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圈排粪道怎么设计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求100头香猪(90头母猪、10头公猪)养殖的猪圈建设及配套标准,谢谢!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100头香猪(90头母猪、10头公猪)养殖的猪圈建设及配套标准,谢谢!
亲,我是养香猪的,不过你15分就想买技术啊,呵呵。你买本书来看还实在些,能学到东西
怎么建设猪舍最好?
建设主要做好防寒保暖通风就可以了。
在建设猪舍的时候要注意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并且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扩展资料: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
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精料类型日粮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损失5%~10%的营养成分,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
每增一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质消化率二者无差别,蛋白质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圈养)
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图
商品肉猪平均一头使用面积1.2——1.5㎡,需要设计图可以联系我,我家里有养猪场,很先进的,设计图100块三个月养20个小猪的病都死了,现在猪圈还可以养猪吗?
消好毒,隔一段时间再消毒。这样就没事的,可以养。猪舍有几种建法?怎么建?
怎样提高猪场通风效果
1. 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猪场通风①合理选择场址。理想的猪场场址应背靠西北山,这样既可以防止冬季冷风对猪舍的**影响,夏季还可充分利用东南风。若在空旷地带建猪场,虽通风理想,但冬季保温难度大。另外,选址时尽量选择南北长、东西短的地形,这样猪场通风效果会更佳。
②科学进行猪舍布局。理想的猪舍排列方向应该为东西走向,即猪舍长轴为东西向,这样既有利于猪舍采光,又能保证猪场内通风畅通无阻。猪舍的横向间距应大于10米,纵向间距应在5米以上;连体猪舍应将东西走向的猪舍横面(即南、北墙)连在一起,各个连体之间距离应大一些,保持在30~50米。
③搞好绿化。绿化可以防止阳光直射,降低舍外温度,增加舍内外温差,但绿化时除隔离带外,猪场栽植树木不宜过密,宜种植大量草坪,栽植少量较矮树木,否则易阻挡风力,影响整个猪场通风。紧靠猪舍可以栽植泡桐等高大阔叶树木,其顶端会对猪舍形成良好遮*,下端则保证良好的通风。
2. 采用利于通风的设施设备
①猪床和猪栏。漏风猪床通风条件比较好,如果再辅以猪床下通风口和天窗,可以产生良好的通风效果。钢管猪栏非常有利于猪床水平通风,而实地面和砖砌猪栏则不利于通风,应避免在实地面上建造砖砌猪栏。
②完善通风设施。通风设施主要包括排气孔、窗和换气扇。理想的猪舍应该有3层空气流动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方位通风。第一层是地面通风口,它对排出长期滞留在地面的二**碳等有害气体至关重要;第二层是窗户,它既是采光通道,又是通风主要通道;第三层是天窗,它对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至关重要。换气扇是实行强制通风的常用设施,不管采用正压或负压通风方式,在安装时换气扇的风力方向应与暖季主风向一致。对于传统实地面猪床,笔者建议应在靠近地面的位置加装排气扇,以加速二**碳等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排放。
③供暖和降温设施。冬季通风易造成猪舍内温度下降,因此,要保证冬季合理通风,必须配备热风炉、地热管、热水散热片、电地暖等供暖设施,以保持猪舍内温度的稳定;夏季为了提高通风降温效果,可以配备水帘等降温设施。
3. 实行合理的通风模式
通风模式主要包括3种:一是自然通风,通过门、窗等自然通风口进行空气和热量交换,主要适应于猪舍面积小、存栏密度低和生猪日龄小的猪舍,是冬、春气温较低季节常用的通风模式;二是强制通风,借助风机通过正压或负压作用进行空气和热量交换,主要适应于猪舍面积大、存栏密度高和生猪日龄大的猪舍,是一年四季通风常用模式;三是降温水帘+强制通风,通过负压通风交换空气和促使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达到降温作用,主要适应于猪舍面积大、存栏密度高和生猪日龄大的猪舍,是夏季通风降温的较好模式。
4. 统筹兼顾,规范操作
一到冬季,猪舍的通风、保温就非常矛盾,通风不足,舍内空气质量达不到要求;通风过度,舍内温度过低。因此,在进行通风时,首要完善供暖设施,保证暖气供应,最好配备气体测定仪和温度计,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调整,既要保证有害气体低于临界值(猪舍内氨浓度应控制在0.003%以内,二**碳浓度不应超过0.15%,硫化氨浓度不应超过0.001%),又要保证猪舍温度尽量达到适宜温度。一般哺*仔猪舍的适宜温度为28~35℃,保育仔猪舍适宜温度为22~28℃,其他猪舍适宜温度为16~22℃。
想办个小型养猪场可是我一点资金也没有怎么办呢?国家有免利息的贷款吗?建猪圈买仔猪伺料等等都需要钱啊
投入是小问题,赚钱盈利才是关键,你的养殖技术怎么样?如何制造,沼气池?
