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草鱼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草鱼怎样驱虫(草鱼打虫用什么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鱼怎样驱虫
现在驱杀草鱼绦虫的办法很多,象达唑类、吡喹酮等都可以。但单一使用外用药效果肯定不行
池塘里每天断断续续的死草鱼,是怎么回事??
1、可能是水体被污染了,你可以检查一下上游是不是有工业废水或有毒废料污染了水源。
2、可能是水体富营养了,这两天气温忽高忽地,水体里微生物可能会大量繁殖,造成类似蓝藻暴发。
3、看看是不是有人投毒,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偷鱼或者与你有过节的人投毒。
4、为了减少损失,赶快换水,并把死鱼送有关部门检查化验,确定死亡原因。
草鱼生病要怎么治
1、烂腮病
烂腮病是最常见的病害,都在7-9月流行,发病期较长,它是由黏球菌引起的病害,发病时鱼鳃腐烂带有淤泥,腮内表皮充血,中间有一个腐烂的小洞。
防治方法:有病菌引起,所以要注意消毒灭菌,可用漂**防治,将漂**放在一个小竹篓中,竹篓口高出水面即可,记得每天更换,在喂食可选择鱼康复A型混合饲料喂食。
2、赤皮病
赤皮病主要危害鱼苗和成鱼,此病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发病时鱼的鳞片脱落,出现大面积发炎症状,鱼腹最为明显,鱼鳍的末端会腐烂。
防治方法:先用漂**泼洒消毒灭菌,再给病鱼喂食磺胺噻唑,要注意用药量,每10kg鱼用药在1克左右,喂食一两天后将药量减半,约一周即可痊愈。
3、肠炎病
肠炎病有产气单胞杆菌而引发的传染病,危害极大,往往发现较慢会传染整个鱼群,发病时鱼的腹部肿大,体表出现黑色,特别是头部,病鱼的肠壁充血,伴有**黏液,草鱼食欲不振或不进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用每立方米每克的漂**泼洒,在投喂鱼复康A型拌饵料喂食,每天两次,在第二天喂食磺胺胍,也是每10kg鱼喂食1克。
4、出血病
出血病由呼肠孤**引起,发病时鱼的全身充血,肌肉、鱼鳍、口腔、鱼鳃、肠胃等都会充血,将皮肤或鱼鳃打开,会发现鱼肉充血,鳃丝泛白。
防治方法:在幼鱼时注射**,可免疫此病达一年以上,发病时用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再用鱼用克列奥-鱼复康般饵料投喂,每天一次,一周内即可治愈。
草鱼得了肠炎怎么办?
草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病状与诊断 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似脓夹血状物,从*门处外溢.剖开病鱼腹部,腹腔内充满积液,明显可见肠壁微血管充血,或有破裂,使肠壁呈红褐色。剖开肠道内无食物,含有许多**粘液。 治疗: (1)鱼服康A型或B-I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A型200克,或用B-I型100克。 (2)磺胺胍或磺胺嘧啶.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第1天用药10克,第2-第6天每天用5克。 (3)克菌敏,A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本品100G.混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4天为1疗程。 马齿苋可治草鱼肠炎病 每千尾草鱼种用马齿苋30-40公斤,用打浆机打成浆后,与适量的水煮沸10-15分钟,连渣带汁拌入鱼常吃的饲料约15公斤,捏成团状,**后喂鱼,每天喂2次,喂2-4天后,肠炎目口治愈,若结合喂给治肠炎的鱼药,效果更佳。 笔者用马齿苋喂患肠炎病的草鱼,连喂3天后,鱼肠炎病消失,后经过重2次对患肠炎病的草鱼试治,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来源广,成本低。麻烦采纳,谢谢!
一亩鱼塘怎么养殖草鱼能赚钱?
