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后备母猪适时配种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什么时间配种最合适?(母猪配种什么时间最佳)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什么时间配种最合适?
后备种母猪6个月就可以参加“配种”,可以利用4到5年
后备母猪配种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1.原因
(1)天气炎热 7~8月份我国大多数地区平均每日最高气温约33℃,有时高达35℃以上。猪场没有遮阳设施,严重超出母猪适宜温度范围(16~20℃),造成母猪内分泌紊乱,**、排卵不正常。
(2)膘情过肥 由于母猪长期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喂量充足,又没有青粗饲料搭配,营养过剩,在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膘情过肥,卵巢周围沉积大量的脂肪,卵巢内部脂肪浸润,严重影响排卵及**。
(3)运动量小 没有充足的运动场地,猪吃饱了就躺卧。由于运动量小,促使脂肪沉积,造成体质过度疏松,性欲低,**异常。
(4)初配困难 后备母猪初次配种时,**期短,**征状不显著,不习惯公猪爬跨。特别是引入品种及其**初配反应更明显,这也是造成配种困难的一个原因。
2.对策
针对上述各种原因,应采取综合措施,促使母猪排卵**,确保顺利配种,提高受胎率。
(1)控制舍温 可在猪舍周围种树遮阳或搭凉棚,每日用凉水勤冲圈舍地面。当气温超过34℃时,可直接向猪体喷水(不要直冲头部),或在猪舍一侧设小水池,让猪洗澡。
(2)限制喂量 每日精料喂量控制在1.5千克以下,适当补充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改变母猪日粮结构,迫使母猪“掉膘”。
(3)增加运动量 每日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可采取驱赶运动或放牧运动。这样,一方面可使母猪掉膘,另一方面可增强母猪体质,提高性活动能力,促使**。
(4)**母猪诱情 将不**或**不明显的母猪赶至正在**的母猪圈内饲养,利用**母猪的爬跨等**,诱发母猪**。
(5)公猪诱情 将试情公猪赶至母猪圈内,每日2小时,连续3天。由于公猪的接触、爬跨及异性激素的**,可促使母猪正常**。
(6)按摩*房 对不**的母猪每天定时按摩*房,促使性神经系统兴奋,可促进母猪**排卵。一般每天早晨按摩一次,每次10分钟,连续7~10天。**前采用表层按摩,**后采取表层按摩与深层按摩相结合,在交配前可采用深层按摩。这不但可促使母猪**,而且还可增加排卵数。
(7)激素** 常用的激素有孕马血清(PMSG)和人绒毛膜*****(HCG)。每天皮下注射孕马血清5毫升,连续注射4天,母猪即可出现**:或肌注人绒毛膜*****1000国际单位,也有良好效果。
(8)中药** 处方一:*羊藿50~80克、对叶草50~80克,煎水内服。处方二:对叶草50克、*羊藿50克、益母草50克、山当归40克、红泽兰30克,煎水内服。处方三:当归活血汤加减:当归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小茴香12克、乌药10克、白酒100毫升,水煎,每日服2次。处方四:*羊藿100克、丹参80克、红花50克、当归50克,研末混入饲料中喂。处方五:*羊藿6克、阳起石6克、当归4克、香附5克、益母草6克、菟丝子5克,共制粗粉,过筛混匀,每头猪每次30~60克,拌料饲喂。
(9)强制配种 对已有明显**表现但不让公猪爬跨的母猪,可采取强制措施,即把母猪的四肢用绳子保定起来,让公猪交配。即使这样强制配种没有受孕,对今后接受交配也有帮助。
后备母猪什么时间配种合适?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安排在第三个**期较为适宜,我国地方猪种在8月龄左右,体重达50 - 60 千克以上。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在 8 - 10 月龄,体重达90 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好。有的后备母猪月龄虽已达到配种要求,但体重尚未达到配种要求则应以体重标准为主进行初配。后备母猪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 50%左右开始配种为宜。必须注意母猪的一举一动,根据母猪排卵的规律、母猪的**及其生殖道及外*的变化,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给**母猪及时配种。
扩展资料
**期指动物**的时期。即动物开始愿意接受交配至拒绝交配的这段时期。通常为一年中的一个时期。一般指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动物。性成熟的雌性哺*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
参考资料后备母猪_百度百科
新母猪多大可以配种?
