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香菇栽培技术要点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香菇种植技术是什么?(香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香菇种植技术是什么?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14厘米,柄长3.5―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 22℃,以14―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5―7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9月―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13厘米,柄长3―4厘米,易形成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18、,以9-13℃为最适;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遇夏季高温会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关键技术
①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积累少,第一至二潮菇的畸形菇多。从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来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种期分别为:241―4为2-5月,庆元9015(花菇939)为4-7月,花菇135为2―4月。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秋季出菇适温要比南方来得早,接种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必须安排在气温5℃始日之后。
②合理的培养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适宜用杂木屑7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的常规配方,花菇 135品种的培养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③适时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工具常用1.5寸元钉制成,每段菇木刺孔的总量视菇木划分别进行。较紧实的菇木刺孔数要多些,含水量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一般掌握在100个左右,深度为1.5厘米。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一般刺三次孔,第一次在接种孔香菇菌丝圈直径6―7厘米,第二次在香菇菌丝蔓延到培养料50%左右,第三次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第 1-2次刺孔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内1.5厘米,第三次刺孔则在接种孔的背面。第二及第三次时培养料袋壁必须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状物。
④调整菇木堆形,调节料温。接种的菇木一字形排列,堆高8-10层,第二次刺孔通气的菇木横二纵三排列,堆高8层,第:次刺孔之后的菇木六角形排列,堆高5-6层。堆与堆之间要有空隙,行与行之间须有40厘米通道。在室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
⑤菇木适时转场。促使菇木转色形成均匀菌膜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线。241-4、9015(花菇939)的菇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转场,最迟为出菇前30天;135菇木不宜全面转色后再转场,因为转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发生,应采取长期的较暗光线培菌,出菇季节转场,边转场边出菇。
⑥促使菇蕾发生均匀。香菇241-4和庆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发生型的品种,在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适温季节来临时,采取温差**出菇较宜。若采取震动、击木(惊蕈)**,菇蕾就会大量发生影响香菇质量;花菇135菌株则必须有一定的震动或击木(惊蕈)**,否则出菇不均匀。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春栽迟生型品种,在杂菌和虫害预防上的重点是越夏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有:精细管理,尽量疏散菇木,及时通风降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发生局部污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涂刷,菇蚊可用专用蚊香、***等防治。
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
建设场地:建设在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准备菌棒:菌棒包含培养基,常见的有棉籽壳,然后在菌棒中再填入其它的营养物质,同时注意控制温度和水分。
接种时间:在3月份左右,温度需要控制在10℃-15℃。
注意事项:注意香菇菌棒营养的配比,平时光照不可太强或太弱,并要及时预防病虫害。
一、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建设场地
香菇的菇场需要建设在背风光照充足的地方,而且在种植香菇的地方,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资源,这样方便给香菇提供水分,并让香菇接受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让香菇生长的更加健壮,同时需要杀灭周围的细菌。
二、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准备菌棒
1、香菇的菌棒一般包括培养基,常见的有棉籽壳等,然后在菌棒中再填入其它的营养物质,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水分,有利于菌棒的上面长出香菇来。
2、因此菌棒的配比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相关的技术自行进行配比,为香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接种时间
1、一般香菇的接种时间在3月份左右,温度需要控制在10℃-15℃左右,然后可以把菌种接种到菌棒上,并注意保持菌棒的湿润度,避免其它杂菌进入。
2、然后注意保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样能够促进香菇的健壮生长。
四、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注意事项
1、在种植香菇的时候,一定要掌握香菇种植的技术,通过考察香菇种植的场地,然后注意香菇菌棒营养的配比,并给菌棒补水,然后把准备好的菌丝接种进去,这样就能够保证香菇的生长。
2、但是仅仅做好这些是不够的,在平时还要注意保持光照的合理性,光照一定不要太强或者太弱,并要预防病虫害,这样香菇才能够长得更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五、香菇怎么种植栽培方法:分布范围
1、香菇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2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比较早种植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2、我国的香菇种植地主要分布于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工种植几乎遍及全国。
3、世界上的香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侧的1个弧形地带,北至日本的北海道,南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到***的道拉吉里山麓。
4、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香菇变种,新西兰分布着类似的香菇,南美的塔哥尼亚也有种植。
分享和转发请注明内容出处:鸟基地博客 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本文链接地址:http://b.niaojidi***m/zz/2347.html
香菇怎么种植
香菇的第一潮菇出菇管理应注意什么?
根据季节安排的香菇生产,第一潮菇出菇的有无和多少对全季生产产量和效益至关重要。对于有特殊市场竞争需要的香菇生产,第一潮菇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达到预期的生产目的,出好第一潮菇,应注意如下几方面。(1)调整菌筒于符合出菇的状态 香菇菌筒经过长时间的菌丝培养期,为了出好第一批菇,提前把成熟的菌筒排场、上架,让菌筒适应出菇环境。通过脱袋的菌筒浸水或不脱袋的菌筒注水等管理方法,使菌筒含水量达到出菇含水量的要求;特别是那些经过越夏的菌筒,若菌筒失水过多,切勿一次性地补水过多,如果补水后菌筒的重量超过原菌筒的重量,往往使菌丝如浸泡在水中,造成缺氧窒息死亡。对于转色不全的菌筒,通过水分、通气、光线等管理,促使菌筒菌运转色。
(2)出菇场所的气温应符合该品种的温型 当季节安排应是该品种出菇的时候,但由于气温反常,未能达到往年的气温值,在无气温调节的情况下,要以自然气温为准,不可强迫出菇,此时即使出菇也是畸形菇。
(3)重视天气预报,及时管理出菇 根据气象预报的气温变化,分析菌筒管理出好第一菇的可能性,若有可能,及时进行温差、水分等管理,使气温一旦达到出菇的范围可及时出菇;如未提前管理的,往往错过出菇时机。
怎样种植香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种,需要怎样的场地?