鱼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先选址,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找挖掘机来挖,一般深度在1.5米,宽度是长度的十分之一即可。注意事项:
新开挖的鱼塘塘底无淤泥,水质瘦,浮游动植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有的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盐或有毒物质,对鱼类**大,易发生鱼病。因此,新开挖的鱼塘要想当年获得高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清塘消毒。为清除危害鱼体的重金属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放养鱼苗之前必须用清水浸泡洗塘,浸泡数天后排掉,曝晒数日后再重复浸洗一次。在放养鱼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一般干塘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浆全池匀洒,或带水按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二、施足基肥。当第3次浸泡池塘灌水时应同时施入基肥,以提高塘水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天然饵料。基肥应以猪、牛等畜禽粪肥为主,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15天按亩500-600公斤施肥。
三、投放鱼种。鱼苗下塘前,要求水深1.5-2米左右,水色以灰白色为好,一般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水质不能过肥,否则会引起鱼苗浮头死亡。鱼种投放应做到: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鱼种一般宜在冬季放养,鱼苗规格要求达到16.5厘米以上,水体较深的应达到20厘米以上。
四、施肥投饵。追施以人粪尿、化肥等为主,应坚持少施,勤施,一般每亩追粪肥150-250公斤。对养殖非滤水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按“四定”原则投喂配合饲料、青饲料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水色呈茶褐色为宜。
五、防治鱼病。经常对鱼体、饵料台、工具等进行消毒,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对症采取措施治疗,平时在饲料中加喂一些大蒜、维生素、有益微生物等,均可预防常见鱼病。新挖池塘养鱼普遍水浑,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应每10-15天按每亩池塘每次20-30公斤泼洒一次生石灰,这样既可沉泥清水,又可预防鱼病。
六、加强管理。新挖鱼塘鱼类的溶氧等生态环境不佳,应加强早晚巡视,勤注新水。勤处理池塘中的杂草、残饵等,在*雨连绵或天气闷热时,易浮头甚至泛塘,应尽早采取措施。
我养的鱼得小瓜虫病用什么药呢?
常用的杀灭小瓜虫药物不能渗透进入鱼皮肤、到达鱼体上的“白点”,不能**寄生在鱼身上的小瓜虫。多种药物经高渗、空气浸润或表面活性剂浸泡给药,能同时**裂殖体阶段和滋养体阶段小瓜虫的药物很少。1.绿水高温曝晒法
这是一种土法治疗。将病鱼放在盛有绿水的小容器中,置日光下曝晒,数日后可治愈。因为小瓜虫对温度较敏感,适宜水温在16~22℃。绿水吸热快,日晒后水温逐渐上升,当达到26℃以上时,虫体即自行脱落。此方法多见于用缸养殖观赏金鱼发生小瓜虫病时,小水体可用此方法。
2.辣椒生姜法
对于辣椒生姜法,毁誉参半,有些人反映效果很好,有些反映效果很差。根据笔者的观察,辣椒生姜选择得当,在每年6月20日前使用一次效果明显,关键是生姜需要选择沙姜,辣椒需要选用辣度很高的朝天椒,而不能选用菜椒,加水熬制后泼洒,效果明显。辣椒生姜法对小瓜虫裂殖体阶段有一定效果,而对滋养体阶段的杀灭效果不明显。
3.紫外线法
小瓜虫对紫外线十分敏感,紫外线对包囊体的最小致死量约为100000微瓦秒/厘米2。选用适合的紫外灯对养殖用水进行照射,能够杀灭外来水源携带的小瓜虫。
4.升高水温法
升高水温法适用于小水体。将水温缓慢提高到30℃左右(小瓜虫适应的水温为15~20℃),小瓜虫处于一个热**环境中,会脱落或者死亡。30℃水温维持48小时后再大量换水(换入30℃的水),之后缓慢降温到室温即可。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家庭水族箱养殖观赏鱼。
草鱼变白怎么回事啊
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金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
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也可直接使用市售的Sera治细菌治生虫剂、美利坚灭菌灵、女王鲸专治金鱼疾病剂、女王鲸治细菌剂及AZ00治细菌剂来治疗。
草鱼在什么季节最容易得病
相对其他时间,草鱼12月没那么容易犯病一般草鱼的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以及赤皮病这三种病。各种规格的草鱼都可发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居草鱼疾病之首,为了有效做好这三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具体介绍如下:
一、病原: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