新母猪初次适合配种年龄是:培育品种一般为8至10月龄,体重100千克左右;地方品种的母猪则是6至8月龄,体重为70至90千克。母猪的初情期一般5至8月龄,平均7月龄。我国的一些地方的品种可以早到3月龄。母猪达到初情期基本具备了繁殖能力,但这时母猪身体发育还未成熟,体重较小,约为成年体重的60%至70%。如果配种,造成母猪负担较重,产仔少,初生量低,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
**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
为了让**母猪能及时配准,并获得多而壮实的仔猪,一定要使**和卵子都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受精,才能达到目的。一般情况下,公猪的**从子宫颈到达输卵管内的时间约需2~3小时,在输卵管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大约在10~20小时。而一个卵子从卵巢中排出后需要30~45分钟便可运输到输卵管壶峡部,和恭候在那里**相遇并受精。如果卵子排出后进入受精部位,但没能及时与**相遇,8~12小时后卵子就老化失去受精能力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配种应该先于排卵2~4小时进行。虽然知道排卵是在**期内进行,但何时排卵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凭外部观察。实践证明,当**母猪开始接受公猪爬跨后平均31小时(24~86小时),或人为压背出现静立反应(图12)后8~12小时开始排卵。但当发现母猪**或接受公猪爬跨的时间,并不一定正好是母猪开始**或开始接受公猪爬跨的时间,很可能已持续很久。为了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在生产上只要**母猪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静立反应),就可以让母猪第一次配种,过8~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通常能获得较好效果。如就母猪*门的表现看,常能观察到*门肿胀逐渐消退,*门开始出现皱褶,颜色由潮红变为淡红。图12 压背反应猪是多胎动物,每一次**,大约有10~25枚卵子排出,要相继排出这么多的卵子,大约需要10~15个小时或更长。因此,在第一次配种后的8~12小时,再配种一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在整个排卵期间都有活力很强的**来与之受精,从而到达产仔多,仔猪壮的目的。
如交配过早,卵子尚未排出,等卵子排出,**已死亡,便达不到受胎的目的。相反,如交配过迟,卵子排出很久,**才进去,这时卵子已衰老,失去受精能力,同样达不到受胎目的。**期短的母猪甚至还会拒绝交配。因此,饲养员必须时刻注意母猪的一举一动,及时找出**母猪,并适时配种。
就品种来说,地方品种母猪**时间多较长,长达3~5天,配种时间宜在**开始后2~3天;培育品种母猪**时间多为2~3天,配种宜在**开始后的当天下午和第二天早上;**母猪**多为3~4天,配种可在**开始后的第二天下午。如果把握不准**的准确时间,或母猪配种后1.5~2天时仍在**,最好再配一次。
就年龄来说,应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进行配种。即老年母猪**时间短,应提早配种;青年母猪**时间长,配种时间应稍推后;中年母猪**时间长短适中,应在**中期配种。
为了防止**不明显的母猪漏配,在配种期间最好利用专门试情的公猪,每天早晚各试情一次。这不仅有利于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还有**母猪性欲,促进卵泡成熟;对头胎母猪效果特别显著。
关于母猪适宜配种时机的选择,我国有如下谚语:(1)*户沾草,输精正好;(2)神情发呆,输精受胎;(3)站立不动,正好配种;(4)黏液变稠,正是火候。
后备母猪什么时间配种合适?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安排在第三个**期较为适宜,我国地方猪种在8月龄左右,体重达50 - 60 千克以上。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在 8 - 10 月龄,体重达90 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好。有的后备母猪月龄虽已达到配种要求,但体重尚未达到配种要求则应以体重标准为主进行初配。后备母猪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 50%左右开始配种为宜。必须注意母猪的一举一动,根据母猪排卵的规律、母猪的**及其生殖道及外*的变化,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给**母猪及时配种。
扩展资料
**期指动物**的时期。即动物开始愿意接受交配至拒绝交配的这段时期。通常为一年中的一个时期。一般指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动物。性成熟的雌性哺*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
参考资料后备母猪_百度百科
饲养后备母猪要注意什么?
饲养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猪补充,关键是预留后备母猪选种也不可忽视,选好优质纯种后备母猪可以给养猪场带来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猪的重视程度。一、与后备母猪有关的问题1、后备母猪大体重不**一般后备母猪多在六月龄、体重八十公斤左右出现首次**,但生产上却常出现大体重尚未出现**现象,甚至体重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仍未**。每年因为不**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据统计,现在集约化猪场,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只能达到70%左右,这是一种相当大的浪费。我们统计过,淘汰一头后备母猪的损失多达一千元,相当于购买一头后备母猪的费用;推迟配种一天的损失(饲料加上少产猪数)可达十元以上;这是相当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正常的配种产仔计划。2、初产母猪难产稍加注意会发现,难产的母猪里边,后备母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产对母猪的伤害很大,子宫内膜炎、产后无奶、淘汰、死亡等,对猪场的损失是很大的。3、初产母猪死胎比例大初产母猪产死胎的比例很大,特别是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使长时间的饲养变为无效。