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蛙池
商品蛙的养殖池,一般都开挖土池,为节省农田和成本,可以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100~3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池深0.8~1米,能蓄水30~40厘米,土池四周要用网围,防止蛙逃逸:高产集约化[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养殖也可建造专门的水泥池,面积15~30平方米。池深1米,蓄水随蛙体大小而定,用混凝土浇制而成,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的坡度要大,以保证养蛙时一端水深,是蛙主要栖息的地方,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以便于蛙到这里来吃食和休息;池底还应向排水口倾斜,以保证能排干池水。为了防止蛙的逃逸,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水泥池的产量高。目前国内每平方米可产蛙15千克,适于集约化高产养蛙使用。
2、养蛙池的小环境
为了保证牛蛀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应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对牛蛙的影响,应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半池的遮*棚,种植一些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爬上遮*棚,让牛蛙在高温季节到这里来歇夏休息。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整个养蛙池的生态环境更适合牛蛙的生活和生长。
3、养蛙池的清整和消毒
新建的水泥池要在使用前放水浸泡15天进行脱碱,待放养幼蛙时再排掉老水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土池如新开池也要在使用前灌水浸泡5~7天,以除去过多的重金属盐,水泥池在放养前还要用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或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溶液涂涮池底和池壁消毒;土池则要用每平方米90~110克生石灰或7.5~15克的漂**化水后泼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