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鲳鱼养殖基地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养好鲳鱼麻烦告诉我(金鲳鱼好养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养好鲳鱼麻烦告诉我
我也养了小乌龟,你不要放太多水,而且现在天气炎热,不要把它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它也会难受的哦!呵呵。然后呢,去花鸟市场去买些龟食,每2--3天喂几颗,否则小龟龟会胀死的哦!
呵呵,告诉你个小秘密:我的小龟龟叫“司马小强”,很有学问的哦。
祝你和龟龟一样自由,快乐。 饲育陆龟时奉行的法则:
1.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工繁殖的永远比野生的好.虽然野生的陆龟通常都比较便宜,但是它们的便宜当然是有原因的。当它们在原产地被捕获,然后集中到 收容站,等到数量足够时在黑暗拥挤的情况下被运送到千百公里以外的转运站等待出口,再几经转运才能到达世界各地的宠物店,这个过程陆龟都处于高度紧迫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弱化陆龟的免疫系统而导致各种并发症诸如体内寄生虫的大量滋生、败血症等。很多甚至当场死亡,这些还不包括这种购买行为对生态所造成的致命打击。大多数的陆龟现在都已能人工繁殖,对一只健康长寿的陆龟而言,贵一点也是值得的。
2.检疫。我自己对新陆龟隔离检疫三个月以上才让牠们加入原有的龟群,我还知道有人甚至检疫一年以上。多数的陆龟都可以活到上百岁,与这种寿命比较起来检疫期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6.复制栖息环境。陆龟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才适应它们独特的自然环境,有些生存在非洲的沙漠地带,有些则半水栖的生存在亚洲。虽然有部份是杂食性,但是大多数都是完全草食性的。一定要在购买前先研究该种类的习性,这样当龟买回家后才能马上适应,紧迫的压力也能降到最低水平。
7.天然的紫外线。市面上没有任何光源可以与自然光比拟的,也许有人认为言过 其实,但我可以坦白的说当我在春夏季节把所养的陆龟移到户外的龟圈时,陆龟们都"笑"了。早上上班前把爱龟移到室外,下班后再移到屋内, 这样你的龟龟一定会更健康。
北方淡水水体及花鸟市场可见的用来喂热带鱼或龟的小鱼一般常见如下数种:
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麦穗鱼属之麦穗鱼(状似草鱼,最为常见,春夏间嘴边有 珠星);
鲤形目、鲤科、鮈亚科、棒花鱼属之棒花鱼(为底栖鱼,一般在卖鱼的盆缸中伏于 水底,头甚大,有须,体长,被黑斑);
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鳑鮍属之中华鳑鮍和彩石鮒(体扁,状似海中的鲳鱼, 体侧多有蓝绿色条纹,非常漂亮);
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之鲫鱼幼体;
鲤形目、鳅科各亚科之泥鳅(常见的有泥鳅、北方泥鳅、大鳞副泥鳅、花鳅、北方 花鳅、北鳅、北方须鳅、花斑副沙鳅等,往往在大量的泥鳅中混有各种杂鳅);
雅罗鱼亚科、[鱼岁]属之洛氏[鱼旁岁首]和花江[鱼旁岁首](这两种鱼有的地方俗 称柳根,体被细鳞,善跳跃);
鯿鮊亚科、[餐头鱼底]鰷属之[餐头鱼底]鰷(俗名白飘子,鱼体长,侧扁,鳞极易 脱落);
[鱼丹]亚科、马口鱼属之马口鱼;
[鱼丹]亚科、鱲属之宽鳍鱲(该亚科这两种鱼体貌极相似,体侧有数条纵向的粉色 暗纹,臀鳍甚长,容易辨认);
鲈形目、鰕虎鱼亚目、鰕虎鱼科、鰕虎鱼亚科各属之各种鰕虎鱼;
鲈形目、鰕虎鱼亚目、鰕虎鱼科、孔鰕虎鱼亚科、栉孔鰕虎鱼属之栉孔鰕虎鱼;
鲈形目、鰕虎鱼亚目、塘鳢科、黄[鱼旁幼首]属之黄[鱼旁幼首](鰕虎鱼亚目的鱼 种长相均类似棒花,但无须,亦喜伏于水底);
鲈形目、攀鲈亚目、攀鲈科、斗鱼属之圆尾斗鱼; 鳉形目、鳉科、青鳉属之青鳉(俗名大眼贼); 鲇形目、鮠科、黄顙鱼属之黄顙鱼(俗名嘎牙子);
另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乌鳢(俗称黑鱼)、鳡、鳤、鯮、鲌、鯝等大型鱼类的 幼体甚至黄鳝、鳗鲡、鲇鱼幼体等亦可见混杂其中。
以上所列鱼类,鳅类、鳑鮍、鲫、斗鱼、[鱼岁]鱼、青鳉及鲤、鳢、黄鳝、鳗鲡等 均极耐缺氧、耐污、耐飢,可作为龟的常备活饵,无需加氧过滤。其它鱼种,若以 滤泵等设备饲养,未免太过奢华,建议买来后应即趁活装入小型盛水容器(我平时 以酸奶盒为之)放于冰箱速冻(切勿干冻),用时以凉水化开(切勿用温热水 化),可保新鲜。
本人老家是鱼的养殖基地,每户都有10亩大鱼塘,总面积有上千亩,有鲤鱼、鲳鱼…………。没有路子销售,
你们多少钱一斤鲤鱼,,我想要,,海昌鱼是深海鱼还是浅海鱼
鲳鱼学名银鲳,栖于近海中下层英文名: Silvery pomfret
地方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镜鱼、草鲳、白仑、乌伦、枫树、叶、扁鱼。
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头较小,吻圆钝略突出。口小,稍倾斜,下颌较上颌短,两颌各有细牙一行,排列紧密。体被小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体背部微呈青灰色,胸、腹部为银白色,全身具银色光泽并密布黑色细斑。无腹鳍,尾鳍深叉形。 【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
【来源】为鲳科动物银鲳的肉。