4、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另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初产母猪断奶后不**,而且所占比例很大,短者十天半月,长者一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5、初产母猪所产仔猪黄痢发生比例大仔猪出现黄痢时,伤亡非常大,在所有发生黄痢的猪群中,初产母猪所产仔猪所占比例远大于经产母猪。6、母猪三四胎时因肢蹄病淘汰母猪在利用三四胎后,出现明显的肢蹄病,不得已淘汰。后备或初产母猪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处理好后备母猪,是养好猪的第一步。二、后备母猪问题的原因分析1、营养不到位营养不到位会带来以下损失:一是缺乏维生素A和E时,母猪**时间会出现明显推迟;二是由于后备母猪需要的钙磷相对较多,如果后备猪饲喂育肥猪料,会出现身体软弱,在配种时出现让公猪压倒的现象,而且三四胎母猪因肢蹄病淘汰也和这有关;三是后备猪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很大,如果生物素缺乏易引起母猪的蹄裂以及脚垫裂缝和出血。2、身体发育不成熟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不同之处还在于后备母猪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格小,身体贮备有限;胃肠容积小,无法采食足够的饲料,产仔后奶水不足;初产母猪容易发生难产,除体格小外,外界**也会引起的应激性难产,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如果配种日龄提前或体重未达到规定标准,上述问题会显得更加明显。3、后备母猪抗体水平低这一问题除在仔猪黄痢方面外,猪瘟抗体水平低也时有反映,在哺*期间发生猪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原因是后备母猪没有经历过大肠杆菌感染,体内没有相关抗体,而经产母猪经过大肠杆菌感染,体内有足够的抗体水平;另外,猪瘟抗体和其它抗体也有同样情况,即经产母猪抗体普遍高于初产母猪抗体,这在生产中应引起足够重视。4、后备猪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尽管在青年猪表现不明显,但在产三四胎后,却出现体质变差的现象。三、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1、营养供应后备母猪所需营养既不同育肥猪,也不同于妊娠或哺*母猪,而是有一个特殊的营养需求。这是因为后备母猪既需要强壮的体况,还需要及早**,适时配种。首先,后备母猪需要足够的维生素A的E,上面两种维生素是正常的**所必需的;如维生素E对后备猪的需要量为44IU/公斤,而育肥猪仅需要10IU/公斤。其次,后备母猪需要更大量的钙磷,钙在饲料中的含量多高于0.85%,而育肥猪仅需要0.6%。另外后备母猪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大,而育肥猪需要很少,生物素的缺乏在以后的生产中才会显示出来。在后备阶段供给专用后备母猪料,在哺*阶段供给更为优质的专用初产母猪哺*料,会大大减少后备母猪大体重不**、体质差以及断奶后不**的现象。2、限制饲喂后备母猪在70公斤后要采取限制饲喂,一方面是自由采食往往会延迟母猪**时间;另一方面是限制饲喂可以保持适宜的体况,更有利于**配种。在生产上,体格大的母猪不一定繁殖或哺*性能好,但却增加了营养消耗和管理难度。3、运动和**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使猪体发育匀称,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应安排后备母猪适当运动。在集约化猪场,后备母猪的运动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母猪赶到运动场自由活动,另一种是大圈饲养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饲养密度、增加饲喂次数等方式促使其活动。另外,在六月龄后,定时将公猪赶到后备母猪栏,既有利于母猪运动,又具有**效果。4、配种适龄的确定后备母猪的配种适龄对不同品种有所区别。我们认为,对于长大品种来说,后备母猪发育到七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达两次以上的母猪就可以参加配种。我们不提倡配种日龄推迟到八月龄后,因为集约化猪场配种是有计划的,如果**早的必须到八月龄,则**晚的有可能到十月龄后,出现配种过晚;另外,在生产上,出现难产或其它问题的母猪多不是首批**的母猪,也就是说第一批配种的母猪体重略小并不会影响正常生产。5、配种管理后备母猪的配种管理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体重接近的公猪,体格过大的公猪容易压坏母猪,如无法调整时,配种时要人工辅助;另一点是后备母猪**后配种时机与经产母猪不同,一般要较经产母猪配种时间推迟半天左右,因为后备母猪**持续期比较长,配种过早会出现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等现象。俗话说:“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是有道理的。6、后备母猪的防疫后备母猪配种前应该将常规防疫工作进行完,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乙脑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注射**时一定要操作到位,部位不对或剂量不足都会造成免疫失败;二是灭活**在首次注射时必须注射两次以上,如细小**、口蹄疫、伪狂犬等;三是在配种前抽样检测抗体指数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弥补以前工作的不足;四是初产母猪的抗体水平普遍低于经产母猪,对一些易发疾病应加强免疫;五是管理到位的猪场一般不需要进行大肠杆菌防疫,但对于管理略差的猪场,初产母猪的**还是有必要做的。——选自《北京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什么叫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有何生长特点?
母猪从4月龄到配种前称为后备母猪。4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其消化**比较发达,消化机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是内部**发育的生理成熟时期。小母猪在4月龄以前,相对生长速度最大,骨骼生长速度最快,4月龄以后逐渐减慢;4~7月龄肌肉生长快,6月龄以后体内开始沉积脂肪。凡是生长快的小母猪,其繁殖的能力强,故应在后备母猪生长最快的时期,给予良好的培育条件,以获得较好的成年体重和今后的繁殖成绩。因此,培育后备母猪,要经常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