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指该电源所支持的硬件类型,在这里主要是指所支持的CPU类型。] 适用于病情严重的鳖,是一种促进病鳖快速吸收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发挥药物疗效的给药方式。
  (2)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在后肢基部,注射前,应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消毒,根据鳖的大小,选用25mL的注射器[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5号~7号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表面成约10度角,注入深度为1cm~1.5cm。注射的方式有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前者是将药物注入到鳖后肢的肌肉内,后者是由后肢与腹甲相接处注入腹腔,针头应不伤内脏**。二者效果基本相同。
  (3)优点 用药进入鳖体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
  (4)缺点 麻烦,易损伤鳖体。
  (5)注意事项[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注入鳖体药液不可太多,一般500g体重的鳖注射量为0.5mL左右,200g以下的鳖为0.1mL~0.2mL;多次注射时,不应在同一部位注射。

  口灌法

  (1)适用范围 这是口服法的一种补充方法,适用于病重已失去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能力的个别病鳖。
  (2)使用方法 用筷子或木棍塞入病鳖口中,然后将药水用注射器灌入。
  (3)优点 可以保证病鳖获得一定的药物量,挽救病重的鳖。
  (4)缺点 操作麻烦;易使鳖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生物学上的名词。],加重病情。
  (5)注意事项 操作应小心,不要使病鳖造成损伤;动作尽量快捷,避免病鳖过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药物一定要注入到病鳖的咽喉部位,避免灌入的药物从口中流出;口灌药物时,应配以一定的营养药物,以恢复病鳖的体质。

  口服法

  (1)适用范围 杀灭体内的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籍以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对体表病原体的感染也有杀灭作用。可用于预防和病情轻的鳖病治疗。
  (2)使用方法 将药物与鳖喜欢吃的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混合,拌以适量的粘合剂[粘合剂(Bonding agent)是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在包装作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制成药面、药团或大小适口的颗粒,投喂到鳖食台上;将药物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用鳖喜食的活鲜饲料粘上药物,凉干后投喂。
  (3)优点 方便、安全、易于实施;对水体无污染,也不会对鳖造成药害。
  (4)缺点 这是一种自愿给药方式,对病重已停止摄食的鳖,没有疗效;该给药方式与鳖的摄食能力密切有关,其摄食能力与鳖的年龄、大小、体质等有关,故给药量不均匀。
  (5)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疗效,使更多的鳖能吃到药饵,应在投药前停食1天左右。药饵应多投几个点;鱼鳖混养池,因鱼的摄食能力比鳖强,应首先投够鱼所吃的饲料,让鱼吃饱后再投鳖的药饲;或者将饲料投到食台水面上鱼不能吃到的地方;药饲的投喂重要比平时投喂量少10%~20%,以便鳖能全部将药饲吃完。药饲所用饲料,最好选择鳖喜欢吃的饲料。不应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或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投喂,并严格控制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的投喂量,以免产生抗药性。

甲鱼病的几种常用治疗方法

第一页 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