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磷酸盐超标怎么处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污水处理什么原因造成总磷超标 磷超标该怎么处理(污水中总磷超标的原因)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污水处理什么原因造成总磷超标 磷超标该怎么处理

一、总磷超标的原因

1、净水总磷太高(进水不稳定)

2、好氧段的聚磷菌,不能大量摄取溶解性磷,排泥不畅,沉淀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还原电位增高、造成磷释放,除磷效果就会不尽人意,就会产生总磷超标。污泥浓度高,加大排泥。

污水处理什么原因造成总磷超标 磷超标该怎么处理

二、总磷超标解决方法

1、在后端投加除磷剂来解决,生活污水厂经过生化后,磷一般都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铁盐、铝盐,除磷剂等对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2、通过调节微生物营养比例、DO值、污泥浓度等一系列因素,调整生化处理效果,提高生化去除率。

3、添加污水处理工艺设备,进一步对总磷进行处理。

4、微点环保建议

总的来说,总磷超标解决办法有这三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后面两种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于高浓度的总磷处理,而投加除磷剂节约成本,操作简便,适合去除中低浓度的总磷,一般前面两种方法都不能把磷完全降到达标,要配合除磷剂一起使用。

养殖水体**酸盐高怎么办

1、要预防**酸盐过高必须从做水开始,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制剂,水质偏浓或*雨天气施用光合细菌或*酸菌制剂,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多施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促进含氮有机物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

3、如果发现**酸盐过高,应该从处理塘底开始,施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然后,再大量施用具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加强增氧。

注:养殖中、后期水体**酸盐过高,是由于池底有机物较多,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酸钠,**酸钠为白色至淡**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食入0.3~0.5克的**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扩展资料:

防止**酸盐中毒的有效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8、多食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新鲜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钟处理,马铃薯放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昼夜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市**酸盐监督管理若干规定

水产养殖池塘**酸盐太高怎么降

用**酸盐降解剂解决。

高密度水产养殖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氨态氮和**态氮,它们对水产动物都有一定的毒性,而且会降低动物的免疫性并诱发多种疾病。**酸盐降解剂是由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复合而成,可将水体中的氨态氮和**态氮转变为氮气从水中放出,并且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水体中由于氮过量造成的水质恶化。

以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为主要成分的**酸盐降解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酸盐的毒性作用,优于传统的**酸盐降解剂-硝化细菌,众所周知,硝化细菌因为生长周期长,作用时间缓慢,并且生成的硝酸盐极易被还原成**酸盐,恢复其毒性,

而以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为主要成分的**酸盐降解剂,是利用好氧反硝化菌产生的反硝化酶,使**酸盐与脱氮素发生**还原反应而产生氮气,从水中放出。

脱氮素是一种利用特定微生物发酵的产物,不溶于水,可沉到池塘底部,利于反硝化反应的发生。

扩展资料

养殖管理

养殖环境

1、提升池塘水位。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2、增加水体溶氧。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3、生物调控水质。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著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科学投喂

1、要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2、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水质。

3、在河蟹养殖中投喂的鱼饲料一是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病防工作

1、采用二**氯、二溴海因、漂**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治病害的发生。

2、在饲料中可间隔一段时间添加适量的Vc、免疫多糖或内服药物,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3、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治疗切莫病急乱投医。在用药时一定要遵照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选用优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减少用药量,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产养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盐降解剂

鱼塘**酸盐高怎么办

新手怎么养殖水产?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磷酸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安全浓度是多少?

磷酸盐对鱼类没有毒性。然而,磷酸盐偏高却能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繁殖,间接影响鱼的生长。(过度繁殖的藻类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对鱼的生长造成损害。)磷酸盐比硝酸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更显著。一般情况下,当磷酸盐检测值达到1mg/L时, 水质将宜于藻类繁殖。当磷酸盐水平达到2 – 3 mg/L或更高时,藻类生长将难以控制,藻类爆发随时可能发生。因此,理想的磷酸盐水平应该是0.05mg/L以下。这些奥克丹官网上都有的,他们有专门检测养殖水质的仪器。

冷冻水产品中复合磷酸盐的使用标准(按GB2760)

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第45页,集体请查看!!!

鱼塘氨氮超标怎样处理

减少氨氮浓度,增加溶解氧的办法有:

1、多开增氧机,促进池水上**动,增加池塘底部溶解氧,并促进氨氮及其他有毒气体散出水体。

2、经常换水,多抽排底层水,每次30cm左右,再注入新水。

3、根据水质情况,使用带*酸菌、有机酸等产品,培养新鲜藻类,促进藻类对氨氮等有毒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4、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搭配模式,合理利用水体空间,避免盲目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高产量。

5、加强投饲管理,选择优质品牌饲料,合理投喂,减少浪费和对水质的污染。

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处理方法:

1、应及时向池中施用氨净、氧宝。

2、第3天再用肥水素、肥水宝之类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扩展资料:

造成氨氮超标的原因:

1、养殖鱼类的粪便及其它排泄物、浮游生物残骸、淤泥等处理不当产生氨氮。

2、气候变化时控料不及时,造成残饵过多,在水中腐朽造成氨氮值升高。

3、水体缺氧时各种有机质、硝酸盐、**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

5、接近大面积栽培园区的池塘,经雨水冲刷后把农田的氮肥冲进水体后导致氨氮反常。

6、运用鸡粪、猪粪、鸭粪等有机肥以及鱼鸭混养的水体,长期运用会导致氨氮偏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产养殖业

为什么海水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过度养殖,投入的饲料,养殖品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磷和氮,这两种物质不会第一时间被海流冲走,就会形成水体营养化:

将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它们异常繁殖(主要是藻类),这样就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藻类在水体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2)藻类种类逐渐减少,并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饵料,而其中有一些种属是有毒的。
(3)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的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严重影响水产类动物的生存。

以前花鸟鱼虫里见过好多卖苏卡达的,现在都不让卖了吗?如果办理养殖证可以进吗

最新颁布的野生动物保**,将这些都列入保护动物,个人不能擅自养殖。是否能够办理养殖证,要去当地的主管部门咨询。办不了证的种类,就不可以进。

水产养殖磷酸盐超标怎么处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