【生境分布】栖于近海中下层。以小鱼、硅藻等为食。产卵期5~6月。分布我国沿海,以南海和东海为多,黄、渤海较少。 生态环境: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深30-70m潮流缓慢的海区内。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有季节性回游现象,生殖期5-6月。怀卵量11.7-21.8万粒,卵浮性,径1.6-1.9mm。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化学成份】银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异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原形态】银鲳,体卵圆形,甚侧扁,一般长20-30cm,大者长达40cm余。头短小,侧扁而高。吻短,圆钝,稍突。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口小,微斜,上下颌各具细小牙1行,排列紧密。鳃孔小,鳃耙(4-6)+(7-11),细弱。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侧线位高,与背平行,侧线鳞110-130。背鳍Ⅸ-Ⅻ,Ⅰ-42-48,起点略在臀鳍起点前上方,臀鳍Ⅵ-Ⅶ,Ⅰ-41-46。成鱼背鳍与臀鳍的鳍棘均埋于皮下;鳍条部相对而同形,呈镰刀形,前部鳍条均稍延长,但不伸达尾柄上。胸鳍24-27,较长,无腹鳍。尾鳍分叉较深,下叶比上叶稍长。体具银白色光泽,背部微呈青灰色,多数鳍片上有不明显的微小黑点。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
越冬的淡水白鲳鱼种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体表光滑。凡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撮食能力差的,都应尽量剔除。
越冬的日的是为次年培育出大规格的鱼种,因此,进入越冬池的负种规格必须根据次年市场需求的鱼种规格、市场行情、越冬池的水温、换水量及越冬期汁划鱼种生长量等情况来综合确定:,进入越冬池的鱼种规格不宜过大,规格大,则越冬数量减少,越冬成本提高;规格亦不宜过小,太小的规格越冬成活率不高。一般以全长4-5厘米以上为好,且规格应尽量整齐。如果足分批培育的鱼种,或者是由于饲养、管理等原因造成鱼种规格过分悬殊,进越冬池前则应进行过筛,规格大小不同的鱼,必须分池越冬,以确保越冬鱼种的成活率。
为使进越冬池的鱼种体质应进越冬池的运输和增强鱼体对疾病的低抗力,在越冬前的一段时间里,应将鱼种置于专池内进行强化培育。尤其秋季,鱼类摄食量大,必须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使淡水白鲳在越冬前体内多积累些营养物质,达到体壮膘肥,以供越冬时消耗。
一、生物学特性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鯵科,鲳鯵属。 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 小圆鳞,粘著牢固,不易剥落。前上颔骨向外伸展,第二背鳍及臀鳍前方的软条,构成状似 镰刀的圆形,体长为体高的2倍左右(幼鱼)或不及2倍(成鱼)。第一背鳍有硬棘7枚,其 中第一枚埋入体中,用手抓活鱼时易刺伤手心。第二背鳍有软条17枚~20枚,臀鳍有硬棘2 枚,软条16枚~19枚。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 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 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鱼苗在广东、广西、福建均有一定数量可 捕,**、海南人工已育苗成功,有相当数量返销广东、福建网箱养殖,有人曾想在广东惠 东孵化育苗没有成功。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 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金鲳鱼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养殖者根据 金鲳鱼生长速度非常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饵量,使其迅 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 二、网箱养殖 1.海区的选择 网箱养殖金鲳鱼的海区选择非常重要,金鲳鱼为暖水性鱼类,海区最好选择在广东惠东 (包括惠东)以南的海区。网箱底距离海底以最低潮位计以1.5米左右为宜,风浪平静,交 通便利。 2.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阶段,为早日收获,早日出售体长6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 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 3.日常管理 (1)投饵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一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 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月~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 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 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4次甚至5次。配合饲料可参照说明 来投喂。 (2)安全检查 为防止逃鱼,要经常对网箱进行检查。在台风过后,检查网箱有无损 失,有无逃鱼的现象发生。 (3)消除网箱附着物 网箱下海一段时间,有污损生物附着在网箱上,要及时清除。 (4)记录 记录和资料累积,是提高养鱼技术的重要工作。每天一定要对水温、盐度 、鱼摄食情况,死鱼情况,天气变化情况,鱼病情况等作详细的记录。 4.疾病防治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 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 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这是什么鱼,哪里有想弄几只养养
