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产后[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检查应在产后48小时内认真观察,特别是初几个小时内,直到胎衣[[中医]胎盘和胎膜的统称。]排出[排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ái chū,是指从比较小的口或孔释放或流出排气管排出一缕青烟。]母猪分娩的时候,由于生殖**发生一系列急剧的变化,导致母猪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产后母猪以及刚出生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就更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随时观察产后母猪和仔猪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措施可以确切地保护母猪和提高仔猪成活率。

  

1、母猪产后正常情况

  母猪产后检查应在产后48小时内认真观察,特别是初几个小时内,直到胎衣排出。

母猪产后48小时内,该做什么?

  在产仔过程中只有少量胎衣排出,而大部分胎衣会在后一头小猪出生后1-3小时内排出;

  胎衣组织的表面新鲜、无腐烂物质和特殊的气味;

  产后母猪应该表现稳定平和、哺*正常、吃食、饮水都正常,不过采食量不会太多,表现为对吃食不感兴趣;

  大多数母猪可以从*户看到恶露,多数表现为*白色,数量丰富,一些母猪会持续3-4天。

  

2、如何进行产后检查

  母猪产出仔猪后,应先对母猪的胎盘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排出。

  若胎盘排出困难,应给予适量催产素进行肌肉注射,以利于胎盘娩出。

  然后仔细查看母猪*房有无红肿,若存在红肿症状,多为*房炎,必须及早治疗;

  后,密切留意母猪产后动态,如子宫与产道是否损伤,损伤程度是否严重。

  若存在炎症,应及时进行消炎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具体检查步骤可参考以下:

  母猪分娩结束后,每小时至少观察一次;

  如果胎衣在产后4小时未排出,向兽医或管理人员汇报;

  当胎衣排出时应检查,若有**,应检查直肠温度,正常为39-39.8℃;

  检查母猪吃食饮水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是问题出现的征兆;

  检查母猪是否安静,哺*是否正常;

  检查恶露,如呈浓*白色或带有血色,应检查母猪体温;

  观察母猪眼睛周围,如粘膜为红色,预示发烧;

  假如母猪体温超过40℃或更高,且不吃食显示有疾病状况,注射长效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并着手治疗;

  如怀疑有子宫内膜炎,应在产后36-48小时进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注射,并着手治疗;

  抗生素治疗和前列腺素注射记录在用药治疗卡上,并在母猪卡上记录时间、用药头份;

  如胎衣排出推迟或者子宫内膜炎发生,应小心*房的情况;

  两种情况都发生,应向兽医或主管汇报。

  进行妥善的护理,让母猪尽早恢复体能投入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

  

3、如何进行产后护理?

  1.环境控制

  母猪分娩后,应及时将其胎衣清除干净;同时,使用消毒药水将其后躯与*部擦拭干净。

  注意保持猪舍的干燥、整洁,控制好猪舍温度,一般在20~23℃左右为宜。注意保持猪舍内的安静,防止噪声过大而使母猪受到惊吓,影响内分泌或造成泌*困难。

  2.产后母猪的体力恢复

  母猪临产前一般会停止饮水,但生产期间会消耗掉大量体力,故母猪产后极易疲劳与口渴。

  此时,应及时为其补充能量,可给予1%生理盐水、电解质、**水等,若恢复情况较差,可给予直接输液补液。

  另外,母猪产后3d,可将其赶出猪舍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并给予一定量微量元素,促进母猪机体恢复。

  3.产后母猪的喂养

  母猪产完仔猪后,身体机能往往较差,此时极可能出现代谢障碍。

  所以,产后6-8h内,应不予喂食饲料,然后再逐步满足营养需要,以适应胃肠的消化功能。

  次日起,给予优质、容易消化的谷类饲料,并尽可能将饲料制作成稀粥状,促进消化。

  2天后,消化功能恢复较快的母猪,可给予正常饲料喂食。

  产后3-5天,注意适当增加饲料量,保障产奶量的充足以满足哺*需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