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杯体虫病防治技术


一、病原

杯体虫。

二、症状

虫体[《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依靠后吸盘状构造附着于鳗鲡鳃部或皮肤上,常见于水中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含量多的水体。主要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于鳗鲡鳃上,**鳃丝,鳃丝水肿充血,黏液分泌增加。大量虫体寄生时,病鳗离群独游,不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三、流行与危害

主要在雨季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混浊时易发病,春夏为流行高峰期。一般不引起死亡,主要影响摄食生长。

四、预防[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与治疗

1.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高达40厘米以上,定期调节水质。

2.治疗:①大量换水,透明度保持在50厘米以上1周。②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1.5~2.5毫克/升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每天1次,连续2次。③用0.5%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和0.2%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合剂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