这个是燕尾孔雀鱼孔雀鱼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
缎带孔雀鱼是高端孔雀鱼的代表,缎带孔雀鱼区别于一般孔雀鱼的不同,就是在腹臀部鱼鳍上。缎带孔雀鱼拥有特别的基因,拥有长长的腹臀鳍,使其在游动的时候,更灵动、更飘逸、更漂亮。关于缎带孔雀鱼的繁殖问题,很多人认为缎带孔雀鱼的公鱼没有繁殖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缎带孔雀公鱼是有繁殖能力的,但是相比正常的孔雀公鱼,繁殖力的确是有所不足,通常,只有正常公鱼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繁殖力。而缎带孔雀母鱼的繁殖力是没有影响。出于繁殖问题的考虑,所以在鱼市场上出售的缎带孔雀鱼多数是以一条无缎带的孔雀公鱼搭配一条有缎带的孔雀母鱼。
燕尾缎带孔雀鱼,由人工繁育而成。是由缎带基因和燕尾基因组合而成。这种鱼十分稀有并且十分美丽。既具有宽大的缎带,在尾部还具有燕尾的形态。只是,这种鱼在市面上很少,因为想把缎带和燕尾的基相组合,十分困难。
燕尾缎带孔雀鱼体长四至五厘米,十分美丽。色彩多样。
适宜温度:22度~25度
习性:杂食
性格:文静
鲳鳊鱼有些什么种类啊?
常见品种银鲳
亦称镜鱼、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银鲳。
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米~110米的水域,早晨及黄错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东海银鲳,春季从**海域北部北上到东海北部,每年5月上旬(立夏)以后,渔群就北移进入浅水区生殖,喜欢在浅海岩礁、沙滩水深10米~20米一带河口处产卵,卵浮性,产卵量8万~35万粒。
金鲳
学名卵形鲳鲹,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不易剥落。鱼肉为白色,细嫩,鲜美可口,为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带和温带海区中。金鲳鱼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
红鲳
学名短盖巨脂鲤,别名也叫淡水白鲳,成体有着黑色的背鳍和闪耀着桔红色金属光泽的腹鳍。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带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花鲳
学名巴西真鲳,体延长或体甚高而侧扁,口中大,口裂斜,上颌骨后端达眼中部下方。前鳃盖骨边缘具小棘,背鳍和臀鳍基部被以鳞片,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5~9鳍棘,鳍棘柔软,最末鳍棘长度等于相接鳍条。臀鳍3鳍棘,尾鳍凹形或叉形。背鳍8~9鳍棘27~29鳍条,臀鳍3鳍棘23~25鳍条,侧线鳞100~130,体长为体高的1.9~2.6倍,椎骨29。原产于西南大西洋区,从巴西至阿根廷火地岛海域,栖息深度22-133米。
刀鲳
刀鲳鱼,又名眼眶鱼、皮刀鱼,属肉食性鱼类,喜欢追逐发光的猎物,主要栖息于较深的水域,有时会游到沿岸水域觅食,甚至发现于河口区。体近似三角形,甚侧扁。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深弧形隆起,锐薄如刀。口小前位,几乎呈垂直状。体被细小鳞,不易察觉。侧线不完全,分两支。背鳍基底长于背鳍,大部鳍条埋于皮下,仅末端外露。腹鳍条细长。尾鳍叉状。体背深蓝色,腹部银白且有淡**。侧线上下有2-4列蓝绿小斑,比银鲳鱼肚子大。市场上常有不法商家用其冒充银鲳鱼售卖,但其营养价值远不及银鲳。
乌鲳
俗名黑鲳、铁板鲳、乌鳞鲳。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热带及**带中上层鱼类。其一般生活于水色澄清的海区。体呈卵圆形,高而侧扁,体长可达40厘米以上。背、腹缘甚凸出、头小,吻短,口小,两颌牙细尖,鳃耙粗短。体被小圆鳞,呈黑褐色。侧线明显稍成弧形,尾柄处的侧线鳞较大,形成一隆起脊。
灰鲳
近海暖温性鱼类,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日本、东南亚等地。灰鲳生长迅速,肉质肥厚,口味鲜美,是上等的食用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体呈菱形。背鳍和臀鳍显著延长,尾鳍分叉,下叶延长。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皆具银灰色光泽。灰鲳为近海洄游性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海区,冬季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弧形海沟内越冬,栖息水深不超过130米,喜在*影中群集。成鱼主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鱼主食小鱼、箭虫、桡足类等。
刺鲳
