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通风系统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影响猪舍通风的因素有哪些?(猪舍通风的好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影响猪舍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猪舍通风的因素主要有:
(1)温差的大小:温差大,则通风量大,温差小,则通风量小
(2)风力的大小:风力大,则通风量大,风力小,则通风量小
(3)通风口的大小:通风口大,则通风量大,通风口小,则通风量小
(4)遮拦物的影响:风遇到阻力,会变方向,通风量会受到影响,遮拦物越多,通风量越小。
改善猪场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猪场环境取决于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布局、猪舍建筑设计、饲养管理设备选型配套、粪便污水处理和利用、兽医卫生防疫等,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采取综合措施。(1)采用合理生产工艺
猪场生产工艺包括猪群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方式、饲养密度、清粪方式、饮水方式、饲喂方式等。生产工艺的确定除考虑畜牧兽医技术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应有利于防疫和环境改善,如采用全进全出的转群制度和相应的猪舍建筑或专业场设置;采用干清粪方式和相应的设备等。
(2)改善场区环境
新建场场地应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场地规划应区分为场前区(生活、行政、生产附属用房)、生产区(各**舍)和隔离区(病猪隔离舍、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施等);场内道路应净、污分设;规划出隔离、防风、行道、遮阳等绿化地;猪舍布置应考虑防疫、生产联系,并保持适当间距,采用多点式专业场工艺时,各分场应相距3千米以上;设置消毒、淋浴、**、**展示、外销猪装运等设施。
(3)猪舍环境调控
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
①要通过改善场区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改善舍内环境,不应单纯依靠猪舍建筑和通风、供暖、降温等环境调控设备。
②充分考虑猪的适应能力并给以适当的锻炼,不要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
③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时段(如春秋季节、夏季夜晚的温度和冬季白天的太阳辐射等),实行自然和人工设备调控相结合。
④尽量进行猪体周围局部环境的调控和供暖、降温、通风、排污的综合调控。如采用管道正压机械通风,既可实现空气加热、降温、除尘、消毒等处理,并将处理过的空气送至猪体周围,潮湿、污浊空气自然被排出舍外,又克服了负压通风存在的冬季进风端冷、出风端空气污浊,通风必须关窗不能利用自然有利条件等弊端,还可大大降低分别设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影响猪舍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猪舍通风的因素主要有:(1)温差的大小:温差大,则通风量大,温差小,则通风量小
(2)风力的大小:风力大,则通风量大,风力小,则通风量小
(3)通风口的大小:通风口大,则通风量大,通风口小,则通风量小
(4)遮拦物的影响:风遇到阻力,会变方向,通风量会受到影响,遮拦物越多,通风量越小。
我亲戚家想要装一批养殖场用的通风风机,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好?
养殖场的话,最好使用负压风机,牌子其实不重要,产品质量过硬才是好。负压风机是专门用在畜牧场、养殖场的,即可通风、夏天太热的话,也可以加湿帘降温!!!猪场氨气太重,怎么处理?
1、觉得氨气味大的时候,舍内的有害气体并不是只有氨气,如果氨气味大的话,首先要解决通风的问题,排除有害气体。2、第二要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氨气主要是由尿液发酵而来,而同时蛋白发酵会产生硫化氢,这是猪舍里危害严重的两种有害气体。
3、尿液的及时清除可以有效解决氨气的产生,而减少粪便里面蛋白含量可以减少硫化氢的产生,一是提高猪的消化吸收机能,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二是粪便的及时清除,三是减小环境湿度,也可减少蛋白的发酵。
4、如果猪饲养密度和夏天一样,那么夏天一天清一次粪就可以,但要到了冬天,必须一天清两次。
5、如果圈舍内温度过低,是会影响猪只消化机能的,使饲料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而粪中蛋白含量增高,而且猪只肠道易产气,所产生的气主要就是硫化氢,腹泻的时候,猪舍有特别的腥臭味,也是有害气体产生较多。
扩展资料
1、热天,气流有利于蒸发散热,猪舍要多通风换气。冷天,气流增强猪的散热,加剧冷的程度。当气温4℃~19℃时,不受气流影响的猪同经常受气流影响的猪相比,采食量小25%、增重快6%。冬天猪场的气流速度每秒0.1~0.2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0.25米。
2、光照的强弱对猪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弱肥猪的光照强度,可使饲料利用率提高3%、增重提高4%。
3、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4、猪只吃、睡、拉三角定位,便于栏舍清洗消毒又不积水。栏舍地面从吃、睡的地方要向拉屎撒尿之处有一定的坡度。
5、猪栏的长宽比例要合理。若猪栏长度大宽度小,不利于猪的活动生长.猪舍建设形状越接近正方形越符合猪的行为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猪场
养猪场怎么建设合理?
养猪场建设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区。**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母猪**。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头式等。由于*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猪舍装什么空调合适?
做一个自制的全自动喷雾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在夏天可以降温,平时还可以消毒,一举两得。需要准备的材料:
1、自来水管及各种接头弯头快接等,4分6分管都可以。(一根4米6—8元)
2、喷头,三通,管,三种要配套。(有铜有塑料的)
3、水泵,3—14公斤压力的就可以,一般300元的水泵基本都可以满足要求!
怎样设计猪舍结构?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1)一般猪舍的高度应和跨度成正比,跨度8~12米,舍顶高度2.8~3.2米,有窗式或封闭式猪舍的房檐高2.4~2.6米,拱形棚式结构栏墙高度为:**1.2米,保育猪1米。猪舍内部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边和**设置喂料、清粪及管理用通道。
(2)产房和保育舍可采用网上饲养,其他猪舍采用硬化地面或加漏缝地板。硬化地面要求平整结实、易于冲洗,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地面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太粗糙,防止猪只滑倒或磨伤肢蹄。地面向粪沟处作1%~3%的倾斜,舍内地面不积水。
(3)猪场的猪舍结构设计不合理,也会给养猪带来问题,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常见问题:
①猪舍建得过于矮小,窗户小,通风面积不够,既不利于空气流通,又不利于夏季猪舍通风降温,容易导致猪患病。
②无防蚊蝇设施。蚊蝇是很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如日本乙型脑炎、附红细胞体病等),可传播很多疾病,所以在建猪舍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有条件的猪场应安装防护网,防止鸟类进场传播疾病。
③饲槽规格不当。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仔猪舍如果料槽过大,有的仔猪喜欢钻进料槽,易造成夹伤、夹死现象。保育猪的饲槽过小会使猪头过大的猪采食后头被卡在槽内导致脖、耳受伤。
④地面坡度不够或过于光滑。坡度不够会造成猪舍内常年积水,不利于粪污排除和清洁卫生;光滑的地面则容易造成猪摔倒和肢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