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四大家鱼养殖新模式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大家鱼成鱼养殖池如何混养?(四大家鱼应单独养殖还是混合养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四大家鱼成鱼养殖池如何混养?
(1)混养原理:这种养殖模式主要适合于一般的常规成鱼养殖,根据各种鱼类的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养殖方式。成鱼塘一般小杂鱼类较多,是翘嘴红鲌的适口鲜活饵料,混养翘嘴红鲌后有利于逐步清除小杂鱼,减轻池中溶解氧消耗、争食等弊端,同时可增加单位产量。
(2)池塘条件: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的成鱼养殖池塘。
(3)放养时间:翘嘴红鲌善于跳跃,鳞片疏松,难以运输,容易受伤。因此,鱼种放养应与其他鱼种同时进行,以冬放时间为好,一般在元旦、春节前后放养,放养时应用药物杀菌消毒,主要防止水霉感染,一般用食盐或抗水霉鱼药即可。
(4)放养模式及数量:鱼种规格一般要求15~20厘米以上,混养比例10%~15%,约每亩30~50尾,可产翘嘴红鲌商品鱼20~35千克。
(5)饲料投喂:根据放养量池塘本身的资源条件来看,一般不需投饵,混养的翘嘴红鲌以池塘中的野杂鱼和其他主养鱼吃剩的饲料为食,如发现鱼塘中确实饵料不足可适当投喂。
(6)日常管理:
①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早上观察有无鱼浮头现象,如浮头过久,应适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下午检查鱼吃食情况,以确定次日投饵量,另外,酷热季节,天气突变时,应加强夜间巡塘,防止意外。
②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一般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如果鱼塘载体量高,必须配备增氧机,并科学使用增氧机。
③定期检查鱼生长情况,如发现生长缓慢,则须加强投喂。
④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鱼体下塘前要用3%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或用防水霉的药物浸浴。5、7、9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各一次,防止寄生虫侵害;在正常情况下,如2~3天大幅度减食,应用杀虫药全池泼洒,杀灭水体寄生虫。
(8)放养优点:这种模式在各地普遍采用,尤其适合于中小型养殖户,优点是管理方便,不影响其他鱼类生长,技术要点是常规鱼种放养时规格要求大一些,夏季高温期间要适时开启增氧机,以防鱼类泛池死亡。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有哪些
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虽然近年来都在提倡调整养殖结构,各种特种水产也不断呈现,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多数小渔户不敢冒险改变养殖品种。因此,如何提高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是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放养前的准备 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公斤(4个鱼池)彻底清塘消毒,5天后进水。 施足基肥,每个池塘施基肥为全年施肥量的1/3~1/2。 确定1号塘[5336平方米(8亩)]为存鱼塘,适当密放,规格较小。2号塘[5669.5平方米(8.5亩)]、3号塘[8004平方米(12亩)]、4号塘[6536.6平方米(9.8亩)]适当稀放,放养规格较大。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草鱼进行免疫。2号、3号、4号塘的年终首次放养模式如表1:
三、饲养管理 此种放养模式要求平时多起铺。每年起捕5次,主要集中在中秋节之前上市,因为这时市场上鲢、鳙鱼价格较高(年终肥水鱼价格较低,留待第二年5月份再卖)。每次起捕后,都要从1号塘分一部分鱼到2号、3号、4号塘,要保证三个塘口有一定的载鱼量。 四、起捕和效益情况 各塘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9月和年终起捕上市。 经核算,4个鱼池每667平方米纯利约1268元,比其他未采取该养殖模式的鱼塘多200多元。 五、总结分析 由上可以得出,轮捕轮放时改一次放养多次起捕为多次放养多次起捕,其优点较多: 1.放养密度较稀,生长快 因是多次放养,因此,年初放养时,鱼类规格适当加大,特别是平时上市较多的鲢、鳙鱼,密度放稀,这样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开春后,鱼类进入生长期不久就可起捕上市,再根据池塘内的容鱼量适当补放鱼种。一般每年都要起捕5次以上,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前。 2.上市规格较大,价格高 因放养密度稀、生长快,所以每次起捕上市的规格比其他池塘内的鱼都要大,价格相对来说要高出0.4元/公斤,鲢、鳙鱼重量可达1.5公斤/尾以上,价格可达8~12元/公斤,其经济效益就可想而知。 3.起捕次数较多,鱼病少 前几年各地都报道有鲢、鳙、鳊、鲫的暴发性出血病发生,而且多数从大规格鱼开始死亡,特别是高温季节,即使平时鱼病已被控制,但拉网起捕往往会引起大批鱼死亡,因此各养殖户在高温季节都不敢开网起捕。而多次放养、多次起捕的模式因生长快,起捕次数多,大规格鱼都已上市,而留在池塘内的鱼也经过多次操作锻炼已经适应,因为拉网起捕时基本无鱼死亡现象,实践证明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只要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就可以了。 4.养殖周期较短,资金周转快 这种放养模式基本上每20天至1个月就起捕一次,资金回笼快,利用平时鲢、鳙鱼的收入购买饲料,减轻了养殖时一次性的投资成本。 5.水体利用率高,成本低 实践证明这种放养模式比一次放养、多次起捕的出塘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大,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水体从事水产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因而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当然要使这种放养殖模式达到最好的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最好是三个6670平方米(10亩)左右的池塘配套一个5336平方米(8亩)左右的存鱼塘,作为平时起捕后鱼种的供应池。这一存塘鱼可放密些,至中秋节最后一次分塘后,塘内正好达到适当的容鱼量。 2.要施足基肥,保证开春后鱼类能迅速生长,一般基肥数量为常年施肥量的1/3~1/2。 3.勤施追肥,因为鱼类生长快,消耗水中浮游动植物多,水质容易变清,因此,要根据水色勤施追肥,保证鲢、鳙鱼有足够的饵料。 4.每次起捕后,要根据起捕量的多少适时补充鱼种,否则会因水体载鱼量过少而浪费水体,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1、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
2、文学巨匠
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花鸟鱼虫”是什么意思?
