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饵料管理:河蟹早期饲料种类包括鲜嫩水草及鱼糜、虾糜、熟猪血、豆腐等,稍后可增加螺肉、蚌肉、豆渣、碎菜籽饼、豆饼,煮熟的玉米、小麦、南瓜及饭店的下脚料、屠宰场的废弃物等。早期投喂时,要用纱网过滤,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总重量的30%~50%,后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应在傍晚,以适应河蟹夜间觅食的习性,投喂量为蟹苗总重量的5%~8%,并视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天气、温度及蟹的蜕壳**等因素的变化而增减,坚持在蟹沟边定点给食,保证河蟹吃饱、吃足而不过剩。
2、水质管理:放苗时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灌注新水。水深10cm,以后随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稻田水位稳定在15~20cm,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约5~10cm,保证河蟹在清新、活爽、溶氧高的水中良好生长,每半月施一次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用量20kg/亩,使水质呈微碱性,以达到灭菌、消毒、补钙的目的,根据水质状况酌情追肥,每月可施入畜粪100~130kg或施尿素5~7kg。有条件的话可保持稻田微流水,来**河蟹食欲,增加其蜕壳次数。
3、病害防治:稻田水浅,幼蟹容易被敌害侵袭,如水鸟、黄鳝等,要严加驱赶或捕杀,特别是消灭老鼠,它**可咬死、咬伤20~30只幼蟹,消灭的方法可以用灭鼠器及人工捕捉。对移栽的水生植物要用20~30克/立方石灰水浸泡,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水体,也能起到防病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发生稻病施农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分片施洒,尽量减少农药污染[农药污染,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及杂质超过农药的最高残留限制而形成的污染现象。],施药后应换水确保水体无毒。幼蟹—般在9月中下旬割水稻前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