俗名䖳鲳、肉鱼、瓜核、肉鲫、南鲳、玉昌、海仓。生活于**带海域,幼鱼栖息于表水层,常躲藏于水母触须中以寻求保护,成鱼则为底栖性鱼。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产浮性卵。体呈长卵圆形,侧扁。头小,吻短。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部青灰色,腹部色较浅。鳃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尾鳍深叉形。
鲳鱼,别名有镜鱼、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
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等。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
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动物为食。鲳鱼是热带和**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
鲳鱼是否能养殖
能养殖。池塘养殖技术关键
1、池搪条件:塘口面积5—20亩不限,水深1.5—2.5米为宜,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精养塘每6—8亩要配备一台3千瓦增氧机。放养前池塘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消毒。
2、鱼种放养:依据池塘养殖品种,饲料的具体条件和计划养成规格及产量指标确定养殖模式。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消毒。
3、饲养管理
①饲料选择:淡水白鲳食性广,对饵料的粗蛋白要求不高,成鱼饵料粗蛋白含量一般为26—28%,各种农副产品及人工配合饵料,瓜果皮,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多种水生、陆生植物,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螺蛳、池底有机碎屑,腐殖质及小鱼小虾都吃。
②饲料配比:集约化养殖中常使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饲料配方:工、主原料鱼粉5%,豆饼20%,菜饼35%,粗面40%,添加剂、赖氨酸0.3%,蛋氨酸0.2%。配方2::细麦麸50%,豆饼粉25%,鱼粉15%,玉米粉8%,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骨粉、食盐2%。
4、投喂方法
①定点:以池塘长边的中间为固定的投饵点
②定时:水温18℃开始引食,日投两次,上午10点,下午3点;水温20—23℃时,上午9点,中午1点,下午5点3次;水温23—25℃时日投3—4次;水温26—30℃时日投4次,即早上8点11点,下午2—3点,6点。
③定量:水温18℃时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0.5—1%;水温20—22℃时为2%;水温23—25℃时为3%;水温26℃以上时为5—6%。
④诱导式投喂:在投饵之前,以敲击铁锹或木桶为信号久之鱼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闻声便集中觅食,从而可提高饵料利用率。
银鲳鱼、白鲳鱼、鲳鱼、平鱼是一种鱼吗?如何区分?
简单来说,鲳鱼是一个大的类别,银鲳鱼是隶属于这个类别下的其中一种种类,白鲳、平鱼等都是银鲳鱼的别称。鲳鱼是什么鱼?所谓鲳鱼,是属于鲈形目、鲳科的鱼类,它的体型呈短、高、扁的特点,大致是菱形的样子。
鲳鱼是我们经常能看到、吃到的一种海鱼,它的分布很广,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都有,我国东海、南海也有大量鲳鱼。鲳鱼的营养价值也很丰富,除了海鱼常见的DHA之外,鲳鱼还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比较低的脂肪含量,每100克鲳鱼含有15.6蛋白质以及6.6克脂肪,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值了。从肉质上来看,鲳鱼的肉质很细嫩,而且鱼刺很少,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特别合适。此外,经常食用鲳鱼,对于消化**、贫血。筋骨酸痛等症状,有比较好的缓解效果。
银鲳是什么鱼?鲳鱼有很多具体的类别,包括银鲳、金鲳、红鲳、灰鲳等等,不同类别的鲳鱼,在外形和味道上都有细微的差别。
银鲳鱼,别名白鲳、平鱼,它是鲳鱼的其中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鲳鱼类型,它的特点就是全身银白,体型较小,肉质细腻。
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鲳鱼,银鲳是比较“金贵”的,不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口感上,银鲳都是鲳鱼里的佼佼者。这是因为,银鲳基本都是野生的,目前没有实现人工养殖。而且银鲳除了中间的脊椎骨之外,全身上下几乎没有其他鱼刺,肉质格外细嫩。对于银鲳来说,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清蒸。由于银鲳本身有过硬的品质,只要简单的清蒸,就能完全凸显出它的鲜美味道,哪怕是厨艺小白也能轻松驾驭。
大家是不是搞清楚银鲳、白鲳、鲳鱼、平鱼的区别了呢?这里要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想买鲳鱼吃的话,最好还是购买银鲳,做法简单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