四大著名淡水鱼都是哪四种?
四大淡水名鱼:《鲈鱼》
扬眉
人间四月桃花菲,草长莺飞鲈鱼洄。
箬竿点破松江水,箬笠抛出荷叶围;
箬篷剪开吴湖雾,箬篓装满**肥。
思鲈宁可弃爵位,汤鲜肉嫩小姑炊。
《黄河鲤鱼》
扬眉
黄河鲤鱼三尺矫,体型梭长银光韶。
腾跃龙门唯恐后,齐聚孟津闹赤潮;
金鳞白鳍肉细嫩、铜头铁尾豆腐腰。
无鲤不成欢喜宴,清蒸炭烤红油烧。
《鳜鱼》
扬眉
桃花流水季春洄,鳜鱼四月逆浪肥。
体型侧扁背隆起,头部倾斜吻尖锥;
肉质细腻闻香臭,口感独特咸味美。
乾隆独宠松鼠脆,百姓偏爱臭鳜炊。
《兴凯湖大白鱼》
扬眉
北琴海面乌云堆,湄沱之鲫戏水肥。
翘嘴红鲌腹银色,体形扁长尾鳍灰;
味鲜肉瓷适清炖,汤*色白宜野炊。
故土难离恩情切,洄游产籽泪眼归。
养四大家鱼要是喂点什么?
中国的四大家鱼分别是鲭鱼、草鱼、鲢鱼、鳙鱼。其中一、青鱼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 又名乌青、螺蛳青、青鲩、黑鲩、乌鲩、黑鲭、乌鲭、铜青、青棒、五侯青等。是鲤科、雅罗鱼亚科中的大型鱼类。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及其支流、黄河、黑龙江及其他北方水系中,种群较小。在江河中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常见个体可达15-25千克,在池塘中可长到10-15千克。
青鱼栖息于水中下层,生长快,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饲养鱼类。青鱼的食物以软体动物中的螺蛳(包括湖螺、椎实螺等)为主,也摄食蚬子、淡水壳菜、扁螺等。小青鱼有时也吃底栖蜻蜓幼虫、摇蚊幼虫以及薹藓植物等,在鱼苗阶段,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青鱼由于是肉食性鱼类,故肠管不长,大约为体长的1.2-1.4 倍。由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底污泥中,因此青鱼也逐渐成为底栖鱼类。近几年河湖中螺蛳资源大量下降,为了发展青鱼养殖,目前很多单位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青鱼的天然产卵场分布很广,在长江、西江、珠江的产卵期为4-6月,东北地区稍迟。天然产卵以长江、西江最繁盛。现在,青鱼苗主要依靠人工繁殖。选择成熟亲鱼适时催产,这是搞好青鱼人工繁殖的关键。青鱼的催产期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为22-30℃,最适温度为25-28℃。青鱼怀卵量为:13千克的亲鱼可达100 万粒;18 千克为157 万粒;34 千克可达336 万粒。
青鱼成长较快,1龄鱼可达0.4-0.5千克;2 龄鱼可达1.5-2.5 千克;3 龄鱼可达3-4千克甚至5 千克以上。由于饲料不足,因此青鱼逐渐不作为主养鱼,除江苏、浙江一带外,北方和南方都养得不多,北方更少。作为主养鱼时,每亩放养60-80 尾。作为配养鱼时,每亩放养10-20尾,饲料不足时,仅放养3-5 尾或5-10尾。
二、草鱼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又名鲩、草青、草根(东北)、腝、白鲩、混子、腞(《本草纲目》)。属鲤形目、鲤科。分布很广,北自东北平原、南到海南岛都产此鱼。草鱼生长快,肉味鲜美,细刺少,素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草鱼以食草而得名,饲料来源广,饲养方便,养殖非常普遍。
草鱼的食性随各个发育阶段而不同。幼鱼阶段以摄取动物性饵料生活,体长到1厘米的鱼苗,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那时肠也相应增长,并逐渐转为摄食轮虫、枝角类和摇蚊幼虫及其他浮游甲壳类。5厘米以上的幼鱼,逐渐转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但早期阶段(鱼种阶段)主要是食芜萍、浮萍及其他一些较嫩的水草或人工切碎的旱菜。草鱼成鱼则以高等水生植物为主要食料,所食种类很广,随水体环境而不同。通常,草鱼最喜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浮萍以及嫩的蒿草,实际上大多数水生植物草鱼都可摄取作为食料,但有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则草鱼不吃,必须经过发酵糖化或切碎加工后才能投喂草鱼。草鱼喜食各种旱草,如狼尾草、狗尾草、稗草等。草鱼也喜食各种人工栽培的高产牧草,如宿根黑麦草、苦荬菜、苏丹草、鹅菜等。草鱼还食各种商品饲料,如麸皮、糟类、粕类等。
