡吃什么?
刚出生的小鸡吃谷物粉末糊状饲料。
1、雏鸡喂食注意事项:
第一次吃食称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这时已有60%~70%的雏鸡有啄食表现,可以用食盘、浅边食槽、硬纸片或塑料布平铺在鸡架或鸡笼内,在上面撒上饲料,雏鸡就会去吃。
雏鸡开食后就进人正式饲喂阶段,喂料时应少喂勤添,第1周把料拌潮湿、松散为宜,一般每2小时添一次料,以后每天填料不得少于6次,勤添料可以**鸡的食欲,减少饲料浪费,料槽或料桶内的饲料不应多于容量的1/3,1周后可以自由采食。
2、雏鸡饮水注意事项:
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肉仔鸡的初饮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最长不超过36小时,初饮对肉仔鸡很重要,这是因为出雏后大量消耗体内的水分。
饮水器要充足,防止因抢水造成洗澡或压死。初饮时可在水中添加5%~8%葡萄糖,也可添加抗生素、多种维生素。
扩展资料: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
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雏鸡
刚出壳小鸡怎么养
1、刚孵化出的小鸡,前两天都不需要喂食,小鸡在鸡蛋里带了足够的营养,两天后可以开始喂。2、先喂点水,和弄碎的、煮熟的蛋黄,注意不能喂太多,因为开始的时候还不能吃太多。
3、因为小鸡没有牙齿,所以食物里还需要放一些土壤和沙子,前两天喂蛋黄,然后吃一些蛋黄和鸡饲料的混合物。
4、大约一个星期后喂一些泡好的小米和湿饭粒,刚孵化的小鸡身体比较弱,非常怕冷,因此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可以用20瓦节能灯照射保温。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1、 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2、 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
3、 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除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4、 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
5、 怕潮湿。鸡宜在干爽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环境潮湿,一些病原菌和霉菌易于生长繁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鸡
刚孵出来的野鸡吃什么好
雏雉出壳后,待羽毛一干,就应今早移入育雏室饮水,用0.02%的高锰酸钾或1毫升的水加100单位青霉素,给雏鸡开饮。以后供给常温的饮水,但要求不断水。开食的最佳时间是24--36小时之间。可用小鸡的全价配合饲料按100只加1个熟鸡蛋捣碎拌匀,给其开食。1周内,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垫料上让鸡自由采食。1周后可用食槽饲喂,在饲养中,其原则是少量多餐,做到不断料。鸡雏吃什么
雏鸡的饮料配合要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刚出壳的小鸡怎么喂活
1、刚出壳出的小鸡前两天都不需要喂食。2、2天后可以开始喂它点水和熟蛋黄,因为小鸡没有牙齿所以,食物里还需要放一些土壤和沙子;
3、慢慢可以喂一些蛋黄和鸡饲料的混合物了,大约一个星期后喂泡好的小米和湿饭粒;
拓展资料: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法: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不利于雏鸡的生长;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小鸡
四五周龄的小鸡喂中鸡饲料还是小鸡饲料好,小鸡饲料包装写的适合零到三周,三周后继续喂小鸡饲料可以不
四五周龄的鸡继续喂小鸡料当然可以,不过小鸡料比较贵,虽然喂小鸡料比喂中鸡料鸡会长得快那么一点,但在成本上是划不来的,因为中鸡对蛋白的需求比小鸡低,而小鸡料蛋白含量较高。小鸡育雏喝什么水好
雏鸡被运到育雏舍后,稍加休息就应该及时让其饮水,特别是在长期运输后,体内水分损失惨重,适当饮水可弥补雏鸡生理所需的水分,有助于促进胃口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饮水时间
饮水最好在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进行,最长不超过36小时,且在开食前进行。初生雏鸡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初饮时可以先人工辅佐雏鸡学会饮水,将饮水器均匀摆放在料槽之间,并保证每只雏鸡有1-2厘米的槽位。
饮水温度应与舍温接近,坚持在20度左右,最好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维生素c和5%-8%葡萄糖或白糖。最初几天还可以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可消毒饮水,清洗肠胃和促进胎粪的排出,有助于增强雏鸡体质,进一步促进雏鸡的成活率
饮水位置
另外,要做到自在饮水,并坚持饮水清洁卫生。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及时调整饮水器的高度,使饮水器边缘与鸡的高度相近。
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体内卵黄充沛吸收和胎粪的排出,对雏鸡的成长有利,开食时间在开水后或同时进行。在开食时,5日龄前的雏鸡可将饲料散布在背景深色的厚纸或塑料布上,也可放在浅盘中,并添加照明,以引诱雏鸡自己啄食。5日龄后可改料槽喂养,并随着雏鸡的成长,让每只鸡有2-4厘米的槽位,雏鸡开食可直接用全价饲料,少添勤添,让鸡自己采食。
怎样饲养刚孵化几天的小鸡,每天喂几次?需要喂水吗?
1、及时开水雏鸡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开水时连续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小鸡糊*,还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
2、适时开食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要适中,这样易于雏鸡啄食,且饲料需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
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5次,少喂勤添。
3、饲养的温度
鸡未到达鸡舍前,应先将鸡舍温度预热到30℃~37℃,雏鸡到达育雏舍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此时雏鸡休息是正常的,但4~6小时后,雏鸡应该开始在鸡舍内散开,并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走动,24小时后在鸡舍内均匀散开。
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若温度偏高,鸡群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
4、密度和光照
养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和健康生长。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0~25只/平方米;5~7周龄10~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4~28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小鸡合理的光照时间是:1~3日龄24小时光照,4~14日龄的光照时间为16~19小时,15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5、通风
在育雏阶段,由于鸡舍温度较高,雏鸡密度较大,鸡粪和饲料极易**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通风之前药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通风的同时还能保证育雏的温度。
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