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均衡上市养殖技术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效益,通过实施室内控温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提前放苗、轮捕套放、反季节销售等综合措施,可以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增加,销售季节加长,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1、罗非鱼苗种培育

每年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罗非鱼苗[也叫“鱼花”。]种2批。第1批苗种于3月初进入室内培育,密度在3000尾/平方米。以内,温度控制在24~26℃。饲养前期投喂蛋黄,每10万尾投熟蛋黄2~3个,每天投喂3次。后期投喂罗非鱼仔稚鱼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含粗蛋白质为35.0%、脂肪8.0%、灰分15.75%、水分12.0%),培育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清新,溶氧充足。经过20天左右的强化培育,体长可达3~4厘米,这时室外水温基本上已稳定在20℃以上,可出池分批供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第2批苗种于7月初放入室内开始培育,7月底培育成3~4厘米的罗非鱼仔鱼,培育方法同上。

2、商品鱼养殖

(1)清塘消毒

放苗前应将水泥池彻底消毒,3月中旬可以用生右灰10公斤/亩全池泼洒,曝晒3~5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有害细菌的残留。清洗干净后注入200目过滤后的池水,最好保持每个月清塘消毒一次。投放鱼苗前应注意放苗前后的温差不宜过大。

(2)培肥

池水苗种放养前1周,全塘施放发酵过的绿色有机肥30公斤/亩,然后池塘进水至1米左右,使池塘的水色呈油绿色,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放养鱼苗,使鱼苗在比较丰富的饵料生物环境下培育,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3)合理放养

第1批苗种的放养在3月中下旬,水温达到20℃以上时鱼苗在温室培育池中出茁,可放养于池塘中,每亩放养1500尾;第2批苗种的放养在7月底,具体根据大气和水质环境而定。在罗非鱼曲放养的前1天最好用少量鱼苗进行试水。同时可以搭配少量的鳙鱼、草鱼等进行饲养。

(4)调节水质

放苗后,需定期加注新水。多雨的月份,池塘水保持存1.2米左右;到高温季节,则将池水加至1.5米以上。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或大于50厘米及有害藻类过量繁殖时,要及时注换池水,日换水量控制在30厘米左右。其次是在放养期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水,使池塘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增氧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坚持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16时开机4小时,凌晨1~6时开机5小时:*天、雨天或容易造成罗非鱼缺氧的时间,则要提前或延长开机时间,或全天开机。出现缺氧浮头时可施用化学增氧剂。虽然一般情况下罗非鱼耐低氧能力较强,但是长此以往将会明显降低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提高了饲料系数。

(6)投喂饲料

早晚投饲2次,经常检查吃食情况,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早期罗非鱼苗摄食能力相对较差时,一般适当增加投饲量,实行“少量多次”原则,以l~1.5小时吃完为宜;中后期随着罗非鱼的增长,则控制投饲量,一般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后期则以0.5小时以内吃完为宜。具体视天气状况、罗非鱼的活动、残饵量、水质状况等情况向定。目前罗非鱼饲料以浮性膨化饲料为主,控制投料量使罗非鱼达到八成饱,这有利于保持罗非鱼旺盛的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牢,降低饲料成本。不同规格罗非鱼的投饵[ ...]率参考标准如下:

规格为10~50克/尾的投饵率是6%;50~200克/尾的投饵率是4.5%;200~300克/尾的是4%;300~400克/尾的是3%;400~500克/尾的是2.5%;500~600克/尾的是1.5%;600~800克/尾的是1%;1000克/尾以上的是0.8%。

(7)轮捕套放

避免在8月底和9月初以及12月中上旬一次性起捕,罗非鱼在这段时间内过分集中,供大于销。而平时罗非鱼较少,因此需做好罗非鱼的均衡上市,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捕大留小,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并相应增加轮捕次数,轮捕季节可由以往7月底提前到7月初;轮捕次数由以往的2~3次增加到5~7次。这样可以减轻池塘载鱼量,降低养殖风险。有条件的地方宜提早放养早繁苗或放养越冬苗,争取早上市。

3、商品鱼保温暂养[ ...]

12月底,当水温降至15℃以下时,可以提前选择优质健壮、体型完整、规格整齐、活泼的罗非鱼放入大棚暂养。罗非鱼入池后,水何应保持在1.8米以上,水温应保持在15℃左右,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并适当投喂高脂肪颗粒饲料,保持罗非鱼不掉膘,以提高暂养成活率,使其安全越冬,推迟上市时间。一般暂养到2月中旬后再销售,价格较高、效益好。

4、注意事项

(1)夏季温度较高,罗非鱼生长较快,粪便排泄较多,同时池塘中藻类易大量繁殖,因此需增加换水量,延长增氧时间,*雨天需减少投饵量,以免浪费且污染水质。

(2)高温季节是鱼病多发时节,加强巡塘,除细心观察水质、鱼体生长等情况外,还要防止鱼病的发生。每隔30天左右用10公斤/亩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和杀灭细菌,发现病鱼要及时将其捞起,以免整个池塘的鱼体受到感染,用药前严格按照药品说明操作。

(3)每天对天气、水温和投饵量等情况进行观测,做好记录;记录投饵的种类、数量,定期观测鱼体生长情况,一般每隔半个月随机抽取20~30尾,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并据此相应地调整投饵数量。

(4)做好适时轮捕上市,控制池塘载鱼量,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5)罗非鱼越冬期间要加强水质管理和饲养管理,在这段时间罗非鱼的摄食量减少2/3,甚至停止摄食,需合理安排投饵,多投喂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增加鱼体的抗寒能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