草鱼的产卵场分布很广,除长江、淮河、珠江、钱塘江外,北至东北的黑龙江都有。长江干流的草鱼产卵季节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长江地区的草鱼怀卵量为:6千克重为30万粒;10 千克重约100万粒。草鱼的人工繁殖目前已在全国普及。只要亲鱼培育得好,草鱼人工**的效果较好,催产率、孵化率、下塘率都可达到70%-90%。
草鱼在很多地区是作为主养鱼的品种,其原因之一,是利用草鱼的粪便肥水,促进混养的鲢、鳙鱼生长。作为主养鱼时,每亩放养80-100尾;作为配养鱼时,每亩放养20-30 尾,放养规格最适的是2龄鱼种(每尾0.25-0.5千克),这样的鱼当年可长到1.5-2.5千克,再养1 年(3龄鱼)可达3-4千克,甚至超过4千克。草鱼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为减少草鱼烂鳃、肠炎等疾病,一定要坚持贯彻“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饲,要及时防病治病。草鱼喜清流水,因此近几年来草鱼也作为工业化养鱼和网箱养鱼的主养品种。
三、鲢鱼
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又名白鲢、跳鲢、鲢子鱼等。属鲤科、鲢亚科。分布很广,我国自南到北都能生长。
鲢鱼栖息于水的中上层,在天然的江湖中,最大个体可达到20千克以上,在池塘中,最大个体为10-15千克。鲢鱼具有生长快、疾病少、不需专门人工投饲的特点。因此,虽肉味没有青鱼、草鱼好,但目前仍是池塘养殖特别是城郊养鱼的主体鱼,产量居首位,特别是在江苏、浙江一带池塘中,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40%-60%。
鲢鱼以食浮游植物为主(包括黏附在藻类上的细菌)。在鱼苗阶段(体长15毫米左右)食浮游动物,也食人工投喂的豆浆。鲢鱼摄食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鳃耙和鳙鱼不一样,每根鳃耙与相邻之间有骨质小桥,其外面还覆盖着海绵状的筛膜。因此,微小的浮游植物(藻类)不能随水滤出体外,而成为食物。鲢鱼是摄取藻类的典型鱼类,其吞食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硅藻、甲藻、金黄藻、黄藻等,在肠管中也出现有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原生动物等。较大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则很少被食。近年来关于鲢鱼的食性问题,有一些新的发现,即在鲢鱼的食物中腐屑和细菌是十分重要的。据有关报道,某些浮游植物贫乏的池塘,2龄鲢鱼整个夏季以池底蓝藻腐屑为主,腐屑占其食物重量的90%-99%。当水中浮游植物很低,或者小平裂藻之类的蓝藻占优势时,鲢鱼停止在水层滤食而转以底生藻为主。
鲢鱼在长江、西江、珠江、黑龙江均有天然产卵场,生殖季节在4-5 月,南方较早,北方较迟。目前,鲢鱼苗主要来自人工繁殖。鲢鱼亲鱼成熟年龄为3龄,近几年,有些退化的鲢鱼也有2龄成熟的。最适的催产年龄最好在3龄以上,体重3-6千克。鲢鱼的怀卵量为:4.8千克为20 万粒;10千克可达170 万粒。
鲢鱼的成鱼养殖比较普遍,特别是缺乏草料和螺蛳的地区,多以鲢鱼为主体鱼,有些地区虽以草鱼为主,但实际放养数量还是鲢鱼大于草鱼。一般作为主养鱼的放养数,每亩为200-300 尾,最多可放养到500 尾;作为配养鱼时,每亩放100-150 尾或80-100尾。鲢鱼的一般生长速度为:当年鱼可长到13.2厘米左右(每亩放养8000尾左右);2 龄鱼长到0.5 千克左右(若培育2 龄鲢鱼种,则只能长到0.25千克左右);3龄鱼可长到1.5-2.5千克。在稀养精养的条件下,当年鱼可长到0.5千克左右的商品规格。饲养鲢鱼通常以粪便、草粪、堆肥为主,但也可适当投些糠、麸、糟等精料,以加速生长。
四、鳙鱼
鳙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鳙(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rap 。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高密度四大家鱼投放比例
四大家鱼放养比例根据塘口条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选择主养品种,搭配其他鱼种。
目前除青鱼价格较高外(但青鱼的养殖成本也较大)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大好,建议主养品种选择市场效益较好的鱼种,采劝80:20”模式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