新华书店买一本韩省华
编著的《
食用菌培育与利用
》(20元,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香菇袋料栽培的介绍
香菇袋料栽培是指在香菇的人工栽培中,以原料来源较广的木屑、棉壳、麸皮等配比以其它原料,代替椴木来培植香菇的一种技术。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香菇袋料栽培生产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制袋,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方面。香菇的种植方法?
摘要香菇种植先要进行菌种的制备,确定好栽培季节后,就可以进行培养的选择及配比处理,培养料发酵后进行装袋,再打*接种,接着是发菌管理及转色管理阶段,最后进行催蕾操作,出菇期要科学管理,最后采收香菇。space
香菇最新科学种植技术,各环节均有,超详细超全面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 ,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 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
段木栽培产的菇商品质量高,投入产出之比也高,可达 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于在林区发展。代料栽培虽然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也高, 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 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 但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仅为 1∶2。但通过益生菌在培养中的应用,可将投入产出比提高到 1:4 左右,而且不需要高温灭菌及一些防霉药物的使用。
space
香菇最新科学种植技术,各环节均有,超详细
种植流程
菌种制备确定栽培季节培养料选择及配比处理培养料发酵装袋打*接种发菌管理转色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
种植条件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 小分子的氨基酸、 尿素、 铵等可以直接吸收, 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 香菇也需要生长素, 包括多种维生素、 核酸和激素, 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 B 1 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 低于 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 10~20℃,并要求有大于 10℃的昼夜温差。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 15~25℃,中温型为 7~20℃,低温型为 5~15℃。
space
香菇最新科学种植技术,各环节均有,超详细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 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 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 40%~68%,空气相对湿度 85%~90%。
②段木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 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 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 50%~60%,空气相对湿度 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 在香菇生长环境中, 由于通气**、 二**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 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space
香菇最新科学种植技术,各环节均有,超详细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 质量次,但直射光又对香菇子实体有害。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的环境,培养料的 pH 值在 3~7 都能生长,以5 最适宜,超过 7.5 生长极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的发生、发育的最适 pH 值为3.5~4.5。在生产中常将栽培料的 pH 值调到 6.5 左右。堆料发酵 pH 值下降 0.5左右,菌丝生长中所产生的有机酸也会使栽培料的酸碱度下降。
space
香菇最新科学种植技术,各环节均有,超详细
播种时间与菌种选择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温室作为出菇场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季节性很强。各地香菇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
北京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夏播,秋、冬、春出菇,由于秋季出菇始期在 9 月中旬,所以具体播种时间应在 7 月初,6 月初制作生产种。应选用中温型或中温型偏低温菌株。但由于夏播香菇发菌期正好处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杂菌污染难以控制,所以近年来冬播香菇有所发展。
一般是在11月底、12月初制作生产种,12月底、1月初播种,3月中旬进棚出菇。多采用中温型或中温偏高温型的菌株。
space
香菇怎么种植
香菇的主要栽培方式有哪几种
香菇栽培源于中国。在1965年以前,国内一直延用“倒木砍花种菇”,即原木栽培,亦称老法栽培。其特点是,靠天然孢子接种,望天收菇,产量低而不稳。自1965年以来,逐步推广香菇纯菌丝培养物(香菇菌种)人工接种段木栽培法,亦称新法栽培,使我国香菇生产逐步走向稳产高产。同时,由于纯菌丝培养物的获得,使代料栽培应运而生。目前,我国采用木屑、甘蔗渣、棉秆等代料栽培香菇的方式,已由早期的砖式栽培发展为袋式栽培(俗称人造菌棒栽培或袋栽)。包括源于古田的大田袋栽模式(古田模式)和源于庆元的立体袋栽模式(庆元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前者要求适时脱袋转色出菇,而后者出菇时不脱袋;第二,前者在大田单层摆放,而后者在室内或小菇棚内多层立体摆放;第三,前者适于培育板菇,而后者适于培育花菇。显然,立体袋栽模式具有优质、高产、高效的特点,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新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资源丰富。在香菇的原产地,夏季(6~8月)气温多在25~35℃,即使是栽培高温(15~25℃)发生型香菇,也无鲜香菇应市。在长白山区,夏季气温多在30℃以下,特别是立秋后,气温多在25℃左右,且昼夜温差大于10℃,若辅以蔽荫措施,可以获得25℃以下的小气候,是进行香菇反季节栽培的理想环境。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创造的半熟料畦式栽培香菇技术(当地称为陆地栽培香菇),正是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参照滑菇块栽经验研发的香菇与高棵作物露地立体栽培新技术。地栽香菇以土地为载体,以高秆作物为遮光物,凭借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高产优质的反季节香菇,使“南菇北移”获得成功。湖北鹤丰、谷城等地,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林地,在夏季进行脱袋壅土出菇,进行香菇的反季节栽培也获得成功,为占领国内外的夏季(淡季)市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