二、流行规律:流行季节在4-10月份,其中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份主要危害1-2龄草鱼,8-10月份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一般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高峰期。在池水和池底淤泥中大量存在。当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良好时它们不能形成优势种群,不能感染鱼类,引发鱼病。当大量投喂劣质饵料,水质恶化或其他原因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侵入鱼体,从而引发疾病。病原菌可随病鱼的粪便或尸体大量排到水中,污染饵料,在经口感染其他鱼,从而形成草鱼“三病”的大规模暴发。
三、主要症状:病鱼无力地离群独游,头部发黑,鳃盖有半透明小孔,严重时鳃盖烂穿,鳃丝肿胀充血发炎,腐烂带有淤泥,腹部充血发红,鳞片松动脱落,*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粘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发炎成紫红色,肝脏土**。
四、病因分析:草鱼“三病”的第一次发病高峰在4-6月份,这时正值春夏之交,白天气温高于水温,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逐渐上升,密度逐渐下降;晚上气温低于水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表层水温也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导致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从而引起上下水体的对流,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带到整个水体,增加了养殖鱼类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最后导致鱼病的发生。草鱼“三病”的第二次发病高峰在8-10月份,正值夏秋之交,水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与春夏之交时一样,所以同样会造成水体的对流,引起鱼病的发生。此外这时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池底积累了大量的残渣剩饵和死亡生物及鱼类的残骸,水质也严重恶化,也容易造成病原菌在水体中的大量繁殖,最后引发鱼病。
五、防治措施:做好池塘环卫工作,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对于池塘环境条件,尤其是底质的改善,还可以采取在池塘中施放生石灰的方法。生石灰不仅能疏松淤泥,改善池底通气条件,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减少氨氮与**酸盐的生成和积累,而且还可以杀灭淤泥中的病原菌及其芽孢,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常用的方法是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清塘(50-100千克/亩),以及养殖过程中与发病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15-20千克/亩•米,1-2次/月)。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将鱼病的防治工作贯穿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草鱼出血病怎么治?
【预防】(1)消毒预防:利用生石灰、硫酸铜、漂**预防。按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25千克化浆全池泼洒,再用硫酸铜400克溶解后泼洒,每20天轮换用药1次,从6月份一直用药到10月中旬,同时坚持对食场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和漂**挂篓交替进行消毒。硫酸铜用量为100克,硫酸亚铁40克,漂**100克。每3天为1个周期,隔3天交替消毒1次。(2)中草药预防:按每亩水深1米用贯众500克,板蓝根、野菊花苗各200克,先碾碎,然后用10千克开水浸泡4~6小时兑水全池泼洒,每25天用药1次,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3)免疫预防:采用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或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草鱼种,能有效预防草鱼出血病。注射**的免疫保护期达14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可达95%。浸泡**免疫保护期达20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可达85%。人工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注意:使用注射**或浸泡**须按产品使用说明操作。【治疗】(1)外用药物:可全池泼洒硫酸铜或**铜,使池水浓度为0.7克/米3。但硫酸铜要连施2次(隔1天1次)。也可用敌菌灵,使池水浓度为0.6克/米3。
(2)内服药物:投喂三黄药饵,即每万尾鱼种用大黄、黄柏、黄芩各100~150克。磨成粉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后,拌饵投喂,连喂2~3天;每50千克鱼用大黄苏打片200片,磺胺嘧啶10片,捣碎拌饵喂鱼,连喂4~5天;每万尾鱼种(或50克鱼种)用水花生4千克、大蒜0.25千克、食盐0.25千克,磨碎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