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疾病[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白口病
该病是**感染症,流行于高温期,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以1龄以下的鱼为主,可造成鱼群的大量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是红鳍东方鲀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最主要的疾病。
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病鱼首先口部发黑,然后变成溃疡状白化,继而上下颚的齿槽露出,呈“烂嘴”状。内部表现为肝脏淤血及线状出血痕,重症者表现特异的狂乱游动行为。
病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病因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将患病鱼脑磨碎离心取其上清液无菌过滤,将滤清液接种到红鳍东方鲀的培养细胞中,会引起细胞变化。综合各种实验结果表明,此病是**感染。感染途径多为互相残杀接触感染所致。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应以预防为主。
二、寄生虫病
1.车轮虫病
此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常见的鱼病,近些年来由于海水水质愈来愈差,致使此病愈来愈普遍。
症状:外观难以判断确诊其病。多发生于高水温期,病鱼群游、摄食不活跃,严重时出现死亡。对其鳃进行肉眼和显微检查,可见鳃上黏液增多、颜色异常。若此寄生虫寄生在鱼的体表[(1).仪表。],可使其皮肤产生溃疡。
病因:由原生动物纤毛虫类一种车轮虫(Trichodinids)寄生在鱼鳃或体表所致。尽量在海水交换良好的海域养殖,降低养殖密度,及时清除病鱼,消除病源,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可用50×0.000001—250×0.000001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溶液浸浴或用0.5×0.000001—1×0.000001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2.三代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1龄鱼,若不能即时发现会增加死亡。故此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症状:早期病鱼的外观难以判断。此病多发于水温下降时,如发现鱼游戏、摄食不活泼,体表有部分黏液白浊,特别是胸鳍不透明,可诊断为此病。严重时可见鱼皮肤糜烂、发红、出血、鱼鳍损伤等症状。
病因: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三代虫(Gyrodactylus)寄生在体表各处及鳃孔内膜等处所致。
防止二次感染,尽早发现,用250×0.000001的福尔马林药浴25—30min。
3.心脏粘孢子虫病
患病的红鳍东方鲀,外部不见任何异常,但解剖后可见围心腔[围心腔(pericardial cavity),亦称心包腔,是包围心脏的空腔,是心外膜和围心膜之间地空隙,是体腔的一部分,内充体液。]内及心脏外壁上有白色的孢囊。
病因:病鱼心脏的白色孢囊是粘孢子虫类的库道虫(Kudoashiomitsui),这种库道虫与养殖师鱼的围心腔内寄生种(Kudoapericardialis)下同。
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
4.鲀异吸沟虫病
是红鳍东方鲀常见的一种疾病,早期已有发现,近些年来此病发生已有所减少,有人认为是由于使用金属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的缘故。此病是非暴发性的,很少在短期内大量死亡,只是长时间的每天有少量的死亡现象。
病征:患鱼游泳、摄食均不正常,体色变黑,仅从外观还难以确诊,必要时对鳃进行肉眼和显微镜检查,以确诊此病。
病因:由单殖吸虫鲀异吸沟虫(Heterobothriumtetrodonis)寄生在鳃瓣、鳃腔内膜引起。成虫长约1cm,肉眼清晰可辨。但鳃瓣上的小虫仍需显微镜观察等确诊。用一般的药物(外用或内服)驱虫效果不佳。实践经验是不用金属网箱养殖防止此病效果较好。养殖海水需交换良好。
三、营养性疾病
此类疾病一直受到很好的重视,对此类疾病人们往往容易混淆为其它疾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其实此类疾病往往只需在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中添加相应缺乏的物质,即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1.溃疡症
此病是患黑变症后继发性疾病,表现为:开始鱼头背部出现白云状的圆斑,继而皮肤溃烂、剥离,鱼体消瘦,最后死亡。此病多发于2cm之前。若在饵料中添加一些鱼肉等,症状会逐步消失。
2.营养性肌肉萎缩症
长期投喂变质的饵料(尤其是变质的冰鲜鱼)会导致此病的发生。
症状:鱼体消瘦,背部肌肉异常,肌肉发黑。解剖检查,肝脏黄褐色,肠道后部变为黑色,体侧肌肉凹陷,肌纤维萎缩、坏死、纵裂、组织增生等等。
病因:肠道吸收了变质饵料中的**脂肪酸,肠道、肝脏细胞上沉积有蜡状色素,此外体侧肌肉发生中毒性肌病。体内过**脂肪使维生素E缺乏,使病性恶化。可投喂优质饵料和复合维生素预防和治疗,但难以根治,应以防治为主。
四、环境性疾病
1.气泡病
此病系由单细胞藻类过多繁殖引起,溶氧量过高(饱和度200%以上)会发生此病。养殖场所应尽量控制过量光照,以控制单细胞藻类过量繁殖。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需立即换水调整溶氧。采取措施防止过量光照。
2.黑变症
此病发生多由于鱼对饲料不适应,特别是转换投喂的饲料种类或营养不全加之培育池的透明度过高而引起。尤其是开食**而造成营养障碍及生理障碍所致。
防治方法:投喂适宜饵料及降低光照度。
3.赤潮中毒
通过培苗由室内转到室外时需预先在新培育池中大量培育轮虫,其水质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这是由于有毒藻类及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此时放入鱼苗加之静水培育,会造成鱼苗及轮虫几天内全部死亡。
4.海葵棘毒病
症状:最突出的表现为鱼体表发红、肿胀、烂鳍、狂游,继而死亡。此病症状与“白口病”极为相似,容易混淆。
病因:附着在金属网箱上的腔肠动物之海葵所产生的棘胞毒素所致。从病理组织学上可见病鱼的延髓神经细胞出现巨大的空泡,细胞坏死,可见是中枢神经毒素中毒。
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此病,在养鱼网箱内放养少量有摄食附着生物习性的鱼类,如:石鲷、斑石鲷等,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