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误区》是由***等著,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越大越好
解释[解释 【拼音】 jiě shì 【注音】ㄐㄧㄝ ˇ ㄕㄧˋ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池塘的透明度在20-1000px为宜,超过1000px就要适当施肥,低于500px水质过肥,要适当控制。
误区二: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只在缺氧时开或只在晚上开
解释:增氧机除了增氧外还有搅水和曝气的作用。
误区三:苗种投放密度越大越好
解释:池塘水体容量有一定的范围,超出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增加养殖的风险和成本。
误区四: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越勤越好
解释:定期消毒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但频繁消毒就会造成池塘的微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失衡,导致水体环境恶化。消毒过后补充诺碧清生物净水剂[净水剂就是投放入水中能和水中其它杂质产生反应的药剂。]等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可以使水体微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误区五:饲料蛋白含量越高越好
解释:河蟹对饵料蛋白的需求有一定的标准,过高的蛋白含量河蟹代谢不了,便会向水体中排泄更多的有机废物,既增加了养殖成本,又造成了对水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