网上 书上有相关资料看一看第一章 沼气池的建造
第一节 标 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50?4752──84,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主要技术标准:
1、气密性:池内气压为800毫米水柱时,24小时漏损率小于3%。
2、单位有效池容日产气量,每m3平均日产气量在0.15m3
至0.30m3。
3、正常贮气量为日产气量的50%。
4、强度安全系数K≥2.65。
5、正常使用寿命20年以上。
第二节 池型和建池技术
一、恭城(蒙山)式池型
1、特点
该池型经改进,装有2条塑管,一条是出料水管,一条是自动排渣管。
2、结构
恭城式沼气池结构分八部份,(见附图1)。 ①进料,②发酵池,③排渣池, ④水压池, ⑤出料管,⑥排渣管,⑦进料管,⑧活动盖(密封盖)。
3、建池技术
⑴容积计算
正、反削球容积=(池径)3×0.133
圆柱体容积=(池半径)2×3.14×池高
总池容积=正、反削球容积+圆柱体容积
⑵备料
建一座8m3沼气池,需要粗砂2.5m3、细砂1m3、水泥1吨,钢材10公斤,碎石1m3,红砖1300块,进、出料管各一条。
⑶水压间设置
一般水压间大小约等于池容积的1/8强,水压间底线略高于贮气位上10公分。
⑷建池步骤方法
①放线开挖土方。根据需建池大小,确定池半径长度,画成圆圈比实际半径大10公分,撒石灰作线,即可挖土。一般挖深1.8至2.2米,底部成锅督形,凹下25至30公分。
②用砖和黄泥浆砌成模墙1米高左右,然后顺着周围现浇150#混凝土,厚10公分池墙并充分震荡混凝土起浆均匀为止。
③池顶施工有二法。一是采用拱尺施工,拱尺(竹竿)=0.725×池径。将竹竿一端固定于池底**部位,顺着拱尺向四周砌侧砖,直至天窗。然后现浇混凝土8至10公分厚,硬透后拆掉砖块,进行批荡。二是预制板盖顶法,用模具制好预制板,在池墙现浇好后,将预制板盖上再现浇4至5公分厚混凝土。
④池墙池顶现浇好混凝土后,在池内壁和内顶用1∶2.5水泥细砂浆作底、中、面层的批淌,每层厚约5毫米。用棍子,木档子出力擦实,不现砂粒,不离,③水压间,④进料,⑤进料管,⑥循环水管,⑦连通管,⑧出料,⑨导气管,⑩活动盖。
3、建池技术
①发酵池、贮气间、水压间的池壁均可采用预制件或混凝土现浇而成。
②发酵池顶和贮气间顶均采用预制件砌成,然后再现浇凝土厚5公分。层层压实,互相粘连,批淌后抛光表面,杜绝漏气。发酵池顶为拱形。
③施工工艺同恭城池要求一样。
④该池直径2.4m,发酵池高1m,气室和水压室高各0.5m
(包括隔层约0.1m)。进料管、活动盖直径0.6m,其中管直径16至18公分。循环水管直径12至14公分。出料高0.5m、宽0.6m。拱顶和水压室底预制板,每块加2条Φ6mm钢材。
家用
养猪喂食的最佳时间,每天多少合适呢?
一天喂养3次以上和一天喂养2~3天的增重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分喂并不能让猪长得快。在生产中,有的人采取多餐喂养,甚至自由进食。这种做法很不好,而且这种喂养方式也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因为用不同的饭菜或者无限的饭菜喂养往往会让猪不饿,长时间不饿的猪也不会有进食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消化**,食欲不振。其次,多餐喂养的猪每顿吃的比较少,而且这些小营养成分只供猪维持和消耗后,并没有太多多余的供猪增重。相反,当天喂的饭数少的时候,猪每顿吃得多,每顿吃的营养都是用来维持的,而且还有很多营养可以用来增重。再次,多次喂食增加劳动强度,浪费时间。生产实践证明,每天喂猪2~3餐为宜。一方面营养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另一方面猪会长期感到饥饿,猪会因为饥饿而焦躁不安,影响休息;过量饲喂会超过猪胃的负担,引起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障碍和消化**,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饲料营养成分,造成浪费。那么多少饲料适合养猪呢?这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因为大猪和小猪的喂食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投喂量的一般原则是猪量少既不过剩也不严重饥饿。抓的方法是每顿喂完猪,槽里既没有剩料,也没有猪把槽里的料舔得很干净,猪也抬头看桶。也有很大的吃的**。还有,下一次喂食,猪饿了,狼吞虎咽的时候,说明最后一餐的喂食量少了,应该增加喂食量。如果猪吃完后已经离开了食槽,但是食槽里还有剩料,说明喂量大,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减少喂量。
按照饲养标准中的规定,母猪孕前(孕后前80天)体重90-120公斤,日采食量1.7公斤,体重120-150公斤,日采食量1.9公斤,150公斤以上体重2公斤。妊娠晚期(分娩前一个月),体重分别在90-120kg、120-150kg、150kg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2.2kg、2.4kg、2.5kg。膳食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可消化能2.8-3.0兆卡/千克,赖氨酸0.4%-0.5%,钙0.6%,磷0.5%。此外,除了饲喂配合饲料外,为了使母猪感觉吃饱,补充维生素,最好搭配优良品种的绿色饲料或粗饲料。断奶后身体偏瘦的多产母猪,从交配前10天开始增加采食量,直至交配后生殖条件恢复。对于妊娠早期营养状况达到70%的多产母猪,妊娠早期给予低营养水平,后期增加采食量(按饲养标准)。对于幼母猪,由于自身发育和胎儿的需要,整个孕期应采用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的饲养方式。无论什么类型的母猪,在妊娠后期(分娩前90天至3天)需要短期优化喂养,每天给每头母猪添加1kg配合饲料。
临产前5-7天,精饲料应减少饮食的10%-20%,饮食中应添加麦麸,可增加到原饲料的一半,以防止便秘。分娩前10-12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冷天要喝水暖暖身子。分娩当天可饲喂0.9-1.4kg日粮,然后逐渐增加,5-7天达到哺*母猪的饲养标准和饲喂量。最好在分娩前7-10天内喂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可以预防仔猪和母猪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